彰显特色 深化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谷守颖
摘 要 先进的教育装备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对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诸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让教育装备更好地走进校园,构建课堂,服务师生?从“立足一个支撑点、抓住一个关键点、突出一个重点”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诠释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为学校带来的变革。
关键词 教育装备;信息技术;数字化校园;校园文化;Moodle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21-0010-03
1 前言
唐山市路北区光明南里小学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小学,是路北区打造教育高地,优质教育资源互联互通“城乡共享课堂实验校”。多年来,学校坚持“数字校园与读书特色同步推进”的发展思路,以校园数字化促进校园信息化,以校园信息化为切入点,带动工作的整体变革,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建设校园网,安装班班通一体机、录播教室、创客教室、电子图书借阅系统等,向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数字校园、特色办学”的美好愿景前行。
2 立足一个支撑点:以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为抓手,创建数字化校园环境
学校本着“规划统整、逐项实施、融合共享”的原则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着眼一个“新”字,不断开阔视野,将新颖的教育装备应用于教学前沿;注重一个“实”字,按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工作做实做细,力求把新的理念方法、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落实到课堂,落实到每个教学管理环节;把握一個“活”字,突出课改特点,活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有生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强调一个“融”字,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找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点,增强整体教学效果。
管理民主化
1)学校建立内部电子办公系统,集通知、校务公开、电子档案于一体,实现通知及时、沟通快捷、资源共通的效果。
2)建立校内教育论坛,为实现办学民主化,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辟“各部门文件、活动执行前意见征集”“教师建议意见”和“在线调查”三个栏目,实现互动式管理,倾听教师的建议和意见,为行政决策服务。
3)安装智能识别安全门卫系统,学校实行教师上下班刷卡制度,实现教师出勤透明化。学生人手一卡,一秒内识别,以免陌生人进入,考勤短信自动为家长报平安。此系统为师生安全提供保障,更具人文性。
活动“微格化” 学校成立雏鹰电视台,开设“少先队在线”“专题教育”“才艺表演”等栏目;对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进行提醒,播放安全录像,进行诚信教育、法治教育,通过直播系统展示学生的才能。将学校组织的活动在点播系统中进行全程回放,让学生在回味中学会换位思考、及时反思。教师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提升教学水平。
环境“互动化” 在打造校园文化方面,始终坚持让学生站在学校的中央,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互动化学习环境的理念。走进校园,滚动数字屏幕播放师生每日活动的信息。校园电视台播放校园新闻、读书时间、翰墨飘香,开心一刻……每个学生都可以走向金话筒,成为栏目的小主持。校园的知行路是由葡萄架搭建的绿色长廊,长廊下有象棋、围棋等电子棋盘,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乐在“棋”中。一层楼道的互动阅读长廊由24块液晶触摸阅览屏组成,展示的是学生读书与写作的作品,可以点击按钮,任意浏览学生的作品,也可以进入名家名篇欣赏空间,还可以尝试即兴写作,徜徉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之中。
3 抓住一个关键点:以交互式触摸屏电视、智能录播系统的应用为依托,打造信息化的教师团队
以智能录播系统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智能课堂录播系统的出现,从空间上、时间上改变了教师教研模式,真实记录授课的全过程、全场景,其他听课教师在自己的电脑上同步听课,随时评课,捕捉瞬时的灵感,是后期评课议课的依据。依托此系统构建新型校际动态、开放、互动式的教研形式。
作为区内三所城乡共享课堂实验校,与手拉手学校进行课堂现场实况录制,并由已有的会议视频系统进行视频的现场转播与交互,实现远程“一课两讲”、同课异构的教学目的。形成城乡共享课堂三种模式:直播课堂,由学科骨干教师主讲,另一方学生参与,解决乡镇学校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互动课堂,作为两校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可以展开擂台赛,激发学习热情,比如读书竞赛课、朗读展示课、数学竞技赛都可以利用这种课堂形式;预约课堂,作为点餐式共享课堂,由乡镇学校任意约城市学校优势学科的教师授课,开展教研专题活动,优势互补,其他学校则可以利用教育资源云平台同步直播进行观摩学习。
此外,录播系统还可用于家长会、校级活动展示等,各班同步直播,不受时间、天气、场地的限制,方便快捷。
应用交互式触摸屏一体机,营造动态教学环境,实现互动教学首先,为了使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发展同步,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触摸屏HF-6500E设备,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师接受专题培训。从最基本的功能识别,到熟练操作运用,教师在实践中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惊喜。
