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鲍红霞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唯一的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或者较为挨近神经机体的状况,才能在心里引起感觉来。如果印象不把我们的注意集中在它身上,那么,虽然他们也可影响我们的机制,但我们是不会意识到这种影响”。因此,我们只有把学生的注意力调集到地理教学中来,引导学生专心听课,积极思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在45分钟的时间取得较大收获。
  如何调集学生的注意力呢?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任务明确指示,“唤醒”学生
  课间是学生的天地,尽情的放松,往往是已经打了预备铃,教室内仍然跟“菜市场”一般的沸沸扬扬,有的同学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课间的嬉闹余兴,有的同学在抢做上节课未完成的作业,有的同学则在津津有味地嚼零食……很难平静下来。即使平静了的学生也是守着空空的课桌发呆,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一脸的茫然。为了尽快排除课间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干扰,使学生停止与本节课无关的杂念,专心致志地参加到本节的教学活动中,我总是提前到达教室,明确地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的内容,或者上课时即将提问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立即做什么是有用的,就可以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就等于在上课开始前就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定格于教学中来,因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前几分钟,尽管时间不长,但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二、问题设疑诱引,“启发”学生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巧于设疑问难,诱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日本》这课,可以利用小标题一一提出疑问――为什么说是个岛国?→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等组成;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呢?――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建筑有什么特点?――抗震性;为什么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不断的设置疑问,步步为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当中,剖析难点,排除疑点,强化重点,巧妙联系已有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构成知识网络。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深刻领会课文内容,获取知识。
  三、语言优美生动,“感染”学生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讲究语言艺术。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时,要生动形象,造成一种地理意境;讲解地理概念和原理时,要严密准确,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总结地理规律时,要抓住要领,编成口诀,言简意赅;讲述重点时,可提高音量,减慢语速,适当重复;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暂时变换声调,几句幽默,提醒注意;突出思想教育时,要富于感情,声情并茂,使学生受到感染。这样,通过教师严谨生动、流畅优美的艺术语言,牢牢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地理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张弛有致、跌宕起伏、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的良性运作状态。
  四、节奏张弛有度,“遥控”学生
  教师讲课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节奏,教学节奏太慢,学生听懂了还在重复,会使学生厌烦,造成消极的课堂气氛;教学节奏太快又会使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能理解知识,感到受挫,从而造成压抑状态或者会引起对立情绪。因此教学的节奏既应该保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又使学生不断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堂上要高度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随时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节奏。
  五、适当动作暗示,“征服”学生
  适当的姿势动作比语言更省时间,也能避免气氛呆板,增加讲课的力度,增强感染力。如有的学生,特别是坐在后面的学生认为距离老师比较远,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这时老师可以边讲课边走近他,这时他肯定会知道自己的行为已被老师发现,马上重新投入课堂,因为不被批评,在悄无声息中的纠正,心理上也没有抵触情绪。还可用手或书本轻敲课桌或者轻轻地摸摸违纪学生的头等,都能收到很好的暗示效果。这就叫“此时无声胜有声”啊!有时,无声比有声更能传递丰富的信息,让学生立即明白教师的意图,有助于沟通师生间的交往,调控学生的注意,也不会干扰其他,影响教学的进程,对课堂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具有神奇般的力量。
  六、适时师生互动,“活跃”学生
  “我的课堂我做主”,开展课堂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动静结合。无论动口还是动手,都需要动脑,而动脑时可能表现为默然不动,呈现静态。如果整堂课只是单调地动口、动手或动脑都容易使人疲劳,所以应使课堂呈现动静交替出现的状态,师生互动,师生互静,动静互衬:一节好的教学课好比是师生共同演出的优秀话剧,教师和学生轮流当主角,互为配角,师动则生静,生动则师静,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一体、动静互衬的和谐场面,做到“放”得开,“收”得拢。这种收放自如是一种境界,火候拿捏恰到好处是一种艺术,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情绪,提高学习质量。
  总之,要遵循学生“注意”的规律,采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每节课都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65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