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旧读的文化内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红玉
汉字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愈用愈丰,积累丰富。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一个字有多音、多义、多形,不断地滚动发展。一个汉字,几乎就是一部文化史。下面仅以读音为例,探讨其文化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夸父追日”条,“父”音fù(去声),较第5版加注了“旧音fǔ(上声)”。古代汉语常常通过汉字的不同的声调来区别词的意义。读去声的“父”是父亲的意思,读上声的“父”,是对男子的美称,多用于人的字。《春秋》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榖梁传》隐公元年:“仪,字也。父,犹傅也,男子之美称也。”尧时有“巢父”。《文选》注引《古史考》:“许由夏常居巢,故一号巢父。”此许由、巢父为一人。“巢父”即居巢男子。最有名的是“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并形成“夸父国”“夸父山”。汉代出使西域的张骞的随从叫“堂邑父”。又写作“甫”。许慎《说文解字》:“甫,男子之美称也。”孔子的字为仲尼父,也作尼甫。唐代大诗人杜甫字子美。今人陈独秀字仲甫。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说:“甫者男子之美称,古书多假借为父字。北人遂无一人呼为甫者,亦所未喻。唯管仲、范增之号,须依字读耳。”王国维《观堂林集·女字说》:“男子字某父,女子曰某母,盖男子之美称莫过于父,女子之美称莫过于母。”《王力古汉语字典》将“对男子的美称”的义项置于“方矩切”下,厘定今音读fǔ上声。
在古代楚国方言中,“父”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或对有技艺的人(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尊称。扬雄《方言》卷六:“艾,长老也。周晋秦陇谓之公,或谓之翁;南楚谓之父,或谓之父老。”《史记·冯唐列传》:“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郞?’后又曰:‘父知之乎?’”“父老”一词后来成为通语中的常用词,专表“一国或一乡的长者”。《方言》卷三:“楚东海之间亭父谓之亭公。卒谓之弩父。”应劭《风俗通义》:“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亭吏旧名负弩,改为长,或谓亭父。”历代文献多见此词,基本上是古楚国疆域内的作者和楚疆域内的纪事。有“教父”。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释文》:“故人之所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教父。”朱谦之《老子校释》:“‘教父’即‘学父’,犹今言师傅。”有“歌父”。盛弘之《荆州记》:“临贺冯乘县有歌父山。传云,有老父少不娶妻而善于讴歌,闻者莫不洒泪,年八十余而声愈妙。及病将死,因命乡里六七十人輿上穴中。邻人辞归,老父歌而送之,声震林薄,响遏行云,余音传林,数日不绝。”临贺冯乘县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是为故楚地,“歌父”是唱歌的老人,用楚方言义有“渔父”。《楚辞·渔父》:“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荣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慨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就劝他随波逐流,与时推移,但屈原要留清白在人间,终于赴水而死。《楚辞》中的“渔父”就是捕鱼的老人。中学语文课本特别将“渔父”之“父”,注音上声。不只是屈原用过“渔父”。《史记·伍子胥列传》:“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邪!’不受。”这也是发生在楚地的事。有“田父”。《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不知为什么这个农夫不喜欢项羽,故意指错路,项羽的人马陷于沼泽之中,最后败亡。事发的地点是阴陵,即今安徽定远,属于楚邑,“田父”是司马迁用的楚国方言。唐人亦用。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短景难高卧,衰年强此身。山家蒸栗暖,野饭谢麋新。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诗描写的楚地楚人。《寒食》:“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题目用“田父”,诗中用“田翁”。杜甫祖籍襄阳,出生河南巩县,属于楚人,受的是北方文化的教育,“田父”“田翁”的使用反映了楚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元人冯子振小令《鹦鹉曲》有渔父、樵父、耕父、愚父、农父、蜂父、伧父、田父、钓叟綸父、园父、槎父、白头父、钓鱼父、跨牛父、船父、村父、津父、邻父、牧羊父、倚阑父、驿亭父、褐衣父。如“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嵯峨峰底移家住,是个不唧溜樵父。朱门空宅无人住,村院快活煞耕父。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冯子振是湖南湘乡人,一说湖南攸县人,是楚人书楚语。后世有“师父”,指传授技艺的人。《西游记》作“师父”,如第二十七回:“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哪里去?’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
追日的“夸父”和屈赋的“渔父”的“父”都读fu的上声。“夸”是美、大的意思,“父”取通语的“男子的美称”义。“夸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大帅哥”。“渔父”之“父”是古代楚国方言,是对有技艺的人或老者的尊称,相当于现在“师傅”的意思。这些旧读具有文化内涵,值得玩味。《现代汉语词典》中“渔父”“田父”之“父”都注上声,“夸父”之“父”也应是上声,但现在都读去声了,《现代汉语词典》也只有从众从俗。现在的新版本加注了旧读上声,我觉得是一个进步,它保留了传统文化,使人们能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在语文教学中把“夸父”读作去声是可以的,但个别学生深问起来,教师还得有所准备。笔者也曾碰到过学生问为什么“渔父”之“父”读上声的问题。
再如“教”字,在古代有两种读音,读去声的时候是“教育、教诲”之意。如杜牧《赠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近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里的“教吹箫”之“教”要读去声,是教诲的意思。如果读平声,就成了近体诗最忌讳的结句“三平调”,因为“吹箫”二字都是读平声的。读平声的时候有“使、令、让”的意思,如唐代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教”读平声,“莫教枝上啼”是莫让鸟儿在枝上叫。表示“使、令、让”意思的“教”,现在也读去声了。但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也注了一笔“教旧也读jiāo”(平声)。
“骑”作动词用,表示骑马,读作qí,作名词用,表示所骑的马或骑马的人,旧读jì(去声)。《现代汉语词典》也标注旧读jì(去声)。《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白居易《长恨歌》:“九城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都是读jì。唐太宗李世民《还峡述怀》:“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这首诗押平声韵,“骑”在上句末字,意义是名词,应读去声无疑。再如杜甫《石镜》:“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杜诗“千骑”对“众妃”,“骑”是名词,按平仄规律,应读去声。
古代汉语某个词在使用过程中,意義和词形有变化,读者可以通过改变读音(主要是声调的变化)的形式以体现这种变化,在古书里叫做“破读”。古代诗词中为平仄和谐需要,有些字音要读破,才能领会到作者的苦心孤诣,才有一种韵律感,一种书卷气,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7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