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生一般心理特征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注重的内容,因此要依据小学生特点来改变学习和生活中“粗心大意”的毛病,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激发記忆的积极性,通过针对性训练和引导,不断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性。
  关键词:专注力 记忆力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3-0148-01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大脑结构逐步完善,脑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逐步趋向平衡,条件反射形成呈现出时间缩短、潜伏期较短和比较容易巩固的特征,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因此,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需要在平时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小学生注意的特点与专注力的提高
  实验表明,孩子注意集中某一事物时,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当他聚精会神写字时,又会忘了正确的坐姿要求。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爱有小动作,是小学课堂上最常见的现象。
  (1)适当引导,平时在和孩子相处交流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让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事,在完成交代孩子的事情之后给予肯定和表扬,这种鼓励式的教育对于孩子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能够让孩子更好地体会到集中注意力去做事的好处。
  (2)通过提问进行专注力训练,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多提问,比如孩子听完或看完一个故事后,家长可以对一些书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提问,目的是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在读完书之后回答问题。
  (3)通过专注力训练小游戏,吸引孩子将注意力投入到游戏过程中,全身心地感受游戏的乐趣,提高专注力,让孩子能够在游戏中感受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和乐趣。
  2.小学生感知觉的特点与“粗心大意”的改变
  小学生感知觉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对时空的概念也比较模糊。
  比如做作业时,由于孩子的感知发展不够充分,经常看错题。一年级的孩子学写数字“8”,很可能写成卧倒的“∞”,四五年级的学生做家庭作业,本来要做第二题,结果去完成第三题,这些现象在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出现过,以致许多家长以为是孩子因“粗心大意”所致。小学生知觉和观察发展的趋势是从无意性、情绪性、不精准性向有意性、目的性、精准性和有组织性方向发展的,所以对其进行引导尤为重要。应当为孩子创设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当孩子专注于做某件事时,不宜频繁地催促、打断和打搅,使其能够保持相对的情绪稳定;悉心教导,把孩子做错的习题记录下来,进行整理,隔段时间再拿出来让孩子温习和重做,几个回合下来,孩子感知的精准度就会提高,“粗心大意”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3.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与孩子记忆积极性的激发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二:一是从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二是从机械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
  比方一首《咏鹅》,其中一句“曲项向天歌”,未必大多数孩子都懂得其中的含义,只是因为形象生动、朗朗上口,所以很容易记忆。随着知识的增长,理解能力的提高,中高年级学生意义识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了小学中末期,孩子就具备了有意识记,他们会把记忆内容的主要思想记牢,并把重要的情节与一般的细节区分开来,并能够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
  小学阶段正是记忆发展的黄金时代,一定要激发孩子记忆的积极性。一是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二是给孩子一定的识记任务,尝试让孩子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识记某些事物;三是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时间的概念,防止孩子在大脑中形成错乱的时空观念;
  4.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和想象力的丰富
  小学生的想象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无意想象向正确地、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有意想象过渡;二是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三是想象的形象还具有片断、模糊的特点;四是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随着他们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逐步丰富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具有更多的创造成分。
  丰富和提高小学生想象力,在教学中首先需要创设欢愉舒畅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即使有的学生产生了一些离奇甚至荒谬的想法,在对其进行耐心引导与纠正的同时,仍要鼓励、表扬他敢于大胆想象的精神。其次要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知识基础。教师讲解知识时要善于联系和比较,可以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要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勤动手的孩子更富有想象力。自己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动手做事时,大脑也在动。动手能力提高的同时,想象力也在增强;二要在生活中尽量让孩子体验各种感觉,感受周围的世界、想象音乐表达的场景画面、体会漫画表达的意思等,都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三是注重观察力培养,要教会孩子尽可能细致地观察事物,并尽可能详细地说出观察到的情况。观察得越仔细,才能想象得越准确。
  总之,小学教育就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我们应当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促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春秀.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几点思考[J].好家长,2015(46)
  [2]郭术高.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学校教育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0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