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要抓住意象回归课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建国

  一、案例摘要
  该案例以“意象”为切入点,表明了中国古典诗词重“意象”的特点,进而阐述了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特点。该案例主张回归课本,夯实课内“意象”学习,提升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及应对高考的能力。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年高考语文出现的古典诗歌鉴赏题正是对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变成了主观题,这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学语文教学,表明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案例背景
  2002年全国夏季高考的诗歌鉴赏题目中,卷面提供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试题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并说出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考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化常识,这就需要我们有必要了解“柳”这个特殊意象的文化内涵。我国古代有折柳枝送别亲友的习俗。《诗经》中有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名句;再则是因“柳”与“留”读音相同。故而后世常以“折柳”作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所以“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再如2009年浙江卷《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第22题要求回答“两种”是什么,“一家”是什么。这其实就是考查同学对诗词关键意象的判定。中国诗词尚含蓄,重意象。解读诗词,往往是解读意象。这首词的“两种”就是本词的两个关键意象“雪花”和“梅花”,“一家”就是造成它们形态各异的意象――大自然。第23题问手法和作者情感。这里的作者情感其实是意象特点的映射(褒扬梅花,贬责雪花,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这里的手法其实可以从意象特点之间的比较中获得(对比)。
  通过意象解读古典诗词是最符合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是一把金钥匙。
  三、案例描述
  近几年高考语文的考题应当能很好地体现“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原则。
  就以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譬如2002年全国夏季高考的诗歌鉴赏题目中的“折柳”这一特殊意象,其实学过柳永的《雨霖玲》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可有所知。2007年浙江卷《乌衣巷》等三首诗词考查了“燕子”这个意象,其实学生们在初中就学过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两处的“燕子”意象有一个共同特点:燕子秋去春来,再来时人事已非。2008年浙江卷《日暮倚杖水边》,第一问是两位古人,这两位都出自课内。第一位屈原来自《渔夫》,第二位白居易来自《琵琶行》。第二问说出“羁绪”的具体内容,注解可以推断出“漂泊”和“谪官”,从直抒胸臆的颈联可以推断出“不被理解”,“西风”(《长亭送别》的《正宫・端正好》中有)这个意象有“萧瑟之意”,“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个意象有“年华老去之痛”,“挂衣冠”这个意象在表面是“挂上官服官帽”,这时汉语环境中或影视剧中常见意象,引申为“辞官,厌倦官场之意”。也类似足球中说的“挂靴”就是“退役”。
  意象是寄意于象,是诗人有意识地选取来表达主观情感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课前同学们做了一定的准备工作,课上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高中必修、选修语文课本,从中找出也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杜鹃”这一特殊意象的有关诗句。并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对此作出相应发散性的归纳分析。
  顿时,课堂上马上活跃起来,翻书声、交流声此起彼伏,同学们积极思维,对此,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同学就能够应付自如,很快就找到了。
  自告奋勇的学生甲很快就举手说道:“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该诗句作者通过杜鹃悲切啼声的描写来表达了作者对琵琶女不幸命运的怜悯感怀之情。”我赞扬道:“准备充分,一开始阁下就给我们树一个好榜样,很好!”
  学生乙补充说道:“还有唐代李商隐的那首众说纷纭的《锦瑟》中写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后半句就说作者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爱心托付给杜鹃,这里借来表达自己孤独悲愁和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学生丙继续补充道:“我这里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有句‘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诗句营造了一种了感伤凄凉,荒凉凄冷的氛围。”
  此外我又做了补充。王力的《语言与文学》引文中的有唐代诗人崔涂《春夕》“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一句。虽然杜鹃的叫声凄清愁苦,啼声甚哀,但它那恰似“不如归去”的啼叫容易拨动人们的思乡怀亲的心弦,杜鹃的啼声,俗谓其鸣恰似在说“不如归去”,因而古人又常将其称为“催归鸟”,于是古人就借此来抒发思乡之情。这里是作者巧妙地借景抒情,借耳中所闻的是杜鹃那不如归去的哀啼之声,抒发了诗人迫切思归和对故乡的至诚至真的思念之情。
  我总结如下:
  鉴于此,古人认为杜鹃是“天地间愁种子”。即感伤哀愁和怀亲乡愁。为了能将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学以致用,我这里再对此作进一步的延伸补充。(所举课外例子都配以多媒体投影仪同步显示)
  杜鹃是寄寓“感伤哀愁”的文化内涵。再如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者通过融情于景的手法,让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来暗示着一种友人间的真挚地感伤别离之恨。
  杜鹃也是寄寓“怀亲乡愁”的文化内涵。声是满腹乡思。在游子的耳朵里,这杜鹃的鸣叫正是故乡的召唤声,啼鸣中流出悠悠的乡思,绵绵的乡情。用杜鹃的鸣叫为主旋律,这对在外的游子来说无疑是谱写着了一曲最具亲切和谐的思乡之歌。如秦观《踏莎行》中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作者巧妙地借景抒情,诗中的杜鹃,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借耳中所闻的是杜鹃那不如归去的哀啼之声,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漂泊异乡、欲归不得的孤独悲愁之情。
  是杜鹃,啼叫在乡愁的心窝。
  四、案例反思
  夯实“温故”基础,才能形成“知新”的迁移能力。即以回归课本为原则在进一步再向课外拓展延伸,是为明智之举。法国生理学家说过:“构成我们思维最大的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高考诗歌鉴赏备考复习不能脱离教材,应当回归课本。即“缘于书,但并不囿于书”。
  事实上,高考试卷上的主观题诗歌鉴赏的意象和知识点,大都隐含在语文教材之中,而各种解题思路和能力,也必须借助现行教材的载体来培养和训练。在平常的语文练习中,要求同学们做到安营扎寨,步步为营,但更须步步为“赢”。高考与课文的关系不但十分密切,而且会随着高考试卷的进一步完善变得越来越密切。
  因此,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对课本的有效教学,也不能忽视课本“以点带面”的导引作用,更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高考!
  鉴于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还应该灵活地放在课本上,放在平时的基础教学上。咬定基础不放松,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五、案例讨论
  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意象唤起读者的联想,诗人往往通过借助对一些有一定文化积淀的特殊意象的寄寓,抒发了诗人积蓄在心头的对于故乡的真挚的眷恋之情。
  此外,教学生学会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这样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此起到了一种“举一反三”的效果。譬如知道了大雁、杜鹃等一些具有一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特殊意象,就能迁移到课本中还有鹧鸪也属此类。李白在《越中览古》中这样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唯见鹧鸪飞。”鹧鸪也同样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特殊意象,其文化内涵所流露出的是悠悠的乡思,绵绵的乡情。鹧鸪常在春雾中啼唤,其叫声俗谓其鸣:“行不得也,哥哥!”凄清愁苦,而这在游子的耳朵里,显然是最亲切和谐的声音。用鹧鸪的鸣叫为主旋律,正是故乡的召唤声,谱成一曲思乡之歌。充分表达出啼鸟唤人归的迫切思乡之情。而这对于思妇来讲则是一份愁怀,表现出一种愁苦之情。
  当然,此外我们在解读诗时,体味意境,是建立在对意象的理解基础之上。因为意境是由不同的意象群组而成的,但意境显示的是具体生动的画面,是能激活欣赏者想象的艺术空间。
  其实像这样的特殊意象还有很多很多!因为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尚需我们在语文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与归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杨艳群.《品位古诗文中的杜鹃意象》.教育交流网.
  [3]薛吉辰.《古诗词中的鹧鸪意象》《中学语文》.2005.18期.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杭师大附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61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