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导和谐互动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银燕

   [摘 要] “为师之道,贵在于导。”数学教师的“导”应从三方面入手: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导”,在学生探究困难时“导”,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导”。
   [关键词] 学导和谐 高效课堂
  
   无论是曾经提出的“高效课堂”、“简约课堂”、“生态课堂”等数学课堂理念,还是现今提出的新理念――“学导课堂”,都是针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思考的时间、空间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也很少有机会能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发表意见。这就造成学生的学习缺少动力,缺少方法,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落实。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坚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学习中教师的“导”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导”
   一般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时需要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即“最近发展区”引导。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提出疑问,这样教学除了可以引入新的学习内容外,其作用还在于使学生由问题产生认知冲突和思维的矛盾,激发学习动机,促使知识的迁移,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搭建起学习平台,激活学生的旧知和已有经验,引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们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然后从平行四边形中“移”出它的一部分――三角形,让学生和平行四边形去比较。学生从“边、角、顶点”三方面进行了对比,在比较中很自然地认识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和数量,还强调“点、线、面”是组成几何图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比较中很自然地感悟到三角形的定义和组成。
   二、在学生探究困难时“导”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究其实质,就是使学生发挥其探究发现的能力,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和技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过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而且在“发现”探究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现实情境及时加以引导。如学生无限接近目标或失去方向,我们需以大加赞赏的姿态鼓起他们前进的勇气,给予他们自信,为他们点燃一盏明灯,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如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当学生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理解困难时,我设计“小棒围图形”活动:“4根小棒围成的四边形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形状?三根小棒围成的三角形又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形状?”有了一个方向明确、富有启发性、有探究空间的问题,学生便能自主或合作展开对新知的探索。学生通过操作小棒围成的三角形的比较,感悟到四边形的形状可以千变万化,而三角形只要三条边长度确定了,它的形状只有一种,从而明白了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道理。
   三、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导”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产生思维障碍,使思考中断而不能进行,或对知识发展过程不易理解,知识内容难以生成;还有在需要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高层次思维的时候,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能力的限制会产生困难,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破解难点的方法,往往需要抓住产生思维障碍的关键处,进行针对性的点拨。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大胆地去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尽快回到需要探索的知识上来,做到“放得开,收得住。”
   总之,唯有“导”才能使教学走出以往“教”的盛景,迈向充满活力的“学”的热情。只有做到“有效的引领”,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达到辩证的平衡,才能在合拍共振的演进中生成高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西江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31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