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的学习是孩子的基础学习阶段,小学时期对孩子的正常发育成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对孩子而言起着关键作用,其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等等,所以,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孩子家长,教师以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对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路径进行了研究,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不仅是孩子的基础学习阶段,对于社会来说,也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基础阶段,所以我国对小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视。数学不同于语文、英语等文学类的学科,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由此可见,学好数学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是十分重要的。想要做好数学学科的作业,就要有严谨的审题态度,较强的审题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提升数学素养。审题能力指的是能够从题目当中有效地提取出关键的数字以及文字信息,而锻炼审题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数学的学习,对其他的学科也有很大地帮助。下面将对审题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探究。
  一、 引导学生端正自身审题态度
  为了鼓励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以及引领对习题进行审视,就需要老师先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审题态度,这样一来,才可以有效地处理学生们在审题的过程中出现的外界影响因素,进而提升他们审题的效率。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其普遍都是基础的算术题,并没有涉及很深的概念性问题,所以,学生要在熟悉各项运算规则的同时认真的审视题目,在列好公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要严防出现问题,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升解题的能力,更要促使他们的审题能力有所提高。与此同时,老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题态度时,也要调动他们学习每一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并对学生解题错误的步骤以及不正确的理解及时纠正,以此来消除学生在解答习题过程中因思维的错误造成的影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老师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务必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审题态度,严谨的对待审题步骤,以此来进一步保障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优化。例如,在学习加法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应的习题,随后要求其在正确的态度下对练习题进行审视,要明确每一则运算的先后顺序以及是否有括号的存在,进行严谨的审题之后对习题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也有必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老师在学生强化审题能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审题能力的强化,能够进一步为小学数学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二、 眼到、手到、心到,养成读题习惯
  在做语文习题过程中,多读几遍题目就会有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审题也遵循这种道理。读题是清楚习题大致内容以及方向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强化学生审题能力的首要任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告诉学生不要拿着习题就急于做题,要在认真读懂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再开始解答,也可以对题目进行多次的默读,进而真正了解其含义。老师务必要对学生认真读题上多加强调,使学生能够养成习惯,读题的时候认真对待,理解题目中的每句话,并把习题中的关键内容标记出来,以便解题过程中的使用。在这些基础之上,老师也应教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以及心到,在审题时认真的思考解答习题的方法,进而保证审题的效率。
  三、 强化默读,化解细小障碍
  不管是任何学科的学习,好的阅读习惯都会对其有很大的帮助,且阅读也是能够有效提升审题能力的关键。但是在解答数学题时,由于环境的限制以及学科的性质,导致学生不可以大声地朗诵题目,所以学生要用很多时间阅读题目的内容,这就会相应地降低解题效率。大声地读题目会破坏其他同学思考问题,但是一遍又一遍的阅读题目又会浪费很多解题时间。所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默读,并养成默读的习惯,同时也要做到不漏掉题目内容,不添加内容,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解决时间上浪费的问题,也不会对其他同学造成影响,还能够更有效地捕捉到题目的真正含义,进而有效地解答问题。默读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得到平静,促使他们形成沉稳的性格,在解答数学题时不慌张,不马虎,与此同时,学生在默读题目的时候能够充分集中注意力,外部环境也无法对其思路造成影响。此外,默读的过程也可以对题目进行一些大致的思考,确立解题的方向。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做到阅读和审查题目同时进行,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以及隐藏的有用信息。所以,数学老师应在教学时,培养学生养成默读题目的良好习惯,以此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地提升。
