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继成 张福军 栾旭

  [摘 要] 阐述了新工科和工程博士培养的背景和内涵,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博士培养的意义,并据此构建了工程博士培养模式:①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校企多方协同汇聚优质生源;②交叉学科培养,校企合作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③创新学位论文评价,完善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对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有效提升了工程博士培养效果。
  [关键词] 新工科;工程博士;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 王继成(198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006-02    [收稿日期] 2020-03-02
   一、新工科与工程博士培养的背景和内涵
  1.新工科的背景和内涵。为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求,2017年2月,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并达成“‘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随后,通过“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纲领性文件,各高校在探索中也涌现出了新工科建设的“天大方案”“F计划”“成电方案”等,推动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当前新工科正在以项目牵引研究与实践,实现新工科建设扎扎实实由1.0向2.0跨越,并将与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交织交融,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新工科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掀起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教育部对新工科内涵的阐述如下:一是主动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二是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1]。相比过去的工科教育,新工科更加强调工程实践创新,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引领,以理念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能够引领未来技术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创新人才。
  2.工程博士培养的内涵。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始于2011年,至今已培养了大批满足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层次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为进一步完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赢得国际竞争优势,201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根据国家最新文件精神,工程博士培养内涵可以概括为:为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领军人才的需求,为完善中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的以创新工程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学校、政府、企业“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为主线,以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类人才为目标的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2]。
  二、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博士培养的意义
  1.适应新时代全球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需求。在全球产业革命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适时提出新工科,旨在以人才培养驱动工程技术创新,获得国际竞争优势。新工科要求学生要具备知识融合与实践创新方面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在开发设计、组织领导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方面具有综合素质,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
  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机制让学生兼具知识、能力、素质、视野,但是要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全球范围内高科技发展和高端产业创新需求,更需要以工程实践创新为导向的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杰出的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才能真正赢得全球竞争的战略优势。
  2.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和社会经济提质增效。《中国制造2025》指出,高层次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然而此類人才当前存在巨大的缺口。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制造领域缺口较大,预计到2020年,机械工程类人才缺口300万人,电力装备领域人才缺口411万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人才缺口6万人,新材料人才缺口300万人,生物工程领域人才缺口25万人。
  新工科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制造领域的巨大人才缺口,但是企业转型和社会经济的提质增效更加需要高层次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领军人才来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问题。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我国工程类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工程技术类人才尤其是领军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供给,才能促进企业的产业转型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三、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分析
  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博士培养应从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质量保障三方面考虑,聚焦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博士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目标导向,创新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有坚实的交叉学科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具体的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分析如下。
  1.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校企协同汇聚优质生源。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必须依托重大科技专项,选拔具有较好工程技术基础的优质生源,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实现工程博士培养的目标。校企双方也应充分共享教学和科研资源,为工程博士配备本领域优秀的双方导师团队指导组,双方导师共同制定培养要求和培养计划,共同指导从论文选题到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
  2.交叉学科培养,校企合作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往往涉及多学科领域,因此,工程博士培养也应以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工程博士研究生自身的特质和其承担的重大专项需求为出发点,创新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3],科学合理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推动课程设置定制化、模块化,开设专题研讨或论坛,聚焦工程前沿热点,满足工程项目复杂需求和工程博士个性化培养要求。   3.創新学位论文评价,完善质量保障措施。工程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独立的创新成果,聚焦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学位论文评价也应围绕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论文选题应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研究内容围绕技术革新、项目攻关等展开,将所学理论创造性地用于工程项目实践,并取得关键性技术创新成果,成果形式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为确保工程博士高质量完成学业,获得学位,校企双方领导、管理人员和导师也应分别成立工程博士培养领导小组和导师组。领导小组负责招生选拔、导师聘任、课程安排和教学管理、教学科研活动组织保障以及培养经费运行等,导师组负责培养方案制定、工程实践计划、论文开题至答辩的各个环节等。条件成熟的校企合作也可以考虑建立工程博士中心,作为工程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管理的专业机构。
  四、结论
  总之,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博士生培养既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需求,对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技术革新和社会经济进步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新工科人才培养基础上,更加突出高层次领军作用。因此,校企培养部门应结合自身特色,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明确培养目标,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聚焦产业前沿和学科交叉培养,构建科学的成果评价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才能持续稳定的培养出高层次工程技术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7-28.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说明的通知[2018]15号[Z].
  [3]赵美蓉,潘峰,武悦,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and connotation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doctors,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doct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and accordingly constructs the training model of engineering doctors from three aspects:relying 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projects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attract high-quality students,customizing  personalized cultivation scheme such as interdisciplinary cultiv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nd innovating degree thesis evaluation to improve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Thr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l of engineering doct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above measure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ect of engineering doctors.
   Key words: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engineering doctors;training model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4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