其次,做好区域培训引领。学校先后承办以“白板与学科教学融合运用”“录播系统促进城乡交流”为专题的研讨会,骨干教师研修班、信息教师入门培训班、青年教师素养提升班等区级培训活动,参加人数达500人次,在全区发挥着示范辐射作用。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讨。多次组织白板课件制作大赛、教学案例征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大赛等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开展和推进,逐步构建出师生良性互动、预设与动态结合的现代互动课堂。
在优越的教学软硬件条件下,学校大力开展教科研。“基于Moodle平台小学生英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智能录播系统在学科教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为河北省“十二五”课题已经结题并获得一等奖,课题“网络条件下读书漂流对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作为“十三五”课题立项并结题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飞速提升,部分教师先后获得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全国电视公开课英语学科一等奖,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语文、数学一、二等奖,多人次获得省市电教馆举办的比赛课一、二等奖。 4 突出一个重点:整合网络资源,突出办学特色,建立新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创建特色网站,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学校从教学实际出发,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创建校园网站,主要体现四大特点。
1)丰富性。提供素材全面、翔实,有教师空间,包括备课资源、教研平台、答疑解惑、教师成长、软件天地等;学生空间,包括红领巾驿站、故事长廊、网站链接、娱乐天地等;家校空间,包括政策解读、家长学校、家校问答、校长信箱等。
2)互动性。学生通过阅读乐园、读书快餐等形式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及时沟通;家长也可以将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感悟、疑难、烦恼发布在平台上,还可以点对点地进行教育咨询。
3)自主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各取所需,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4)个性化。展现特长,激活潜力,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构建Moodle平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寻找一个课程支撑平台。Moodle平台的强大功能为探究性课程设计保驾护航,例如:它的资源模块、Wiki、词汇表支持独立自主学习;聊天室、讨论区使互动交流成为可能;作业、测验、投票等多种功能做到对学习效果的及时评价和反馈;分年级、按单元、超进度搭建Moodle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
在Moodle课堂上设计几大特色课程,如英语世界、情趣作文、读书沙龙、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还开设小语种日语和韩语等。其中英语世界的模块有彩虹桥、心连心聊天室、欢乐岛、听说魔力堡等。学生可以在英语问吧提出问题,请求老师或同学帮忙解决,也可以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在听说魔力堡,可以上传每一课的语音资源,使学生在家中完成对课文听读、跟读、朗读和教师布置的有针对性的口语作业。学生录音后上传到Moodle平台,教师可以给予评价,同学之间可以互评;还可以进行重新录制,提交第二次、第三次作业,直到满意为止。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自主选择、充分学习,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本学材》及小学数学智能教学系统融合发展项目在学校落地生根 为贯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及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学校成为人教社《生本学材》实验校,提前使用2021年将要推行的数学教材及《生本学材》,将应用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北京作业盒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小学数学智能教学系统。依托此平台,展开数学探究,从学生学情出发,进行系统数据分析,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互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改变课堂生态,促进教师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5 未来展望
随着“互联网+教育”、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学校在经历数字化建设、信息化发展进程后,将迎来智能化教育阶段。展望未来,智能教育作为新一轮教育转型与创新的核心驱动,将深刻改变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向和形态。利用人工智能建设无边界校园,推进个性化学习,促进教育精准化发展将成为一种趋势。只有将技术与理念方法、教学材料深度融合,才能提升学校信息环境氛围,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不断创新教与学模式。学校将矢志不渝地秉承“探索、发现、融合”的理念,彰显特色,深化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加厚.Moodle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田莉霞.Moodle平台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C语言教学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6):218-221.
[3]刘春颖.自主探究,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27):135-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0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