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由此可知数学的重要性。数学现已作为当前的重点教学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言说的意义,也是所有基础学科里面最能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如果数学老师只是为了教而教,那么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的,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还会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数学思维模式。我认为要想学好小学数学,要从转变教学模式开始,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数学思维,才能收获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进行真正的数学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微课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微课可以应用在身边的各个角落。将微课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科技完美结合,不仅可以使教师讲解起来方便,还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微课教学的多层次化,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下是本人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探究的讨论,仅供参考。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运用微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数学这门课程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导致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在学习这些枯燥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微课这种信息技术与现代化教育的结合体被有效的运用进日常教学中,很好的弥补了这一教学现状,通过微课视频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的呈现到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数学课堂学习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
   (二)运用微课可以有效的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仅依靠口头讲解数学理论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在加上小学时期学生的知识储备较为匮乏,他们很难深入理解课堂所学数学内容,而信息技术下的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微课视频或图片形式将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展示出来,促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展开学习,弥补语言教学中的不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三)运用微课可以极大的拓展数学课堂空间
   教师在利用微课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备课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与参考书中,而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传统的教学内容不再枯燥单单一,反而呈现多样化,学生在网络中能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将学习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切实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策略
   (一)在概念教学中应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首要条件就是可以把数学相关概念理解透彻。但一般来说,学生对数学概念地掌握往往是不尽人意的。有一些学生是对数学概念本身把握不准,而有些则是对這些概念的课外延伸模糊不清。总而言之,只要是概念稍微理解不全面或不透彻,在做题的过程中,解题思路可能就会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做题错误。使用微课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微课,将书中难以理解的概念定义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比较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清晰的认识到概念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当学习到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内容时,尤其是有关假分数这部分,小孩子对真分数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概念或对形成的概念还不深刻,这时候又出来了一个假分数,学生学起来会更加困难,真假难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播放有关的教学视频,然后根据教材知识对其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可以大概估测一些物品的测量结果。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打开学生的思路。这样新型的教学思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帮助教师节省了讲解地时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在例题教学中应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就离不开做题。但做题也是有讲究的,一定要选取典型题。把典型例题选好了并且教好了不仅可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做题经验。对于平时在课堂中的易错题,以及每次考试中的错题,都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整合,最后在课堂中将这些题讲解透彻,让学生都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自己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今后再遇到类似的题,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有关运算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最典型的例题来讲解。将这些例题做成小故事的形式通过微课的方式给学生播放,让他们进行讲解。通过这种典型例题,可以将题目变得简单,还能让他们学会方法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在复习教学中应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习的都是基础,要想以后学习的好,首先就要把基础打牢。而学习的关键就是要进行一定的复习。每次学完一个章节,都应进行及时复习,而学完整个单元以后,也应对整个单元进行总复习,用这种及时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而教师面对的难题就是,怎样才可以使不同阶段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巧妙地利用微课,就可以提高学生复习数学的效率。
   比如,学习完通分时,教师可以制作数学知识框架,让学生根据框架自己进行分析,找到自己不会的地方,从而进行自主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然后,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易错题,难题等比较典型的例题,在早自习时统一播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完成一些训练。然后利用在微课中学到的知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总结一下大家都遇到的难题,然后在课堂中提出来,教师再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充满学习热情,从而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观看微课代替预习资料,提高导入的效率    在以往小学数学预习活动中我们多数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来完成课前准备工作,而随着微课的加入,可以引导学还是那个利用微课视频展开预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更能够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根据实践表明,利用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预习活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微课视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同时除了利用微课展开预习活动,除此之外,课前导入环节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完成,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比如,在教学时和分这节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前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学习中。如,我们先确定好教学目标,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微课视频展开探究活动,观察钟表背后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当学生对钟表的意义有了一定认识之后,那我们就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以此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还可以对不懂的地方进行反复观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借助微课进行问题引导,培养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个学科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这门课程亦是如此,教师在课堂中不但要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将微课视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展开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利用问题的导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微课视频直观化的呈现到学生面前,以此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节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的自学以及教师的课堂讲解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认识,但他们认识却只是停留于教材中涉及的正规的平行四边形上,如果对这些正规的平行四边形稍微加改动学生会觉得非常陌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不知如何下手。可以通过录制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不断探究与思考中得出结论,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将微课的優势充分发挥出来。
   (六)指导学生参与微课制作,开拓思维
   为了能够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数学体系,促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内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制作微课视频,在制作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样的活动中自然而然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微课制作工具,如书写板等,并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制作微课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制作微课活动中形成数学知识体系。比如,在教学时分秒这节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这节数学内容有了一定掌握之后,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微课《认识钟面》。教师在学生制作微课钱要明确微课的内容,在微课中包含了时钟的发展史以及钟面制作方法等,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整理和搜集相关资料,共同探究制作的内容与方法,在制作活动中可以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时分秒这节数学内容知识,从而形成完整的学习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提升上去。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它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让微课与数学学科相融合,分析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使数学学科在微课的辅助下更有效,并且可以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讲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刨析,才可以刚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汪伟霞·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西部核心素养,2017(07):225
   [2]程勋琪.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以“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9(10)
   [3]白小卫.论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学周刊,2017(16)
   [4]蒋艳红.小学数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29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