  四、 注明重点,反复推敲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审视题目的过程中容易提取不到题目的重点内容,不知道题目考察的是哪一章节的内容,进而毫无解题思路。在第一眼看到某一题时觉得应该是考这个知识点,当做到一半时又瞟到了某个句子,又觉得自己一开始考虑错了,应该是考察另一个知识点,然后又重新解题,这样一来,会浪费很多时间,降低做题的效率。例如,在这个题目中“结合题目的内容列出加法算式”,倘若学生没有注意到重点内容,也就是看漏了“加法”这两个字,那他们在解题时就可能使用减法以及乘法,这就根本没有按照題目要求进行解答,如果能够及时发现,无非就是浪费了时间,但如果没有发现,这一题的分数就白白丢掉了。此外,有的学生对常见的数学用语没有掌握或者不理解,例如“增加了”和“增加到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容,而有些学生经常混淆它们。所以,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谨慎,对重要的内容进行反复的默读以及分析,理解句子中每个词表达的意义,每个数字代表的什么。另外,数学习题中我们经常见到有关路程、行走以及倍数方面的内容,通常出题人都会在这些习题中设置陷阱,所以,学生要对这一类题目进行反复的推敲以及分析。
  五、 分析题目含义和数量关系
  通常情况下,不一样的数学练习题的题目含义与数量关系之间有一定的区别,这会导致解题的方法大不一样。所以,老师在强化学生审题能力过程中,要让学生们充分掌握各种类型的习题题目以及与他们有关的数量关系,进而减少学生因为没有注意到重要信息导致答题不正确的情况,保证他们的审题能力可以满足后期解题的标准。其次,对于题目中出现的关键数据,老师要鼓励学生把其重要的信息标记下来,随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内容以及题目中的重要数据进行整合,进而提高他们做题的效率。此外,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老师也要鼓励他们多次对题目进行推敲,加深学生们对题目内容以及题目中重要数据地理解,促使学生在充分读懂题目的基础之上设计出合理地解答方案,保障其审题能力以及解答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最后,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在有效掌握数学题型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分析,不要让自己受到无关数据的干扰,进而加强数学能力并逐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 结合学生实际巩固审题能力
  学生数学的学习和生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能力加以应用,也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题能力。在数学大题中,出题人经常会编写一些生活常见的用语,可是,同样的用语在数学中会有不一样的含义,其数学用语的不同也会使两者之间存在差别,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这些区别,不能够搞混,鼓励他们以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当利用百分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我们常常会见到亏损多少,打几折以及赚了百分之几等等生活用语,所以,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词语表达的数学含义,进而有效地处理数学问题。
  七、 强化学生小组间合作力度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有些问题较复杂,个人很难独立的完成,所以,老师可以要求同学之间进行商量讨论,组成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帮助,老师可以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促使后期解答问题,学习数学知识的进行。其次,加强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助,也可以保障他们在互相帮助的前提下探究出高效合理地审题模式,并进一步完善解决他们在后期审题时所面临的障碍性因素。此外,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进行取长补短,与此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以及对各科知识内容地掌握。在学生审视题目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对于这些,同样可以利用学习小组去解决,要求他们相互帮助,共同处理问题,并在强化学生审题能力的同时推动小学数学的良好发展。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画出我们经常见到的多边形,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中去,随后结合同学们的答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多边形,进而有效地保障其相关信息的完整以及准确。
  八、 减少马虎、定时检查
  在考试刚刚完成时,很多学生都会感觉自己做得很好,但是考试成绩一下来就很生气,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思路都是正确的,但是因为不认真答题计算错误,进而导致直接丢掉分数。所以,检查试卷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有些学生因为不认真读题看错了题目中的数据信息,还有的是在草稿纸上算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是由于草稿纸上的数据乱七八糟,这里有一个式子,那里有一个答案,导致抄写时一不小心就抄错了,又有的学生是因为在计算时把括号漏掉等等。这样一来,他们大多数分数都是因为马虎造成的,倘若学生能够在试卷完成后进行细心地检查,就会及时地避免很多错误,进而提高相应的分数。所以,老师要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审题能力给予高度重视,促使他们逐渐养成认真审题以及完成题目后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数学素养。
  九、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关键步骤,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的读懂题目以及正确的审题,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审题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数学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对学生灌输相关理念以及方式方法,监督并鼓励学生,进而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强化审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符巨勇.小学期间怎样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措施研究[J].才智,2015(15):94.
  [2]郑梅娟.读题、审题: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J].新课程(小学版),2014(8):63-64.
  [3]蔣正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的探索[J].中外交流,2018(44):28-29.
  [4]何璐笿.小学数学中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神州,2018(38):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8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