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志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求知、探索、实践。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钻研教材发现教材中蕴含的趣味性,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授“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就应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我会采取学生考老师的办法,让学生出题考考我。学生听到可以考老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很强。他们便会立即给出一个多位数让我在没有计算的情况下判断能否被2整除,结果我的判断全部正确。怎么会这样呢?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议论纷纷。这时,我把握好时机,以疑激趣,順利地引入了新课,开始讲解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学习起来既有趣,又轻松易懂。
  二、从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兴趣
  在众多学科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生活中认识的事物与数学学科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从学生接触最多的操场、篮球场的大小引出面积问题,问学生:你们常常在操场、篮球场上玩耍、打球,那么你们知道操场、篮球场到底有多大,想知道吗?怎样才能够计算出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兴趣高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再让他们用所学知识算一算书本、文具盒的大小。这样从现实出发又回到现实中去,让学生与生活接触,既能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三、以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节课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开头的一环。假如我们开头一环处理好了,就能快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时,我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采取讲故事的方法引入新课。例如在讲授“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采用猴王分饼的故事引入新课,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适时地引出新课,可谓一举两得。又如,在讲授“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关系”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积计算方法,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请两名学生分别演示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体积关系,先让一个学生将圆柱体装满水,然后把水倒进盘子里,再用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装盘子里的水(每次都刚好装满),结果三次就把盘子里的水装完了。为了验证这个试验的准确度,我让另一个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再演示一次,发现结果是一样的。这种教学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较为直观,对他们来说,数学知识极为抽象和概括,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现代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括的问题具体化了,使静的东西动了起来,使难的问题简单化了,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加减混合运算”一节“5+3-2”时,我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演示了“5+3”(树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3只,一共有几只小鸟?),又演示“5+3-2”(树上有5只小鸟,飞来3只,又飞走两只,树上还剩下几只小鸟?)。这种直观演示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形象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就不用说了。
  总之,对教师而言,教学是一门艺术,上好一堂课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数学学科特点,积极钻研教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氛围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积极地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提高素质。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一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3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