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台阶》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有学生问我:“语文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语文课总是要学习别人的文章呢?”这两个问题问的相当好,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从而在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言语行为,正因如此,我们需要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的剖析品味和模仿不断内化各种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这也就是为什么语文教学必须要紧紧围绕教材文本来进行,要知道,没有教材文本,语文教学的展开无疑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然而,学语文最重要的是让人们的心灵从小就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有智慧敏锐的头脑,有豁达正气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所以说,语文人文性的教育才是头等大事--而人文性的教育恰恰就是新课标所提出的德育渗透。鉴于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善于在语文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捕捉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下面我以《台阶》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台阶》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以台阶为线索写了一位普通平凡的父亲为了建造一座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一生的辛劳。文中的父亲具有典型的形象,他代表了中国千千万万辛勤劳作的“农民父亲”。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完全把握父亲的形象意蕴有一定难度,加上如今中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理解自己的父辈,也很少从精神层面上和自己的父辈进行交流和沟通,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打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自身来突破对“父亲”的解读。为此,我将此次教学的德育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过程:
  一、 激发情感
  1. 用多媒体展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同时播放歌曲《父亲》
  2. 学生畅谈感受
  3. 教师适时导入新课。
  此环节运用震撼人心的油画兼歌曲《父亲》,使学生一开始就沉浸在对父亲的深思中,从而踏上对父亲重新认识的新旅途。
  二、 探究学习:读懂文中的父亲
  1. 初读感悟
  读课文,以“父亲是一个 的人”为话题进行思想交流。(把握教材,剖析文本)
  2. 再读品味
  读课文,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 ”的形式进行探讨。(多层次分析父亲)
  3. 把握细节,把握父亲的精神
  此处可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亲。由于“台阶”充当了贯穿了全文的线索,“父亲”的性格特征也是随着“台阶”的变化而不断强化,所以要破解“父亲”的精神形象,必然还要从“台阶”入手。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⑴“父亲为什么要造有高台阶的新屋?”⑵“父亲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做了哪些事情?”⑶“当新屋新台阶造好后,父亲有何变化?”⑷“为什么父亲在台阶变高后又坐回最低的那几级?”……
  4. 穿越时空,心灵对话
  通过上面的分析,学生对文中父亲的形象有了一定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真正从情感上把握父亲的形象,我特意设计了如下两个环节:
  ⑴ 假如你现在来到了我们文中这位老父亲的身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⑵假如你现在是一位摄影记者,走进了文中父亲的身旁,要拍一张反映父亲形象的照片,你会选取什么样的画面?(此处结合教材,于细微处见真情)
  三、 联系自身,感受自己的父亲
  1. 通过对文中父亲的感悟,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父亲。先说说自己的父亲有哪些地方很让自己敬佩,再谈谈自己的父亲有过什么样的追求和奋斗。可以让学生以“父亲,我想对你说……”为话题进行短文写作训练,写好后,小组交流,然后再推举优秀动人的篇章全班共同赏析。对于现在绝大多数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知道父辈的辛苦,所以通常会写出感激或是悔恨的话语,然而他们不理解父辈生命的价值意义,更不曾去试着理解过,所以可能在写作中很少会有学生涉及这个层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自己动手写一份有关此方面的文章作为范本在班上朗读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此处激发学生重新走进自己的父亲,培养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情感,体会父亲为自己所付出的心血)
  2.联系文本,探讨全天下的“农民父亲”
  先从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入手,分析作者对父亲的态度情感,进而再扩展到对所有的农民父亲的深入探讨。在这里,可以结合臧克家的《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着重分析农民家庭的命运,农民的执着追求。
  四、 升华感情,明理导行
  1.通过父亲,我们又可以学到什么?
  首先提出问题:“通过《台阶》中的这位父亲,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们此时的答案可能大多一致,毕竟前面老师的讲解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思维模式。总的来说,应该会答出要努力奋斗,执着追求,坚韧不拔。此时这节课的德育目标已经在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无形地渗透给了学生,由学生自己的口中说出,而不是通过老师单纯的政治灌输强加给他们,相信这种教育效果会更加好。接下来再联系学生自身提出问题;“那么你通过你自己的父亲到底又学到了什么呢?”此时学生思维可以得到扩散,答案多种多样,老师适时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引导,以免漫无天际。
  2.为了父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既然父亲给与了我们那么多,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回报他们呢?”,此时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恩父辈,学生自然会想到要报答父辈,那么到底怎么做呢?由于我所带的班级有很多都是农民家庭,所以在讲到父辈的追求时,他们大多都体会得到父辈的艰苦,讲到为什么父辈会如此辛苦时,他们也能知道是由于农民的世代贫穷所致,那么此时我再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的父辈现在处在什么样的困境?”“如何改变父辈这种贫穷的困境呢?”,相信学生们能够自然答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有所作为来帮助自己的父亲改变命运,至于如何改变全天下所有农村父辈的命运,那就要靠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力靠科技的力量帮农民脱贫致富。到这里,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要通过努力学习来发挥自己的热量,小者可改变自己父亲的命运,大者可改变全天下所有农村父辈的命运,此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对待日益繁重的学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所有的老师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细心教育,更需要全社会给与孩子更多的爱心与关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42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