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陶建华 左冬梅
[摘 要] 在就业压力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然而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思维,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水平有限,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平台匮乏,这些是制约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从增强责任意识、拓宽就创业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等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实属必要。
[关键词] 创新创业;就业;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健全高校毕业生的就创业服务体系,创新就业信息服务方式方法”。新时期形势下,高校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落实就创业服务体系、创新就业服务方法,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1.缺乏创新创业思维。学生在长期受教育的过程中,多数已习惯听从教师的指令,按部就班学习,创新的思维较为缺乏,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未想过自己创业,也无法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限制了学生自主创业。因此,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是比较困难的。目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大部分高校已经面向在校生开设SYB(Start Your Business)课程,帮助学生提升创业思维,但这些课程对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不显著。
2.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匮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本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就业观,然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均由辅导员兼任,多数就业指导工作仅限于发布相关就业信息、宣传就业创业政策。
3.创新创业指导缺乏全程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当前大部分高校并未将其融入整个教育环节。学业生涯规划内容通常在新生入校期间会进行统一的学习,在三、四年级的课程中,通常会开设相关就业指导课程,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这样集中式的培训对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提升效果甚微。大部分高校在日常专业课程学习中并未将创新创业指导融入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辅导,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全程规划。
4.大学生就创业指导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高校就创业指导平台的有效利用对大学生创业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但由于各种就业指导平台服务内容有限,并未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分类指导,很多平台的理论指导、政策指导意义大于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能够较好地锻炼大学生实操能力。大学生创业科技园、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工作滞后,指导老师水平也有限,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要。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1.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创新可以对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具有创新型思想的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加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教育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和创业项目,教师应当把握现代市场发展形势和各个地区的就业政策、创业优惠政策等,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就业指导。在学生创业过程中,可提升学生思维、判断、沟通、协调、创新、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充分将自己所学知识和创新创业培训相结合,展示自己所学知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毕业后也可以快速适应社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一定的基础。
3.树立正确就业观。现在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无法面对激烈的竞争获取一份适合的工作。不仅如此,很多学生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找一份铁饭碗的工作,这样落伍的就业观念,也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就业。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增加学生的创业知识储備,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有效措施
1.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增强责任意识。学校各级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抓。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推动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增强各级领导责任意识,建立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考核制度,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纳入辅导员考核体系,在年度考核时充分考虑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履职情况,从考核等级、绩效津贴等方面对表现优异的辅导员进行倾斜,对就创业指导工作表现优异的辅导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借此调动其积极性。强化部门联动,开拓视野,打破围墙,全员参与到大学生就创业工作中。
2.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学校就创业指导部门应当加强培训,吃透国家针对大学生相关的就业创业政策,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应当将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通过课堂常规教育,讲解最新的就业创业政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创业活动,让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开拓思维,拓宽就业渠道。
3.完善服务体系,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成立各级就业创业指导领导小组,完善服务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切实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就业创业领导小组主要从政策层面指导各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工作,二级学院应当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本学院的工作思路,落实辅导员责任制,密切关注学生就业创业动态,及时向学校领导及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汇报,以便学生能够及时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当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保障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能够有效开展。选择有创业指导相关资格证书的辅导员作为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加强校内、校企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素养。通过定期培训确保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能够及时学习最新的就业创业政策,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式。
5.以赛促创,整合资源,加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培育工作。高校应当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和潜能,提高学生创业热情,转化一批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转化效果好的创业项目。整合社会资源,引进资金资助在校生创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引进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小微项目,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四、结语
高校应当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领导责任,搭建实践平台,培育一支优秀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以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在教学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高素质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宫晓曼.互联网众筹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4):49-50.
[2]张东哲.知识经济时代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2):108.
[3]田雪莹,叶雪娟.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来自苏州高校的数据[J].中国集体经济,2019(35):161-164.
[4]高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9(12):142-143.
[5]曹权玺,王成圆.大数据时代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11):15-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6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