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模型”“化学模型”和“模型认知”过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郝向英 刘平 吴燕妮 陈志胜 王赵志 唐青

   “模型认知”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既是“化学科核心素养”,也是高中数学、物理和生物的核心素养之一,建构和应用模型的方法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作用重大,应用广泛!但是,我们在与中学化学教师和化学师范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和同学对“模型”“化学模型”认识模糊,不知道中学化学中哪些内容属于“化学模型”,对“模型认知”的过程也没有系统的认识;在教学中无意识地应用了“模型认知”的一些方法,其实在写“教学设计”时根本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就“模型”“化学模型”和“模型认知”过程这几个方面做一点系统的探讨,以达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模型及分类
   模型又称为“模子”、模板或模具。从广义上讲:如果一件事物能随着另一件事物的改變而改变,那么此事物就是另一件事物的模型。用通俗的话说是选择或制造一个模板,以后照着这个模板学习、思考、研究及工作就更加的方便、快捷及科学。模型可分为形式模型、思维模型和操作模型,其分类见下表。
  与化学科相关度较高的几种模型是:“实体模型”“数学模型”“理论模型”及“操作模型”中的基本操作、典型操作流程和典型计算步骤。
   二、认识化学模型
   要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素养,首先就要化学教师要认识与化学科相关的各种模型。只有认识、理解了化学模型,了解了“模型认知”的过程,才可能应用化学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化学模型并能应用“模型认知”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1.形式模型
   (1)实体模型:实体模型是指我们在生产生活和教育科研中实际存在的、具有一定体积和重量的物理形态和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的物件、图形等。在化学中可以分为实验装置模型、工业设备模型和分子原子模型。
  ①实验装置模型:典型实验装置就是一种能演变出多种构形相似、功能相近的变形装置的模型。例如:初中化学的“固+固加热反应装置”“固+液反应装置”,高中的“气体吸收装置”,由它们可以演变出多种变形装置。
   ②工业设备模型:是缩小版的工业设备。如教学中使用的炼铁高炉模型、污水处理厂和换流阀水冷设备模型等,这些把大型工业设备缩小做成便于学生观察的道具就是“工业设备模型”。
   ③分子、原子模型:分子模型可以是球棍式、比例式模型。
   ④物质关系模型:在化学中主要指物质性质关系(如思维导图)或转化关系图和“元素价——类图”等。在教学中板书或让学生画这两种转化关系图,有利于学生将碎片化的物质性质知识结成网络、形成牢固的记忆。
   2.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分为数学模型、理论模型和推理模型。数学模型还可以细分为公式模型、方程模型、算法模型和图象模型,推理模型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
  (1)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分为公式模型、方程模型、算法模型和曲线模型。理科类的各种公式就是模型的一种,这些公式往往可以推论出其它变形公式。
  (2)理论模型:化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论模型,如原子分子论、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理论、电解质及电离理论、电化学理论、热化学理论(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反应热、中和热、盖斯定律等)、电化学理论(原电池、电解池等)、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由薛定谔方程计算得出的结果)、化学键理论、分子间作用力、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价层电子互斥理论、晶体结构理论等,都属于理论模型。而理论模型的建立通常是运用了推理模型,推理须遵循的基本逻辑,它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推理模型可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
   3.操作模型
   典型规范的操作方法或步骤就是操作模型。在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基本操作、典型实验规范操作步骤或流程、典型计算步骤和教学模式,都是操作模型。例如:实验室蒸馏装置和氯气的制取装置的安装、制取和拆卸的规范步骤,工业生产流程(如自来水生产流程),化学计算要求表达的计算步骤都是。教学策略中的教学模式,如“自学点拨式”“激疑探究式”“点拨反馈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杜郎口中学的“10+35”、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邱学华的“先练后讲,先试后导”、东卢中学的“讲学稿或导学案”及“翻转课堂”等,都是教学实操模型。
   三、不同知识“模型认知”的方式和过程
   学生思维发展必须符合科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规律,不同知识块在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模型认知的方式和过程也略有不同。教师要了解这些思维过程的不同点,恰当地应用在教学之中。
   1.实验模型的建构和应用
   实验模型的建构和应用经过了具体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理解模型和应用模型几个环节,思维逐步深入,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由知识表征过渡到行为表征,最后形成抽象表征。
   2 .物质关系模型的建构和应用
  物质关系模型可以是转换关系图和二维价类图,它的建构运用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先选定具体物质,再通过发散联想钠的各种化合物,用箭头将含该元素的单质和各种化合物联系起来,或在价类二维坐标中定点写出和连接,从而建构出物质转化关系模型。
  3.理论模型的建构和应用
   (1)归纳推理:以归纳推理方式建构理论模型及应用的过程见下图(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
  (2)演绎推理:以演绎推理方式建构理论模型及应用过程见下图(以原子理论模型为例)。
  (3)类比推理:以类比推理方式建构理论模型及应用过程见下图(以勒沙特原理例)。
  (4)其它模型:限于文章篇幅,以下几类模型不再画出二维图,只展示它们的思维过程:
  公式模型:测量数据—→发现规律—→建立公式—→发现误差—→修正建立公式模型,
  例:平衡时各物质浓度→浓度商是定值→平衡常数公式→与方程系数有关→平衡常数公式;
  方程模型:具体方程式—→一类方程—→发现规律—→方程模型—→应用:
  例:盐酸与烧碱反应→酸碱反应→只有H+与OH-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
  曲线模型:具体反应—→实验数据—→坐标描点—→曲线模型—→推广应用:
  例:酸碱中和反应→pH数据→坐标描点→中和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典型计算步骤模型:计算原理→计算各步骤→重复练习→计算步骤模式;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关键步骤→教学模式→应用推广。
   只有理解了模型,才能应用模型,直至在更高的层次上创造新的模型。在化学教学中一些简答题,如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合成氨的条件选择、用溶度积和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沉淀的溶解与转化、用杂化验轨道或价层电子互拆理论解释分子的性质或空间结构等,教师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先表达什么、再表达什么,也是一种模型认知,即特定内容的“语言表达模型”;处理问题思维方式、人才能力维度和一些学习方式也是模型,如“是非原则模型”“艾森豪威尔矩阵模型”“认知扭曲原理模型”“肯定式探询模型”“双重回路学习模型”“个人能力模型”等。所以化学核心素养中的“模型认知”非常重要,需要我们广大化学教师认识、发现、体会并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学科知识→学科方法→思维方法”的认知过程,形成“模型认知”的意识和能力。
  责任编辑 徐国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2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