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与持续改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建立可持续改进的机制,以学生为中心,形成闭环的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的过程,是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重要环节。课题组针对目前高校实践类课程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综合实践”课程为例介绍了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法、课程达成度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工作,为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类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达成度评价;持续改进;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10-0086-04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被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协会(ABET)认可并全面接受,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公开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4)》亦充分贯彻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基于OBE理念对学生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是衡量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重要环节,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指通过课程成果分析法、评分表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档案袋评价法等各种评估方法,按照毕业要求中提出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指标对毕业生所获得的能力进行评价,把得到的评估结果作为专业教育持续改进的依据,最终的目标是确保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达成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的达成是建立在指标点的达成的基础上,课程是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的重要环节,对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的课程进行评价,从课程的视角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映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证明学生所获得相关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能够为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提供基础。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不等同于课程考核,只有当课程考核完整地覆盖了课程目标点,并且确保考核内容和形式的合理性,课程考核的成绩才能成为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依据。传统的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大多简单粗放,考核成绩难以准确地反映出学生能力的达成情况。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它不是教学改革的终点,而是持续改进教学环节的一个起点。因此,需要认真分析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结果,将其作为课程持续改进工作的依据,将各项毕业要求落实到与之相关的课程中和任课教师身上,确保毕业生在毕业之前能够达成专业制订的毕业要求,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形成闭环的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的过程。
  本文以“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综合实践”课程为例,依据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标准,对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进行探索研究,为提升教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达成提供参考。
  一、课程目标
  交通运输专业工程教育的核心在于如何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工程规划、建设、设计与管理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的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工程能力和素养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一方面要满足高等工程教育与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需求;另一 方面,还要考虑到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和能力培养的时序性。
  我校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秉承“以生为本、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理念,通过以“线网调度指挥、车站组织管理、运输规划设计”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综合实践课程群建设为重点,构建了“认识实践—技能实践—应用实践—创新实践”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认知—实践—创新”全过程、“理论—实践、专项—综合、实训—创新、课内—课外、学校—企业”多元融合地促进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达成。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综合实践”课程是实践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以“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基础”理论课程为基础,在学生对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信号系统设计原则等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面向生产、管理等一线岗位的需要,设置了系统的、专业的信号系统设计与信号系统操作实训项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之能够研究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运用专业手段识别和解决信号系统应用中出现的故障,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二、课程考核方式
  长期以来,高校实践课程一直以实验操作和报告评定学生成绩,不少学生认为实践课很好“应付”,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认真思考,没有积极想办法动手排除问题、解释实验现象,实践课程变成了走过场和堆叠报告,难以真正达成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进行锻炼的教学目标。因此,改变课程考核的方式,在考核的體制和规则上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必要。同时,实践课程的考核比理论课程要复杂得多,既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查,又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考查,需要设计比理论课程更加多样化、更加有效的考核方式。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联锁系统操作与联锁表编写、信号设备检测、接发车作业综合演练等。为了切实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考核内容由设计图、个人实验操作、团队实训及实训报告四部分组成,考核注重实验过程并兼顾实验结果;设计图(表)采用学生答辩和教师评价的方式综合鉴定;团队实训则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之间互评的方式综合鉴定,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体行为,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具体的考核方式占比如表2所示,考核成绩由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等7项组合而成,各项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8%、22%、10%、10%、10%、25%和5%,均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总评成绩采用五级制,即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和不及格(低于60分)。
