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注重专业知识讲授、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部分课程內容、教学手法、实践平台和评价体系不适应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等问题,本项目在培养创新应用价值观和夯实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助力,以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以健全课程评价方法与体系为保障,以拓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探索适应于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发展不同需求的创新培养模式。提出了“专业情感教育+‘三创合一’知识群+产学研合作培养平台+经典方法与过程评价”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创新应用型人才;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6-0142-03
  作为我国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作物栽培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几代教师的努力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积累与建设,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5]。宁夏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是1958年建校(原宁夏农学院)时就创立的农学专业主干课程,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建校初期,学校从全国各地汇集了一批知名学者(杨守仁、黄敬芳、李树棠、计矗等)为课程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春小麦栽培、北方粳稻栽培、大麻栽培等方面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几代任课教师均在各自的教学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年来,宁夏大学农学院农学教研组针对作物栽培学课程开展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改革往往是在传统主题领域内展开,忽略了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意、创新、创业”的迫切需要,最终导致改革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我国农业高等教育逐渐由单纯教学型向创新应用型方向转变和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设计教学目标及内容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更好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价值观和夯实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助力,以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以健全课程评价方法与体系为保障,以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探索适应于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发展不同需求的创新培养模式,对推动我区高等农业教育,培养高质量农业现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6-8]。
  一、加强专业情感教育,为正确价值观融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比专业知识积累、过程与方法的运用和实践能力提升更为重要,是决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要素[9]。深化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必须将价值观教育置于首要位置。知识传授是传统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核心,如果教师只是在讲台上兴奋地讲而忽略学生对专业、课程和知识的认知、理解和判断,这会导致学生仅仅为了考试成绩而学习知识,他们对课程和知识不感兴趣,会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作物栽培学就是一门种地的学科,而且种地效果还不如农民”“从事这个行业没用,不能挣大钱”“辛苦的付出未得到相应的回报”等错误的价值判断,更谈不上创意、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对创新创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
  作物栽培学课程组通过不断地教学探索和改革,认为该门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概念的累加和生产实践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对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和手段的现代农业的认识,引导学生主动挖掘农业领域的潜在机遇与发展前景,使学生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理想、行业理想相结合,发现涉农就业与个体利益的匹配价值。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更多地融入老一辈农业科学家或者教师本人在突遇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时的痛苦和迷茫、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和应对及解决问题后的欢欣和喜悦;分享优秀农业企业家或创业实干家的创业经历。通过以知识为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为手段,让学生探寻新知、树立理想信念、体验创业者创业过程的喜怒误用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达到学农、知农、爱农、乐农的目的。同时,通过让学生了解前辈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意、创新、创业能力。
  二、构建“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的课程知识群,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创意、创新、创业”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开拓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首先来源于知识,构建合理的课程知识群,是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创意知识群构建方面,作物栽培学课程按照“源于教材,异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原则,一方面注重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的融入。如在讲解玉米株高与倒伏的关系及群体通风透光原理的知识点时,引入材料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科交叉和融合中产生创造力。另一方面,将前沿的农业知识理论与本地区农业实际问题结合,随时将最新科研进展、成果和方法纳入教学内容中。坚持教学内容适应生产实际、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科研素质、学术观念、创新思维等诸方面得到系统培养,也使本课程成为一门科研带动教学,积累深厚的优质课程。例如,将国内外前沿的农业知识融入教学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通过比较国内外、区内外作物(玉米)产量差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唤醒”学生的创造力,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每个栽培技术环节,同时还可启发学生对农业未来局势的思考与探索。基于经验或应用式学习越来越受到农学专业学生的欢迎,本课程组以协作性教研活动为载体,组织教师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最新科研成果,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论应用于课程理论教学中,通过科研经验、成果的融入使学生能“站在教师的肩上”爬得更高、看得更远。课程实验在删减验证型实验、增设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的基础上,突出四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大环境与小环境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生产与社会结合,实验内容紧跟社会和科学发展步伐,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专家审定、实施过程中学生座谈会和实验开设签字等形式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以学科院士工作站为载体,邀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知识讲座,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团队拓展训练、创业论坛以及创业计划竞争大赛等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前沿的农业知识理论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参赛过程中,学生要不断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农业、农村、农民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根据农场和农业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学习,构建创意、创新和创业三创合一的课程教学知识群。   