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幸福课堂”的策略刍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真正的人。语文是一門人文学科,真正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幸福的、充满活力的、妙趣横生的。“幸福课堂”应成为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向。构建语文“幸福课堂”的策略有: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妙趣横生;增进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顺乎学生天性,让学生展示自我;重视心灵启迪,开发多元智能。
关键词:语文;幸福课堂;构建;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自我展示;心灵启迪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4-0031-02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等,都以知识教学为目标,没有关注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可以说,素质教育就是一种幸福教育。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要想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了解幸福的真谛,必须构建“幸福课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构建“幸福课堂”呢?
一、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妙趣横生
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课堂教学都以知识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则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理论讲解,机械训练,死记硬背,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而幸福课堂提倡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学习是幸福、快乐的事情。学生通常对生动有趣的事物感兴趣,这要求幸福的课堂必须是妙趣横生的。而要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教师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从多个渠道发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驱使下主动学习。
例如,《惊弓之鸟》这一课讲述的一个古老的成语故事,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中华语言文化源远流长,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许多成语都与故事有关,大家都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学生可以说出狐假虎威、胸有成竹、熟能生巧、水滴石穿、百发百中等。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微视频,讲述惊弓之鸟的故事。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成语,如大吃一惊、孤单失群等,并分析其含义。这样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课堂,快乐指数更高,教学目标也更易实现。
二、增进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
语文幸福课堂的“幸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能让学生感到有趣;教学方式生动有趣,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学生身心舒畅;教学过程高效快捷,学生学有所获。教师需要对幸福课堂有全面、准确的认识,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和谐互动,互换人生体验,共同进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例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品味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受秋天的美好。教师可以借助该目标,借助诗化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果香扑鼻的季节,秋天的雨淅淅沥沥,像林黛玉的眼泪,包含无数的愁肠、思绪。在文学创作中,关于秋天的雨的诗歌和文章非常多,大家都学过哪些呢?你们喜欢秋天的雨吗?秋天的雨有何特点?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感美和文字美。接着,教师要用肯定的话语和微笑,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回答问题时,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教师就要借助积极的评语如“说得真好,让人感触很深,也给了我启发”“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你的发言让我重新认识了你”等来鼓励学生,以激发学生的沟通欲望,让学生主动思考。
三、顺乎学生天性,让学生展示自我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感知认识起步的基础阶段,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益。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不愿意被约束。因此,要想构建幸福课堂,课堂就不应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不能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而要注重课堂的包容性、趣味性,让学生边玩边学,释放天性。教师要搭建互动、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思考、体验、探究和感悟,这样的教学才更加有趣、幸福和高效。
例如,教学“林”这个字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爱做游戏的特点,让学生猜谜语,如“木字不出头”的谜底就是“林”字。或者利用歌谣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掌握结构相似的字:“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两口吕,三口品;炎字两把火,多字两夕阳。”同时,教师还可以解析“林”的造字结构,让学生开动脑筋造字,如三个石组合到一起是“磊”字,三个日组合到一起是“晶”字。即便学生说错了,如有的学生说三个太字组合到一起是“焦”字,教师也要先肯定学生的想法,然后做出指引,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顺乎学生的天性,借助谜语、儿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让课堂充满乐趣,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关,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
四、重视心灵启迪,开发多元智能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事关学生语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文化思维的养成。但是,生硬的说教,只追求分数的教学理念,无法让学生与教学融合在一起,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幸福教学,需要从心灵启迪开始,落实到人的素质、道德和幸福感培养上。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方法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教学,然后结合课文题目提出问题:同学们从题目中能发掘哪些信息?你见过小蝌蚪吗?小蝌蚪为何要找妈妈?在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师开篇点题:“妈妈”是世界上最光荣、伟大而温暖的称号。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妈妈,花鸟鱼虫也不例外。小蝌蚪既然要找妈妈,就说明妈妈不在身边。那么小蝌蚪的妈妈去哪里了呢?因为蝌蚪是在水中生长的,随水而居,经常会有与妈妈分开的时候。小蝌蚪想要找到自己的妈妈,在妈妈的呵护下长大。我们也是在妈妈的呵护下长大的,为了我们,妈妈付出了许多,所以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多体谅她、帮助她,做妈妈希望我们做的事,如好好学习、好好吃饭等,做一个好孩子。这样,从教材中发掘感恩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亲情教育,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综上所述,构建语文“幸福课堂”,是当下语文教学前进的方向。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只有立足实践,积极探索构建语文“幸福课堂”的途径,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幸福走进课堂,走进每个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谭业麒.构建小学语文“幸福课堂”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王光华,修亚范.立足学生,细心倾听——倾听中的幸福小学语文课堂[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1).
[3]茅微微.小学语文幸福课堂的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40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