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角色游戏中材料投放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范义丽

   摘 要:幼儿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投放是否合理对游戏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影响很大。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可以使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的游戏水平不断提高。文章分析幼儿角色扮演材料现状,提出幼儿角色游戏材料应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关键词:幼儿;角色游戏;游戏材料;材料投放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见证了幼儿成长的足迹。幼儿渴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探索生活中的新事物。角色扮演是建构幼儿经验认知的基础,也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巧妙地将游戏素材放入游戏中,通过素材实现隐性教师指导,为幼儿提供独立的探索空间。游戏材料作为促进游戏发展的重要支撑框架,直接关系到幼儿游戏的效果。本文基于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对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材料投放现状及策略进行论述。
   一、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组织者及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通过已有经验结合具体实际,笔者发现幼儿更喜欢玩自主角色游戏,即自主设置游戏场景,自主分配角色,独立开发游戏过程。在角色游戏顺利进行的过程中,游戏情节越深入,幼儿的游戏兴趣越强烈,角色游戏材料就像一根看不见的指挥棒,指导幼儿游戏。因此,游戏材料的有效投放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深入观察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兴趣,思考游戏的目的,然后科学合理地投放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发展综合能力。
  二、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珍视游戏的独特学习价值,有效利用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获取经验的需要。
   1.幼儿角色游戏中情感体验的特点
   幼儿游戏时,对自己在游戏中想玩什么和需要用什么玩开始有了自己的目的和计划,不会盲目游戏。尽管在游戏前幼儿有了计划,但随时会出现调整和变化。对于角色的任务意识,幼儿会试图去理解,尽力扮演。
   2.幼儿角色游戏中认知表现的特点
   幼儿开始对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充满了好奇,而且对反映社会关系的一些主题表现出探索的欲望。幼儿已经不再满足纯粹地摆弄,而是在游戏中对材料的本质以及角色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3.幼儿角色游戏中社会交往的特点
   幼儿会关注角色之间的关系,且已能区分游戏中的角色关系。但这种辨别稳定性不高,有时会因外界因素改变角色的任务。
  三、幼儿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现状及分析
   角色游戏是真实反映幼儿生活的方式,角色游戏区为幼儿的角色扮演提供条件,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角色游戏区的材料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发展是否有真实的生活做基础。大部分教师都能意识到角色区中游戏材料的重要性,但在对角色区游戏材料投放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游戏材料选取的关注点不够
  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花大量时间准备的精美材料常常会出现无人问津的情况。即使有幼儿玩,也只是机械地摆弄,因为当幼儿面对这些精美的材料时,无须做什么,只需按照材料的本意使用即可。如果游戏材料本身不能推动幼儿自主游戏,材料投放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精美的材料大多华而不实,无法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久而久之就使幼儿失去了游戏的乐趣。
   2.游戏材料的投放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师对游戏材料丰富的含义理解有偏差,认为材料越多越好。其实这样的“丰富”只是一种简单的数量和种类的堆砌,没有具体到每个年龄段,缺乏层次性,不能及时满足幼儿不同能力水平对经验发出的不同挑战。角色区所提供材料的目标过于突出,掩盖了游戏本身释放幼儿内心情感的特性。
   3.对游戏材料缺乏适时、适量的调整
   对于角色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教师没有做到观察在前,指导在后。材料投放后一成不变,没有真正考虑投放材料是否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如果教师都不观察和了解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甚至所要达到的游戏目标都不明确,那么必然会使得幼儿的游戏兴趣和需要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必然会导致幼儿对游戏材料产生无视感。
  四、幼儿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策略
   角色游戏是建构幼儿经验认知的依托,更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物質载体。教师应通过合理投放材料实现指导的隐性化,给幼儿提供自主独立的探索空间。教师只有追随幼儿的发展和兴趣及时调整和更新材料,才能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1.材料操作化
   角色游戏的核心就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操作相应材料来进行学习与发展,可见有效操作是角色游戏的核心。但不能一概而论,并不是任意投放角色区材料,都能有操作化的体现。3岁~6岁的幼儿只通过随意摆弄是不足以促进思维发展的,这样的材料也称不上具有可操作性的材料。(1)材料半成品化。教师日常提供的材料一般分为半成品材料和成品材料。成品材料属于直接投放,幼儿不需要任何的想象与替代,只需依照材料本质进行操作,这就容易导致幼儿简单重复地摆弄材料,缺乏对材料操作的独立思考空间。教师应将教育目标隐藏在半成品材料中,使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还要留给幼儿足够的想象与创造空间,使幼儿必须经过思考、创造才能将材料变成自己心中所想的材料。(2)材料结构适宜。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幼儿游戏推进的重要支撑。角色游戏区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一定要源于幼儿生活经验和经历。低结构化的材料成本低且取材容易、灵活多变,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均衡发展。
   2.材料层次化
   幼儿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呈现年龄特点,并且会呈现个体差异。因此,在提供材料时,教师一定要清晰地知道幼儿当前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提供层次化的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1)不同水平材料的层次化。幼儿游戏材料投放可分期分批地更新,由易到难,尽量满足不同幼儿以及同一幼儿不同阶段的需要,力求将幼儿角色游戏的 “最近发展区”与材料的功能比较准确地对应起来。教师还可提供可再创造的半成品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2)不同时间段材料的层次化。同一游戏时间内,幼儿对于游戏开展的需求会使得所投放的材料产生不同的效果。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应跟随幼儿每日的游戏主题和游戏情节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既满足幼儿的一般游戏发展需要,又满足想象力丰富幼儿的游戏需要。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幼儿根据自己游戏的需要寻找材料和准备材料或是使用某些替代材料,还可以鼓励他们自制游戏材料。
   3.材料丰富化
   (1)种类的多样性。多样性的定义不是杂乱无章,而要以幼儿为本,善于一物多用。材料体现一物多用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与作用,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投放和使用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应坚持灵活性原则,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2)数量的充足性。材料的丰富化还体现为材料数量的充足,以满足多数幼儿对于角色扮演的需要,确保幼儿游戏顺利进行。
   总之,材料是把万能钥匙,是促使幼儿走向深度学习的捷径。教师要拿稳这把钥匙,适当进行投放和调整,并不断优化,以支持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发展,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倩.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冲突行为[J].江苏教育,2017(16).
  [2]黄敏娟.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合理投放的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8(05).
  [3]陈伟芬.角色游戏中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的观察与支持[J].儿童发展研究,2018(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3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