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物质材料投放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区域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通过对各种物质材料的科学投放,能够实现良好的教育功能。而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做好物质材料投放工作,物质材料的投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是幼儿园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结合物质材料投放的基本原则,就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进行物质材料的投放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物质材料   投放
   幼儿本身对于新鲜事物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加上其丰富的想象力,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不能一味要求幼儿如何做,而应该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配合相应的物质材料,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能动性,自主开展探索活动。区域活动的存在,很好地迎合了上述目标,也因此成为幼儿教育中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面向幼儿的一种自主活动,强调教师依照幼儿本身的发展需求,以及相应的教育主题,利用教育资源创设具有针对性地育人环境,引导幼儿在育人环境中实现自主探索、合作交往等活动,不仅能够体现出非常显著的个性化特点,而且有着其他任何教育活动都无法取代的价值功能,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一种,是幼儿的自主活动,通常可以分为益智科学、图书语言、角色扮演等几种类型。区域活动的展开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以及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还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物质材料在区域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其选择和投放的科学性会直接对区域活动的效果产生影响[1]。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物质材料投放原则
  (一)安全性
  安全是物质资料投放中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幼儿本身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因此在选择和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安全第一,考虑材料是否可能会对幼儿的安全造成威胁。例如,在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投放时,应该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保证其卫生,对于一些具有潜在危险因素的材料,如锤子、剪刀等,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学生的危险意识进行培养,尽可能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到伤害。
  (二)探索性
  探索是幼儿认知世界的一种主观行为,也是其在区域活动中的一种表現,幼儿本身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其愿意参与到区域活动中,而丰富的想象力则能够帮助其更好的进行操作。例如,对于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瓶盖,幼儿会如何去看待?有相关研究人员就进行了类似的区域活动,在活动中投放了大小不一的瓶盖,而这些瓶盖在幼儿的手中,可以是车轮,可以是笑脸,也可以是拨浪鼓,对于材料的使用和探索激发了幼儿的联想能力,也带动了其探索行为。基于此,幼儿教师应该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一些具备探索性的材料,如纸盒、绳子、积木等,促使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2]。
  (三)丰富性
  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活动目的和教育主题,选择需要投放的材料。以“识花”主题活动为例,幼儿教师可以将预先画好的花朵轮廓交给幼儿,引导其进行涂色,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图片展示不同花朵,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花朵,利用彩笔、蜡笔等将其画出来,得到自己心中的“花”。材料投放过程中,应该强调种类与数量的丰富性,确保所有幼儿都能够得到可供操作的材料,避免因为材料不足引发的争执。不过也需要注意,材料的投放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满足幼儿需求作为核心依据[3]。
  (四)教育性
  投放在区域活动中的物质资料必须能够切实体现教育性,在引导幼儿动手的同时,促进其认知,实现多感官训练。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应该为幼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物质资料,使得幼儿能够在探索中感受,在互动中提升。例如,可以防止一些表面光滑和表面粗糙的物体,也可以防止重量不同、大小不同、干湿不同乃至气味不同的物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物体的特性;同时,投放的物品应该能够满足幼儿在语言、认知、情绪等方面的发展需求,与教育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确保幼儿可以通过教育活动获取相应的经验。
  (五)层次性
  幼儿本身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各自的能力水平也有很大不同,在区域活动中对于材料有着不同的需求。例如,在开展绘画活动中,一些绘画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直接在纸上利用彩笔进行创作,而绘画能力稍差的孩子则会选择先利用铅笔构图,在修改完善后,再以彩笔上色[4]。因此,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在开展美术区域活动时,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投放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纸张,以及相应的作图工具,如铅笔、蜡笔、彩笔等。不同年级的幼儿也应该在活动曲玉上进行划分,例如,对于大班和中班的幼儿,可以投放一些积木、纸盒、易拉罐等材料;对于小班的幼儿,应该投放一些相对简单的材料,如布娃娃、椅子等。实际操作中,教师还应该对材料的难易度进行划分,贴上相应的标签,鼓励幼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物质材料投放策略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可以将物质材料看做是无形的教师,其所具备的教育功能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幼儿教师对于材料的选择和投放同样必须认真对待,不能随意为之。具体来讲,幼儿园区域活动物质材料的投放可以采用以下几点策略:
   (一)合理投放材料
   简单来讲,就是在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必须参照幼儿的现实需求,确保材料不仅能够符合幼儿本身的年龄特点,也可以满足最近一段时间内幼儿的兴趣爱好。例如,小班的孩子想象力丰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使得其喜欢模仿,对此,幼儿教师可以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具备一定趣味性的材料,如碗、盘子、奶瓶、围裙等[5];而伴随着幼儿兴趣的变化,教师也可以顺应季节,投放一些能够体现季节特点的材料,例如,春天里,很多父母都会带孩子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教师可以在活动区域投放一些风筝制作材料,如彩纸、花布、竹棒、彩笔等,鼓励学生自主或者通过合作的方式,制作出自己心中的风筝。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使得其现有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及时调整材料
   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并不是一次性完成,还需要教师依照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如适当添加、删减、组合灯。换言之,区域活动中的材料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必须根据活动的进展,适当进行补充完善。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可以撤销一部分幼儿已经熟练掌握,或者不喜欢的材料,等到使用对象变化,或者幼儿重新提起兴趣后,再将其重新投放,并与一些新的材料进行组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心理和创新精神,开发出全新的玩法。同时,教师也应该时刻关注幼儿对于材料的注意力,看起是否会对材料产生兴趣,及时增加一些新的材料,例如,在阅读区域,当幼儿读完现有的图书后,可以增加新的图书,或者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竞赛、角色扮演等,使得材料本身的功能可以切实发挥出来,保持区域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6]。
   (三)丰富投放方式
   就目前来看,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方式有很多,如开放式、散点式、递进式等,开放式投放能够为幼儿提供足够自由的空间,教师不做过多干预,也不会预先设置材料使用的目标结果,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联想,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有助于启迪其思维;散点式投放要求教师投放的材料必须能够基于相应的知识点,向周围进行拓展,对材料的潜在价值进行挖掘,弥补单一材料的不足。例如,可以先在区域中投放丝线、毛线、棉线等不同粗细、不同材质的线,然后逐步增加扣子、布料等辅助材料,引导幼儿进行纽扣缝制、布料缝合等,加深其对于生活的体验,对幼儿现有的认知进行拓展;递进式投放则要求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基本原则,进行材料投放,逐步提升其操作难度。例如,在对益智活动中的材料进行投放时,教师可以先投放一些幼儿较为熟悉的简单图片,等到起完成拼图或者临摹后,再投放一些不规则图片,逐步增加难度,促进幼儿能力的不断提高[7]。
   四、結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促进幼儿自主探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的提高,可以说,儿童的智慧源自材料。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在组织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投放,在区域内投放能够吸引幼儿目光、具备教育价值的材料,确保幼儿能够在区域活动中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完善,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惠敏.幼儿园混龄教育区域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申倩琳,曾彬.近十年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05):124-129.
  [3]高倩.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的个案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6.
  [4]徐艳贞,唐芬芬.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物质材料投放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08):59-60.
  [5]邹荣.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物质环境创设[J].科技信息,2010,(21):364.
  [6]刘丹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93.
  [7]侯月蓉.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J].学周刊,2018,(31):176-177.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洛杉矶保育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9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