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占据的比重日益提升。这种变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增添人文因素内容,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传统看似意味着过去,却仍然在无形中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影子可谓无处不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小就接触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提高学生素养。
   一、利用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是最具传统文化意象的题材。诗歌不仅内容包罗万象,而且具有深厚的内涵、强烈的文化以及审美价值。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融入诗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对古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更多认同与理解。但是对语文教师而言,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用最自然、最贴切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诗词教学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关注诗词中的文化元素,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学生娓娓道来,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夏日绝句》时,这首诗是李清照的代表作,词人借古讽今、妙用典故,将自己对屈原、项羽的赞许和怀念用短短20个字描绘的淋漓尽致,可谓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在教学这样一首诗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人的心境以及诗歌的内涵,教师可以发掘诗词中蕴藏的文化因素。首先,让学生理解何为“人杰”、何为“鬼雄”。其一,所谓“人杰”,指的是人中豪杰,汉高祖刘邦曾经用“人杰”形容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的功绩;而“鬼雄”,即鬼中的英雄,语出自楚国大夫屈原的《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在明确词人用的典故以后,教师进一步向学生介绍项羽、屈原的人物事迹、所处的历史背景、传奇故事等等,让学生理解为何词人李清照推崇项羽和屈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李清照推崇的正是这二人身上的爱国情怀,那种铁骨铮铮、不屈不挠,宁愿一死不愿同流合污的气节。此时,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才会走向深入。历史、文学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适当融入这些内容会增加课程的多样性,更容易熏陶学生的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古诗词教学,教师需要精心研究教学内容,尽可能将其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因素分解出来,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学生解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利用汉字教学,融入传统文化
   汉字彰显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演变、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这意味着汉字教学同样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开展。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学生所收获的不只是认字、提高词汇量,而是对文化的逐步认同。这种从熟悉到陌生的过程,将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汉字教学时,不能只满足于引导学生掌握拼音或者拼写,而是需要发掘汉字字理,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认知生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教学《陶罐与铁罐》时,要求学生会认“陶、罐、骄”等10个字,会写“傲、谦、懦”等11个字。在教学这些生字时,教师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入手,为学生分析生字的演变,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比如,以“陶”字为例。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将“陶”字的字形演变进行动态呈现,让学生看到金文、小篆、楷书的“陶”字有哪些字形上的区别,同时从字的构造角度让学生重新认识“陶”字。以西周时期出现的金文为例,从字形可以看出左边是两个土、右边是两个人,其延伸则是很多工人在收集泥土,因此这也解释了“陶”字的最初含义,即用土制作而成的器皿。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陶”字在不同字典中的含义,还可以用课件进行集中展示,这样做同样可以帮助学生记住这个字。而且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也能学习到生字背后蕴藏的文化。
   在生字教学中,教师常常流于表面,只满足于记住读音和拼写,不注重发掘汉字的文化底蕴。但是这种教学只能取得表面的成果,无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因此,需要发掘文字中的文化信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借助历史神话,传承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精心插入了一些神话、历史题材的文章。针对这部分题材,教师同样需要发掘文化信息,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底蕴和魅力。传承文化不能只是口头进行,而是需要落实在教学的方方面面。部分教师认为,渗透传统文化只能从诗词入手,但是这种看法过于狭隘。事实上,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多个领域、多个角度。历史、地理、风俗、神话、音乐、文字等都属于文化范畴。因此,在教学神话、寓言、历史等文章时,同样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开展教学,势必会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在教学《女娲补天》时,这是一篇典型的神话传说。针对这类题材,教师可以从至少两个方面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其一,从《女娲补天》故事中,集中表现了古人对人类文明起源的探索,同时也暗藏着先古人类的美好想象。而女娲,根据历史记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这种神话设定也隐藏着远古时期人们对图腾的崇拜、母系氏族统治时期的缩影。因此,教师可以从此入手,为学生揭开传统文化的精彩;其二,补天说。针对创世的神话,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说法,西方人士认为是耶稣创造世人,而我国则先后出现了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流传其他版本的创世说。这些历史民俗,同样是值得深入发掘的传统文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此点切入,同样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之感,这比单纯的讲解神话故事更具价值和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教育机智,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引导教学。文化是一个大范畴,包含万千景象。如果教师可以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因子,就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加教学信息。
   四、结合生活实际,传递传统文化
   文化的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久远的过程,影响着一代代人的生活与理念。由此可见,文化并非无根之木,而是植根于生活,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语文执教中,我曾不止一次思考文化对今天的语文教学存在的影响和价值。我认为,所谓文化其实是一代代人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精神审美,具有传承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将文化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更多启示。
   例如,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入手,让学生深入生活,看看在当前社会,重阳节的历史意义有哪些传承与改革。为此,教师可以开展一个社会调查项目,让小学生化身成为小记者,去生活中走访。具体的调查问题可以围绕下列提示展开:(1)请问你对传统节日是如何理解的?(2)你能列举几个传统节日的习俗以及来源呢?(3)你认为传承传统节日的必要性在哪里?为什么在今天还需要记住这些传统节日?(4)传统节日对今天人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影响?(5)你对重阳节是如何看待的?(6)你知道重阳节的习俗吗?通过这些调查问题,学生将了解到不同人的声音,也会对传统节日有更加圆融、深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会让学生在重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
   在教学语文阅读时,不论题材如何,为了传承文化,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就像案例中所示的重阳节,在今天的意义已经不同于王维所处的时代意义。因此,让学生从古今异同处感受文化,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具冲击性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并非老生常谈,而是一个具有鲜明立场的教育方针。语文并非一代人的事,而是需要代代相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如果不能让下一代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很容易导致文化的断层,这将给人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融入文化,让学生感受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最后才会爱上文化、传承文化。
   【参考文献】
   [1]袁亚琼.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0(03):121
   [2]郑海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开展语文差异教学[J].考试周刊,2019(A2):51-52
  (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9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