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陪伴孩子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充满对学校渴望与憧憬的孩子,一旦上了学,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孩子,你怎么了?幼儿园里的快乐跑到哪里去了?自从上学不久,你变得那样郁郁寡欢,上课也总是一幅心不在焉的样子……你多次说:不喜欢上学!不想去上学!孩子,你究竟怎么了?”就在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尊敬的同行们,你们是否也经常为这样的孩子烦恼呢?是否也经常抱怨现在的孩子自己知道刻苦用功的太少了!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样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吗?缺乏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那是多么的被动呀!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追寻引导学生学习的核心思想――兴趣培养的认识
21世纪的教育,新课程的出现,必将引导我们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追求学生学习的“三维观”。那么,首要的条件是我们的教学和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性,考虑学生本身的差异性,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他们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兴趣。
事实上,兴趣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小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小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这时,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痛苦,当然也有助于他们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炬”。那么,在实施新课程的大教育观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二、学前准备:家长要想方设法调动孩子对小学学习的兴趣
孩子入学前,家长不要用“上学了就要收骨头”等话语来吓孩子,要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开心;在知识上,没有必要让孩子学习记忆、技巧类的东西,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养成动脑筋的思维习惯,把孩子当成“小大人”,多和他聊各种话题;行为习惯方面,要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家长还应该了解孩子的需要,特别是在“幼小衔接”的时候,要帮他一把,例如要早起上学,家长最好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为避免孩子对社会交往的不适应,家长更需要从孩子的心理准备上做好幼小衔接,具体办法有三:
一是安排角色游戏。如与孩子玩“老师与学生”的游戏,让孩子在担任“老师”的过程中体验学校气氛,消除紧张情绪并懂得规则的必要,引导他学习遵守规则。
二是在活动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引导孩子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并锻炼其意志品质。
三是鼓励孩子与伙伴交往。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后,或退缩、或产生报复性行为,以致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最终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因而,家长要多关注孩子与同龄伙伴交往的能力,鼓励其合作性行为。
三、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堂教学要努力营造民主、生动、多变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
2.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的机会,培育兴趣的舞台。学生是否有特长,不仅要善于发现,还要给予充分显示才能的机会。组织各种学科比赛、科技比赛是学生显示才能的一种重要方法;举办“艺术节”、“欢乐节”,鼓励学生拿出自己的绝活、亮活登台表演,为学生创造展示的舞台。此外,更重要的是平时要扫除学生成长的心理障碍。现在的学生相当多数已从传统拘谨的“封闭型”、“内向型”转为“开放型”、“外露型”,他们不再受严格的传统规范的束缚,而喜欢富于挑战性的场面,他们特别喜欢显露自己,以期得到别人的注意。这种转变,对于传统观念严重的家长和老师来说,往往看不惯,有意无意地给予压抑,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总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师生之间建立十分融洽的关系,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热爱学生,就会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20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