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等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光晖

  摘要:在教育过程中,中等生往往成为教育中得到关爱与重视最少,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实践证明,这部分学生的成长进步,可以推动整个班集体向前迈进。
  关键词:中等生;整体;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177-02
  在学校中,绝大多数老师把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类,而“抓两头、带中间”已成为大家普遍认可的教育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病,在教育工作中,往往出现的是“抓了两头,丢了中间”的局面。
  一个班级,相对来说,“两头”(优生和差生)总是少数,而大多数是中间状态的中等生,占到全班总人数的70%左右,他们既是学校和班级的主力军,也是学校和班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可塑性很大,抓则可进,不抓可退。这部分学生的成长进步,可以推动整个班集体向前迈进。如果我们只集中精力“抓两头”,而靠“两头”去带动“中间”,这不是明摆着只抓“少数”,而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吗?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就中等生具有的特点及如何对中等生加强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先来分析中等生所具有的特点:
  第一,甘居中游,满足现状。在一个班级中,中等生不显山露水,他们不想“冒尖”,又不惹事生非,也不愿落后挨批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与世无争,甘居中游,习惯于原地踏步,得过且过。他们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在各方面比优等生差,所以他们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成绩和在班级中的地位,不前不后随大流,不积极主动地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严重影响了其潜能的发挥以及个性特长的张扬。
  第二,自卑感强,自怨自艾。在班级教育中常出现优等生受重视,后进生受关怀,中等生无人理的现象。由于他们长期处于“中等地位”,缺乏老师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培养和激励,很容易为老师和同学所冷落和忽视。他们感到自己在集体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以致产生较严重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只为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而自怨自艾。加之有些中等生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于是就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不思进取。
  第三,关闭心灵,闭锁自己。由于中等生长期被大家所忽视和冷漠,他们没有老师的关注和激励,没有家长的关爱与沟通,而越是这样,他们越不想敞开自己的心扉和大家真心地交流与沟通,反而把自己的心灵之门死死关闭,不愿与老师、同学、家长主动接近沟通,不愿向他人倾诉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烦恼等,常常在“自我”封闭的小天地里默默地品尝孤独,由此引起的抑郁、焦虑等异常情绪也无法得到排遣。这种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人际交往,造成彼此间的心理隔阂,从而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其他一些心理疾病。
  第四,敏感脆弱,容易分化。由于严重自卑,中等生的心灵比较脆弱和敏感,他们自信心不足,意志薄弱,思想情绪极不稳定,忽高忽低,起伏波动较大,偏激固执,自我控制能力差,再加之受年龄特点的限制,是非观念不强,看问题片面,遇事易冲动,对勇敢、友谊、义气、诚信等认识容易出现偏差,易受外界影响而可能向正反“两级”分化,这类学生如果不及时引导教育,极有可能会进入差生的行列。
  针对中等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他们进行教育:
  1.打破他们“甘居中游”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愿望。针对中等生“甘居中游”的心理特点,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老师要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愿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适时地提出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对他们多关注,对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不断强化他们要求上进的意识。
  2.挖掘中等生的优点和潜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根据中等生的潜在才能和兴趣,老师要从从实际出发,尽可能找到发挥他们潜能的天地。同时,还要培养中等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竞争,促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并自觉地克服竞争可能带来的心理失衡,促使其健康发展。
  3.教育中等生走出自卑阴影,点燃学习激情。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与中等生交流、沟通,让他们向老师倾诉自己的烦恼与痛苦。教育他们不能经常处于一种自卑状态,自认为各方面不如人就整天郁郁寡欢,失去对学习、对生活的激情。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成功教育,让他们打破对成功的神秘感,让他们明白,成功不是一个神秘的概念,圆满地达到既定的目标就是成功,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4.搭建竞争舞台,大力开展“表现”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欲望,把自己的成绩、智慧展示在众人面前,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班主任要善于创造条件,针对中等生也爱“表现”的天性,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和舞台,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
  (1)通过担任学生干部,给中等生表现的机会。班主任要注意选择一些有工作能力的中等生担任班干部,这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要求他们在担任班干部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综合素质,取得更快进步。
  (2)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给中等生表现的机会。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的基础,教师要充分挖掘活动因素,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中等生通过表现,会在同伴中实现良好的自我价值,他们渴望受到关注和表现的心理就会得到满足,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自尊心,增强自豪感,不断提高成绩,克服缺点,逐步向优等生的行列迈进。
  总之,中等生就像一块撂荒的土地,需要老师用心地去耕耘,我们在耕耘这块土地时,不仅需要耐心、爱心,还需要找准适合他们的正确方法。只有让中等生也充分享受到教育的阳光,班级的整体工作效率才会得以提高,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均衡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9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