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见微知著,文本解读的基本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治飞

   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可以说除了应试需要之外,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文本解读上。而文本解读的过程,更多的又是以课文而非课本外的文本解读为主的,面对教材中的一些经典文本,如何在引导学生解读的过程当中发现新的意义,或者构建出属于学生自己的认识,这一点是摆在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任务。要高效的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就必须创新文本解读的思路,而创新的视角则来自于对三个关键要素的研究,这三个关键要素就是教师、文本以及学生。研究教师实际上也就是研究自身的教学经验,研究文本是研究文本的内在特点尤其是主旨思想,研究学生是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尤其是文本解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等。考虑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已经经过了多轮的“咀嚼”,要想解读出深意,最为关键的不是中心思想引领下的宏大叙事,而应当是站在学生的视角对文本进行深耕,在深耕的过程当中关注一些细节,本着见微知著的思想,从一些小的切入口突破,已达到管中窥豹之效。
   《祝福》是鲁迅最为知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该短篇小说作为中学生必读书目,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思想中扎根。《祝福》有着符合鲁迅先生语言风格,并且拥有多重主旨,一点不夸张的讲,《祝福》这篇小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过深刻的社会影响,意境深远,耐人寻味。面向今天的高中学生,从细微处入手去解读本文,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见微知著是解读经典文本的重要思路
   高中语文的课文解读有过鲜明思想加上宏大叙事的传统,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由于个体认知的发展与个性的养成,这样的教学风格已经不大符合他们的认知需要。而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入手,让学生自己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微小问题,形成一些个体观点,然后以此为课文解读的突破口,这就是见微知著的基本内涵。笔者以为面向经典文本,本着见微知著的解读思路,是最符合高中学生课文解读的思路。
   在对《祝福》这篇课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同行对该作品的用字量进行了研究,具体从所用字的笔画数和字频这三个角度来分析,进而发现了鲁迅先生的用字习惯。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研究,笔者将这一研究思路与引导学生对经典文本进行解读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了见微知著这一文本解读思路的正确性认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教师进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祝福》这样的篇幅较长的小说而言,要从中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并非易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内容。
   例如,在课文的第一段有这样几句:他(四叔,老监生)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在不少学生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流水账。但是仔细深究下去,就可以发现作为老监生这样一个角色,“没有什么大改变”说明了什么?从“寒暄”到“胖了”再到“大骂”,这样一个几乎一气呵成的流程,又意味着什么?从课文细节的发现到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对课文的解读逐步有了深度。因此尽管《祝福》这篇课文,主要写的人物对象是祥林嫂,但是从四叔“没有什么大改变”,就可以折射出祥林嫂所处的社会环境依然逼仄,从这个角度来看,祥林嫂的命运几乎是注定了的。
   二、在《祝福》解读中建立见微知著视角
   在经典课文的解读过程中,建立见微知著的视角,本质上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解读课文能力的过程,这对应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要素。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解读课文时的见微知著视角,首先要研究文本的特征,比如说对《祝福》这篇课文就要认识到,鲁迅先生在《祝福》里设置了三重世界,分别是神仙与地狱的世界、鲁镇与山里的世界、书房与厨房的世界。同时课文通过对《祝福》中的环境描写加以整合,进而关联情节,观照人物命运,力图从环境分析的角度实现对小说情节发展、人物命运、主题展现的挖掘与分析。[3]当然最终的落脚点应当是学生,当学生有了见微知著的视角之后,就更容易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收获精彩。
   譬如,课文中在描述“鲁镇年终的大典”也就是准备“祝福”时,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好多学生在一开始读到这一段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当然在不少教师的研究文献中,对这一段的重视着墨也不多),但笔者却以为这个细节描写是值得研究的:为了“祝福”,为了准备“鲁镇年终的大典”,整个镇子的物资付出以及人力付出实际上是巨大的,仔细琢磨一下就可以发现,鸡、鹅、猪这些物资是从哪里来的?人力是谁付出的人力?可以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鲁正的“女人”,而参与“拜”的却只有男人。这种对比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社会指向呢?
   笔者在引导学生解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就基于这个问题去让学生思考:这种男女差异意味着什么?在课文中还有哪些描写对应着这一社会现实?这种社会现实对于祥林嫂的命运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其实在好多高中学生的认知当中,都知道旧社会男女差异以及社会阶层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在阅读《祝福》这篇课文中的这些文字时,学生所感受到的触动还是不一样的。在上面问题链的驱动之下,学生解读课文的过程变得更加仔细,思考也更具深度。比如以此为背景,有学生想到了课文中祥林嫂的抗争,然后得出的观点是:尽管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尽管祥林嫂在性格转变之后给人以厌烦的一面,但是祥林嫂的抗争依然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在于祥林嫂的抗争,首先是作为旧社会女人角色的一种抗争,其至少表现出两点萌芽:一是作为女人角色需要抗争的认识,二是个体抗争的不成功并不意味着抗争自身的失败,而应当意味着反抗旧社会,所依靠的不能只是个体的力量。
   学生这样的认识,对于课文的主旨理解而言,可能是一种突破。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对祥林嫂这个角色的理解,都是负面之多。但是考虑到当时民国的实际,说社会上只有两种人: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这样的概括无疑是触目惊心的,然而这却是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之下认识学生上述理解,就可以更好的體会到其中的突破价值。
   三、见微知著之“见”与“知”均指学生
   大量的教学实践及其积累的经验表明,让学生成为课文解读的主体,最本质的就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去发现文本解读的突破口。正如有人所说,以崭新的视角来进行审视,读出一些“小”而“真切”的东西来,就可以体会到在小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大智慧,而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鲁迅文章的高明的手法,就应当感受于细微处见真功夫。这种细微之处见真功夫的过程,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
   必须强调的是,见微知著中的“见”主要是指学生的阅读过程,而“知”这是指学生的思考过程,与此同时这两个过程又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思”所以能够“见微”,因为“见微”所以能够“知著”。当这两个过程都指向学生时,学生在小说解读中的主体地位就得到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也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于是在课文解读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课堂样态,很显然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之下,这样的课堂样态是理想的,而这样的课文解读途径,也可以理解为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如意.鲁迅《祝福》中的艺术特色及人生哲学[J].大众文艺,2019(15):34-35.
   [2]王华,张剑平.鲁迅作品的用字分析——以《祝福》为例[J].汉字文化,2019(11).
   [3]刘勇.浅谈《祝福》里的三重世界[J].中学语文教学,2019(4):53-56.
   [4]王志凯.对《祝福》的别样解读[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9(4):79-80.
  王治飞,四川省西充县西充中学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3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