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真实项目的“双主线”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美国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中指出,“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项目教学把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引入课程,引导学生应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知识、学习技能、发展思维。在信息技术课程“表格数据处理”章节,我设计了《用Excel问诊帆船项目盈利模式》课程,引入一个真实项目,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方案的设计,项目的流程及最终评价,大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探究采用以项目为载体,融入学习支架,基于课程标准渗透知识技能的“双主线”项目教学。
  ● 主题的选择吸引学生兴趣
  1.选择吸引学生兴趣的项目主题,学生乐于参与
  我在课程中引入一个真实的项目:美国缅因州一位船主的帆船运营项目遇到瓶颈,因为当地适合帆船运动、客户稳定的最佳时间每年只有3个多月,极大地限制了盈利空间。我把该项目引入课程,引导学生了解项目背景的信息,计算现有的盈利空间,寻求新盈利模式,设计新的方案。厦门是个海岛城市,学生对帆船运动较有兴趣。我用PR制作该项目帆船航海过程的短视频,用Earth 3D地图展示项目所在地,把学生引入项目的真实情境中。
  2.真实的项目有生活实际价值
  项目中的数据有生命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获得船主许可,我把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剔除了部分敏感的商业机密,尽量保留真实的项目数据。船主的采访资料保留英文原稿,帆船项目支出费用有泊船费、保险费、维护费、汽油费、媒体广告费等,保留原始数据,用年、季度、月等不同单位表示。原汁原味的项目数据是有实际价值的,这些不是情境模拟的数据,而是涉及十几万美金的真实项目,把学生从“象牙塔”带入真实情境,体验现实生活,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学生对项目参与度的提升,往往会形成更深层次的学习,真实项目的挑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双主线的模式让知识落地应用
  项目教学中采用双主线模式,以帆船项目为载体,以Excel等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需要掌握的软件为主要工具开展教学。学生在解决项目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在真实项目的实践中应用知识。学生使用Excel统计帆船项目收入、支出、盈利,通过数据处理、分析,认识到项目原有商业模式盈利的瓶颈,继而深入研究项目背景信息,寻求新的商机。从项目介绍的Word到帆船项目收支、盈利统计、图表可视化的Excel,再到方案的汇报、呈现的PPT,学生完成任务需要技术支持,进而主动研究并意识到软件技术的应用价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良性循环。
  ● 項目流程渗透知识体系
  项目学习,针对的不是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或问题,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通过精炼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步骤、收集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创作新方案的独特性工作。项目处理的流程,把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到项目解决过程中,使其贯穿整个项目始终,体现学科价值。
  1.工具的选择与模型的建立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计算机思维做了表述:“计算思维是以计算机领域的科学方法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帆船项目中,学生把船长的采访稿原稿进行整理、翻译,再把Word文档的项目信息转化为适合统计的电子表格。在项目的处理过程中,学生需要提取关键信息,正确选用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需要制作表格,设计便于统计收支、利润的数据表结构;需要考虑表格是否适合后续的统计、新方案的拓展;需要考虑数据可视化、方案的可执行性;等等。这锻炼了学生的问题识别能力、项目规划能力、数据处理分析能力、项目的展现与管理能力,这是真实项目处理的重现,是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实景”演练。
  2.项目的管理与流程
  林众老师在《学科核心素养在必修模块中的落实》中指出,项目学习与任务驱动不同,项目是整体的、真实的,是多用途的,而任务驱动法是零散的、设计的、单一的。在项目学习中,学生不是为了完成某位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不是在回答一些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界定任务边界,解决核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而不是对解决问题的每一步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项目学习不是让学生踏着教师的脚印一步一步前行,而是朝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去尝试、寻求最佳路线,去踏出自己的足迹,欣赏思维深处最独特的风景。
  在问诊帆船项目盈利模式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与分析,需要统计现有旧的商业模式的收入、现有旧的商业模式的工资支出及其他费用支出、利润等。当学生尝试设计新的商业模式时,他们不仅仅是改变局部数字,而是需要清晰识别问题,明确规划和思路,提取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需要进行数据挖掘,针对项目需求提出合适的算法解决方案,推动有效建议采纳。真实项目的数据处理,要注意整个方案是有机整体,数据牵一发而动全身。新方案需要计算新的收入,同时对人员、其他费用的支出做出相应增减。如帆船项目其他费用统计表(上页表)所示,旧的商业模式中,非营业期间泊船费按12-3=9个月计算,新商业模式经过可行性研究增加了工作时间,旧的商业模式“其他费用”统计时多支出的“非营业期间泊船费”需要相应扣除。保险费和维护费是固定的,新商业模式无需增加。这些数据处理的细节,需要对项目文本信息进行深入理解才能做出响应。学生能正确解读项目信息,从全局角度考虑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而辨析信息、预测分析、优化流程、解决问题。学生在真实项目中体验了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流程,经过亲身体验内化了信息素养。
  ● 学科融合,解决问题瓶颈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能够确定学习和生活中的业务数据问题,能提出解决方案,评价其合理性、完整性以及分析方案优化或改进的可能性”。真实项目的处理过程,不仅仅需要单一的专业知识,往往还需要借助跨学科的综合知识。
  学生根据项目需要,统计出旧的商业模式下的盈利数据,了解帆船项目盈利空间受限的现状。学生线上线下主动收集了大量帆船项目的相关信息,首先尝试拓展当地帆船运营项目,经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发现帆船项目在本地运营的盈利空间受气候条件影响难以较大提高,帆船航海运动的时间受限是本项目的瓶颈。
  针对如何突破航海3个月的时限,学生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小组学生认真研究Earth 3D实时地图,从全球的视角看问题,重新设计算法解决方案。结合气温、纬度地理知识,学生做了如下对比研究:①高低纬度气温对比。从缅因州海域沿着海域往南移,到佛罗里达地区,观察地图上显示的实时温度变化。②东西半球同纬度气温对比。沿着北回归线,从西半球转到我们熟悉的东半球,同样在大陆东岸,气候类似,佛罗里达附近的温度和厦门、汕头差别不大。结合厦门的气候特点,学生大胆提出设想——帆船季节性南移运营方案,即保留6、7、8月份帆船在北部缅因州的原有运营项目,其他月份帆船开到南部气候温暖、航海运动盛行的佛罗里达州Key West附近海域运营,借鉴当地的帆船商业模式操作。新方案增加了6个月的帆船运营时间,经初步统计,新商业模式的盈利是旧模式的5.56倍,大大提高了盈利空间,而后经过该项目船主的反馈得知,新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真实的帆船项目中,学生利用中学知识,为十几万美元的项目提出可行性较高的新盈利模式,这是一个优秀的个性化成果创新,是一次知识创造价值的有益尝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适当引入真实项目,采用双主线教学,学生参与项目、体验过程、梳理方法、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知识服务于社会的“实景”演练。真实的项目、真实的数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体系,自发地深层次思考与研究问题,自主地合作与交流,在项目成果创新过程中,体验了思维的碰撞和问题解决的成就感,这是传统的任务驱动教学、模拟案例、模式化的数据中难以达到的效果。适当引入真实项目的“双主线”教学,将给信息技术课程带来新的生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2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