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而产学研结合培养學生便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通过系统构建“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校企共建”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学校与科研单位、企业各自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优势,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培养模式[10-11]。课程项目组多年来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带项目、带技术、带学生,进企业、进园区、进农户,依托科研教学基地与扶贫村,结合实际,发挥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支撑宁夏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习以宁夏农科院作物所、宁夏大学试验农场、西夏种业、天启薯业等基地为平台,通过加强专业实训、农学结合、产学合作、顶岗实习等来丰富实践教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任务后,进入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第一线,踏入实现人生价值的“用武之地”,这有利于摆脱传统本科生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困境。与各种人员的合作共事,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坚定了他们的学习目标,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学生的创新创业竞争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在选用人才上也愿意选用合作培养的学生,这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三、开展引导探索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与过程评价体系构建,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教学模式对课堂氛围的调动、知识传播效果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和手段的农业4.0及新农科建设时代的到来,慕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里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这为多样性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途径[12]。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慕课教学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各地区各高校在慕课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更多是考虑其自身的实际、资源优势与特色,导致其他区域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部分内容及生产实例难以理解,这降低了学习效果;在课程监督管理机制方面,慕课教学缺乏师生互动,对于主动学习意愿不强、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这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13]。
  本课程组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慕课+”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慕课+”教学法,即线上充分发挥慕课平台优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理论教学方面确保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使学生能够直观、快速、准确和完整地掌握栽培技术要点和核心细节。线下将慕课教学与PBL、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和分析过程融合,使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基于慕课平台本地区学生对山东、河南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但经过与宁夏小麦栽培技术相比,对播量这一个栽培环节产生疑问,为什么黄淮海地区小麦播量比宁夏地区低很多?如何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释这一生产现象?课程组开展慕课+案例讨论式教学方式,通过“看-听-想-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现实问题,分析、讨论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全面理解理论,实际应用理论。同时,在作物栽培学课程开课伊始就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在课程实验和实习过程中都以小组为单位,如在禾谷类作物测产、作物生长分析、小麦玉米穗分化、作物品质检测等实验实习内容中,每小组将自己的实验实习过程和结论进行专题演讲和讨论,这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动嘴、动手、动脑等方面的能力。在课外教学层面上,课程组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微信平台、在线社区等网络工具和平台进行答疑、交流、讨论。
  近年来,作物栽培学课程组强化以过程管理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有效地将教、学、考融为一体,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应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作物栽培学理论课考核内容包括课堂提问及随机测验,这占总成绩的10%;阶段测验(两周一次),这占总成绩的30%;期中和期末考试,这占总成绩的30%;课下作业,这占总成绩的15%;平时表现,这占总成绩的15%,5个部分,每个部分学生可以从若干次成绩中自行去掉一次最低分,按比例确定最终课程成绩。作物栽培学实践课作为一门课程独立开设,单独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实习总结(占总成绩的20%),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3个部分。通过课程过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升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改革实施效果和展望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专业情感教育+‘三创合一’知识群+产学研合作培养平台+经典方法与过程评价”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近三年,农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累计立项49项,其中,区级立项12个项目,国家级立项5个项目,参与学生人数196人,形成了院级、校级、自治区级、国家级“四位一体”的农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农学本科生创业率由1.49%升至2.33%。未来,作物栽培学课程组将进一步以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加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能力提升等相关活动力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宁夏,面向西北,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复合型人才,为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凌启鸿. 论中国特色作物栽培科学的不可替代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03(8): 1-61.
  [2] 易镇邪, 王峰, 张海清, 等. 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设置的现状与改革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 2011(6): 51-54.
  [3] 杨建昌. 对作物栽培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 154-155.
  [4] 杨文钰. 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改革初探[J]. 高等农业教育, 1999(8): 53-54.
  [5] 顾万荣, 宁海龙, 邹德堂, 等. 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 中国农业教育, 2013(4): 92-95.
  [6] 刘艳阳.关于多媒体教学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6):145.
  [7] 周苏玫, 景延秋, 贺德先. 突出能力培养改革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11):115-117.
  [8] 刘杨, 张保军. 人才分类培养背景下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1): 73-74.
  [9] 赖绍聪. 寓教于学寓教于研[J]. 中国大学教学, 2017(12): 37-42.
  [10] 鞠玮,沈玉林,屈争辉, 等. 多层次全方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J]. 大学教育, 2018(12): 167-169.
  [11] 张桂莲, 肖层林, 张海清. 学研产合作培养农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3): 103-104.
  [12] 黄飞,蔡一霞,田纪辉, 等. 基于慕课背景下生态工程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 2019(1): 96-99.
  [13] 曾颢, 勒系琳, 黄丽华. 应用型本科慕课(MOOC)锲入式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途径研究[J]. 大学教育, 2019(2): 150-152.
  [责任编辑:陈 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1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