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航
摘要: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强调课程的灵活性、扩大学生的视野、创造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注重课程的国际化是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对我国的启示一是要重视研究生课程的基础理论性,提高研究生的认知能力;二是要注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适应研究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提倡广博的教育,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四是要创造活跃的学术环境,促进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五是要开设国际化的课程,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58-02
一、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1.重视基础理论课程
系是美国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共同的基层单位,这使得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互贯通,研究生教育建立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之上,保持了教育的连续性,同时也使研究生教育能方便地借鉴本科教育的某些有益经验。
美国大学本科课程的主要缺点是基础学科缺少和专业学科过于分化。学生由于所习知识范围狭窄,既难适应社会的多种需要,也难养成广阔的学术胸襟。自然科学虽占一定的优势,却偏向应用和追求实效,轻忽基础理论学科的价值。
另一方面,美国总结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教训,在政策上要求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美国研究生教育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功利和实用的色彩比较浓,从硕士到博士,各类专业应用性的课程开设得比较多,对系统的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有所忽视。二战后美国各界开始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院特别加强了基础理论的教学。1945年,美国发表了《科学――无止境的疆界》报告,系统阐述战后美国应该采取的科学政策,强调基础研究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基础研究终将改变消费者的生活,大学基础研究人员应享有特权等,并建议联邦政府为基础研究提供大量资助。在1960年代,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领导人格林・西博格提出“基础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是美国科学发展的关键与核心”观点之后,政府对基础研究非常重视,并将希望主要寄托在高校,将大量的经费投入高校,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整个基础研究经费的约一半。1995年,政府共投资171亿美元用于基础研究,占整个基础研究经费的58%,其中约有一半基础研究经费由大学来承担。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为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2.强调课程的灵活性
在美国很难找到两所大学的课程设置是相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专业或者相同的研究方向,其课程设置也存在差异,有的是在整个院系范围内设置必修课程,有的则是在专业范围内设置必修课程,有的甚至没有规定必修课程。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完全由各校自行决定,而且每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由各个学校自行决定,这一点又与美国的多元文化背景有关。在美国,不同教育学派和课程流派很难取得一致见解,而美国政府又给予美国高校相当大的自由权,这就造成了美国的课程设置非常灵活。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使学生在某一方向形成自己的兴趣和特色。这样做,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研究生学识的厚度和宽度,提高了研究生的认知能力,也为今后的科研活动中形成创新性的观点打下了基础,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能更好地兼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专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各自的意愿和兴趣去发展。
3.扩大学生的视野
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在其题为“主动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中指出:“谁也不能确切知道,新技术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结论是:为未来所做的任何准备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狭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适应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美国学院联合会所做的研究与博克的思想基本一致,明确地建议大学应在九个方面开设最低限度的必修课:1)探索、抽象的逻辑思维的批判性分析;2)基础文化:写、读、说、听;3)理解数据;4)历史意识;5)科学;6)价值;7)艺术;8)国际和多元化经验;9)需要深入学习的学科。美国的大学采用了制度化的办法来保证学生获得广博的教育,例如,斯坦福大学规定学生所学课程的总量的一半必须是教育研究生院以外的院系所开设的课程。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同时又为带动研究生学术整体水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创造自由的学术环境
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举办的大学校长论坛的演讲中说:“学术自由是大学的不可或缺的灵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以宽松的文化环境,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成功的重要经验。在哈佛大学,不仅教师享有学术自由,而且学生也享有学术自由。学生有选择学习的自由,在研究生中倡导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贯彻在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日常管理之中。如在课程设置上,尽可能地为研究生多提供一些可选择的课程,鼓励和支持研究生表达不同于学术界和教师的观点,在科研上尊重研究生的选题,鼓励研究生选择具有一定风险性的题目,甚至可以允许研究生根据自己学术兴趣的变化而选择指导教师,等等。只有形成这种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敢于向权威挑战,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推动学术发展。
5.注重课程的国际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速,移民、难民和传统的国际学生等新型学生的涌入,使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也成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网络的一个结点,因此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课程的国际化趋势既具有极大可能又非常必要。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外国学生共2662人,分别来自于87个国家,占总人数的33%。目前,有些专业开发了显性的或隐性的国际化课程,如国际比较教育、教育国际合作的策略、世界和社会与教育的变革――比较的视角等课程。美国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打造了创新知识的新格局,成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的重要源泉。
二、对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启示
1.重视研究生课程的基础理论性,提高研究生的认知能力
基础课教学要根据研究生教学的特点只讲授最精辟和最主要的部分,对本科已学过的基础课在研究生阶段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进行更“深”更“透”一层的讲授;与本科内容的必要重复,要由研究生通过自学方式重复;对那些在一级学科范围内使用频率很高的基础课内容,在教学上更应达到“深”、“透”。在许多专业的硕士课程教学中,很多学校仍然是教授讲、学生听,研究生的学习基本上就是从宿舍到图书馆、啃书本。当然,看书很重要,但是作为研究生,应该将目光投到现实社会中,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光靠读书就能培养的。
所以,在研究生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设计理念,将导师的课题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以教育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目标,让学生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中去学习。
2.注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适应研究生个性发展需要
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本专业所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又要开设相应的跨学科课程,同时制订相对灵活的课程计划,让学生拥有一定程度自由选择的机会,允许学生跨系、跨校选修课程,并给予相应学分。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在自我选择中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使研究生把学习、研究与兴趣结合起来。研究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建立在一层不变、僵化保守的课程结构之上,特别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取向,才能有效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
3.提倡广博的教育,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可以采取增设跨学科课程的办法,积极实施研究生跨学科学习计划,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要明确要求学生需要选修相关领域的课程或者规定辅修学科,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利于达到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培养目标。也可以像美国大学那样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来设立和发展跨学科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进行学习。并且广泛邀请相关领域知名学者来讲学,使研究生思路开阔,得巨人肩膀之位势。可以根据我国课程发展的现状,设立相应的跨学科课程,并聘请相关学科的不同学者讲授跨学科课程,既培养了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提高了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同时为带动研究生学术整体水平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创造活跃的学术环境,促进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
创造活跃的学术环境,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活跃的学术气氛是发挥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可由学科、院系和研究生部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由研究生部在政策上做出规定,要求每个学科每个月为研究生举办一次讨论会,每次3至4小时。讨论会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必修环节,计算学分。讨论会由研究生轮流主持,学科指导教师和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研究生参加。这样,研究生在会前必须自己查阅文献,并加以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会上,研究生可以相互交流,探讨一些热点问题,追踪学科前沿。二是不定期组织研究生报告会。研究生报告会由研究生组织,研究生部提供场地,为在某一方面有所研究的学生创造一个发挥传播个人见解的舞台。三是增加课外的学习,创造条件让研究生有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讲座、鉴定会、学位论文答辩会等。
5.开设国际化的课程,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研究生学习不能是封闭的而应该是开放性的。这种开放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开设国际化的课程和国际学生的互访来实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外界的学术交流显然是研究生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培养环节。研究生通过一定形式的互访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实现学术思想的摩擦和碰撞,开阔视野,能够为培养和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基本条件和滋育的土壤,防止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开展丰富的学术交流,可以使研究生能够在本培养单位内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导师、接受更好的学术指导之外,还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接触到本学科专业最优秀的导师,接受最前沿的学术指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5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