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课堂巧识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莫凤毅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针对低年级学生爱玩游戏,爱动手操作,思维形象直观等特点,教师可以巧设方法,玩转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一、 活用卡片巩固识字,奏起识字回旋曲
崔峦老师曾经指出:“巩固汉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语言环境中与字多次见面。”所以,语文课上要用好手中的卡片,让这简单易行的教具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制作生字卡片,无形中和学生们一起阅读了课本,找出了生字。还可以充分利用卡片进一步开展语言学习。比如在给新字组词过程中,引导学生据词说句。为了丰富句式,可以尝试把词卡摆放在句子的不同位置,或置于前,或置于中,或置于后。还可以做“排队”游戏,即把手中的汉字牌串连成一句话,再读给大家听。此外,教师还可以出示一句或几句话甚至一段话,中间出现几个括号,要求学生举字牌填空。例如,在《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课的巩固汉字环节,可以创设这样的语境:
我(们)的校园里有两(座)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前有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面种着各种各样(漂亮)的花。这儿一年四季散发着花(香),吸引了许多女同学来观赏。教学楼的后面是一大片(青青)的草坪,男同学都爱在草坪上踢球玩耍。
这样,通过让学生补足字词的方式来巩固生字新词,形式新颖,避免了孤立识字的做法。
二、 巧用儿歌趣味识字,跳起识字圆舞曲
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在学生自我介绍后,教师可以教他们学习第一首儿歌《家》:蓝天是白云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青山是大树的家,×××班是我们的家。教师用彩色粉笔把这首儿歌抄写在黑板上,大大的粉笔字,吸引了每一个学生的眼球。一些提前识字的学生大声地自己读起来,带动了其他学生认读,教师鼓励学生们给儿歌配上动作再读读。此时,孩子们的成功感溢于言表。从拼音教学开始,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创编儿歌、顺口溜,并把这些内容展示在大屏幕上。比如声调歌: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上坡又下坡,四声就像下山坡。学生们边读边挥动小手做着汽车爬坡的动作,在形象直观的儿歌中,他们不仅掌握了声调读法,也认识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山坡”两字。此方法还可渗透在识字学习中,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晴、清、蜻、睛、情、请”这几个形近字,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来动脑筋编儿歌:“天晴朗,水清清,小蜻蜓,大眼睛,心情好,把客请。”学生们在诵读儿歌中牢牢记住了不同偏旁的形近字。
巧用儿歌趣味识字,必定会使学生在形象感受、内容体验和理解方面有所提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 乐用游戏激励识字,奏响识字狂想曲
一年级的新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喜欢在玩中学的方式。如果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能让学生们投入地学习。常见的识字游戏有“摘苹果、对口令、找朋友、大转盘”等。例如,有趣的“串串烧”即串联字词句挑战赛,我们把一个单元的生字词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们自主选择挑战菜单,他们会选择感兴趣的字组成词,再说成句,甚至有的学生说出了一大段话。如有学生选择了“花朵、小桥、画家、白鹅、一条河、草地、一片云、飞机”,说了这样一段话:“画家画白鹅,白鹅河里游。花朵开,草地绿,一条河,跨小桥,飞机顶上一片云。”他把所有的词语都串起来了,且不管是否押韵,是否合理,但它的的确确是学生即兴说出来的闪光的语言之珠。
除此以外,有教师还根据汉字的特点情心设计和组织了“汉字开花”游戏。所谓“汉字开花”,就是引导学生以自己认识的某一个汉字为“中心球”展开联想,发散思维,就像一朵绽开的花儿,花瓣向四周展开一样。这种游戏强调学生自始至终在完全自主、充分合作、积极探索的气氛和情绪中,学会识字。如“马”字,学生可联想到带有“马”这个部件的字,可以用“马”字连词,连成语、谚语、歇后语,连名言警句,可以说“马”这个部件的谜语(字谜、物语),甚至跟“马”有关的名人、名曲都可以说。一句话,只要和“马”有联系的事物都可以说。这样由一个“马”字唤醒学生相关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让学生头脑中的库存语言在新的听说读写实践中发挥作用。“汉字开花”是将识字过程游戏化,为儿童喜闻乐见。这样类似于头脑风暴的游戏活动既是在探究汉字构成的规律,又能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
此外,“你编我猜”字谜擂台赛也是一种识字的游戏。该游戏能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从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获得知识,认识生字。这样把字音、字形、字意相结合,学生好记好认,让生硬的识字变得有趣,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有劲。
总之,要改变枯燥的识字学习,我们就要想办法玩转语文课堂,激发孩子们主动识字的热情,让神奇的汉字始终吸引学生的眼球。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311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30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