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政治教学开展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现阶段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课堂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及发展的关键,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意义。现阶段,由于受到一些陈旧观念及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阶段,存在很多误区。对此,教师应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进行期间,将核心素养作为导向,利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制定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
  一、初中政治教學开展期间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亟待提升
  在具体的初中政治教学期间,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因为在初中教学中,学校对所谓的主科课程非常重视,包括数学,语文,外语等。因此,在德智体等方面,一些教师难免会存在一些偏差,没有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且,初中政治教学存在较强的表面化及形式化,学生的思想观念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思维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拓展,其综合水平及素养自然无法得到全面提升。此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过于注重自身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满足自身学习需求,心理诉求也未得到重视,导致学习态度越来越消极,不能主动融入课堂,既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造成了严重阻碍。
  (二)学生的核心素养亟待提升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及叛逆期阶段,需要他人、集体、社会的认同,对世界的理解也比较偏向于“过成熟化”,很多思想不够成熟。并且,很多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学中,学习意识较为薄弱,不能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同时,在我国,应试教育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普遍性的意识,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对于所谓的主科课程的教学都非常重视,学生根本不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来学习政治知识,进而出现了一种“副科影响学习效率”的错误认知,严重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政治教学开展策略
  (一)明确核心素养目标,有效开展政治教学
  在初中政治教学阶段,教师应深入且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精心备课,明确教学的整体目标及任务。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备课阶段,也应该具备较强的核心素养培养意识,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读,精准研判教材内容,明确哪些内容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然后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去推进。通常而言,只有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才可以合理地将其融入到教学计划中,才能精准把握教学情况,以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比如,教学“师生之间”的内容时,在备课阶段,教师首先要综合考量课程中涵盖的核心素养元素,并充分结合学生的能力及认知水平,科学设置教学目标,保证可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且正确看待师生关系,从而不断健全自身人格及价值观。此外,在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层面,教师可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及情境教学法等,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便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同情共感,进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强化教学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初中政治学科素养培养不仅是对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培养,还需要让学生树立起积极乐观的态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涵盖的方面较多,包括:自主发展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针对评价体验,通常是从学生自主发展的方向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素养,科学有效的评价,不仅能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树立,还能全面促进其今后发展。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强化教学评价。比如,讲解“勇担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其承担的某种角色,(学生、子女、公民等)进行自我评价,深入剖析角色,明确自己是否已经履行了应该履行的职责,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并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断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发挥优势,建立一个积极且阳光的心态,促进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三)科学引导学生实践体验,回归实际生活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一定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强化其实践体验,让其能够回归实际生活。在具体教学阶段,教师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元素,以真实生活内容为依托,鼓励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活动,以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利用辩证的方法,科学处理和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学生适应能力的提升。比如,讲解“预防犯罪”的相关内容时,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加深学生对法律权威性的理解,教师可以也利用案例教学法讲解一些典型法律案例,可以为学生播放《人民的名义》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结合具体案例,明确犯罪的危害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这样的教学手段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犯罪的危害性,从而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提高。又如,学习“生命有接续”时,教师可引入新闻材料:陈羽凡吸毒被抓,胡海泉连问十个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是你?为什么你要做这样错到极致的事情?为什么你不把痛苦予你最应该亲近的人分担?为什么你要对我隐瞒这么久?为什么你选择用如此愚蠢的方式逃避现实?为什么你沉沦的时刻不想想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为什么你忘了这20年来还有那么那么多的伙伴曾给予我们信赖和希望?为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有接续的内涵、意义,使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综合而言,教育工作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可以保证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因此,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阶段,应遵循政治教学的规律,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地应用先进教学模式及方法,合理制定教学策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及独立思考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同情共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福建宁德霞浦第十八中学,福建宁德355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0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