  三、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课程成绩分析法是目前很多国家都采用的专业教育成果评价方法,实施起来也是相对简单容易的一种方法。它是基于现有的课程考核的成绩,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适用于评价本课程三个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基于课程成绩分析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过程如下:   (1)明确本课程的目标点和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2)统计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相联系的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结果。需要对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分解,当某一教学环节支撑多个毕业要求指标点时,应分解出对应该指标点的教学活动的考核结果,排除与该项毕业要求不相关的教学活动的结果;当多项教学活动共同支撑某一毕业要求时,则需要将这些教学活动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因此授课教师要提供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所取得的成绩。
  (3)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用每个教学环节学生取得的成绩乘以相应的支撑权重,除以该教学环节的累计设定分数,得到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达成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如式(1)所示。
  其中,Vi为第i个课程目标達成度评价值,k为与课程目标有关的考核方式种类数,pj为第j种考核方式在总评价成绩中的占比,Vij为第j种考核方式支持第i个课程目标的学生得分值;nj为第j种考核方式的累计评价次数;Mij为第j种考核方式支持第i个课程目标的累计设定分数值。
  根据表2课程的考核方式及占比, 本课程三个目标达成度的计算如式(2)(3)(4)所示。
  当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值Vi大于或等于0.75,认为该课程目标达成;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值Vi在0.75至0.85之间为中等水平;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值Vi大于0.85即为优秀。基于上述的计算方法,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计算得到2018届课程目标达成度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2018届学生中,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的达成度均超过了期望值0.75,课程目标已达成,其中课程目标1在被考查的学生中,有50%的学生达成度在中等水平,有30%的学生达成度在优秀水平,今后应着重培养中等水平的学生,激励他们向更高的阶段努力。课程目标2在被考查的学生中整体表现最好,但学生考核情况差异不大,应研究当前的考核方式能否体现出学生的个人差别。课程目标3的达成度只有0.74,尚未达到期望值0.75,整体达成情况不合格,应着重反思与课程目标3相关的教学活动,查找其中的欠缺或薄弱环节,提高课程目标3的达成度。
  四、课程的持续改进
  进行工程教育认证就是要建立起“评价—反馈—改进”的机制,根据专业教育成果评价的结果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改进。本文着重介绍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对教学活动进行改进的一些思路和措施。
  教学活动改进包括对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学习机会、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改进。根据“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综合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的分析,梳理了本轮课程改进的两个方向:
  (1)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具体包括信号平面布置图绘制的规范性、联锁表中道岔状态的规范表达、条件敌对信号的规范表达、信号设备检测实验过程的描述与实验结果的规范表达等。
  (2)提高学生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软硬件紧密结合、多系统相互耦合的复杂系统,为满足轨道交通行业对信号专业人才的需求,除了锻炼学生基本的规范操作和分析判断能力,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有能力的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基于以上的课程改进方向,具体的教学活动改进措施有:
  (1)学生学习机会的改进。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包括更贴近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等。教师应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设计案例、案例分析和规范的设计图等资源,一方面以供学生深入理解设计原则,学习如何根据需求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了解并掌握专业工程文件的规范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这样的平台,增加师生交流讨论的途径。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难以从以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应通过师生交流和引导,帮助这些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当他们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2)教学过程的改进。当前教学过程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向学生发布预习清单,使之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前完成相关资料的预习,为实践课程做好准备;课内以学生的现场操作、作品讲评和交流讨论为主;课后撰写实验报告、修改设计图。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基本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课前学习清单应明确提出预习的任务和要求,以避免部分学生课前自学只是完成了“规定动作”却没有真正达到预习要求;作品讲评应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采取学生自我点评、学生互评、教师讲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多角度地深入思考问题,进一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知道“参考答案”。
  (3)教学评价的改进。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与教学过程紧密联系的。当前的课程考核方式整体能够适应该课程的教学,但从评价结果看,学生考核的区分度不够,对实际操作类项目应进一步提炼考核标准;对设计性作品应增加答辩环节,以便更准确地检验学生的能力达成情况。
  2019届该课程的教学活动着力实施了上述的改进措施,从2019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情况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见表4。
  五、结束语
  本文以“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综合实践”课程为例,探索了如何基于专业认证标准对实践类的课程进行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持续改进,践行了“评价—反馈—改进”的课程建设理念,形成了闭环的教学质量优化的过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志义. 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2015(Z3):33-35.
  [2] 李利华,周和平,柳伍生. 工程教育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策略[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1):83-90+102.
  [3] 王玉. 专业教育的成果评价及持续改进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
  [4] 蔡述庭,李卫军,章云. 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度的三维度评价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71-76.
  [5] 吕秋霞. 混合式学习在“轨道交通运行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49):104-106.
  [责任编辑:钟 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18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