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追问 妙趣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以外,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思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找准最佳提问的时机,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舞动追问,见缝插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也就是说,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追问不但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激发其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由紧张到轻松,又由轻松到紧张地一张一弛的学习。特别是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生: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我觉得这一句写得很好,因为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样子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作者写得好,你也读得不错!还有觉得这句好的吗?
生:这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就写出荷叶多,长得很茂盛,而且还把它当成人来写了。(师板书:挨挨挤挤)
师:你能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体会到荷叶长得多,长得茂盛,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生1:在公共汽车上,人特别多,挨挨挤挤的。
生2:在火车上。
生3:春节期间的超市里。
生4:我们在食堂打饭的时候也是挨挨挤挤的。
生5:夏天到了,奶奶家门前的一棵大树,树叶密密层层、挨挨挤挤把蓝天都遮住了。
师:“挨挨挤挤”说明了人或东西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1:告诉我们荷叶很多,长得非常茂盛。
生2:说明荷叶长得很有生机。
生3:还可以想象出荷花肯定也长得很美。
生4:我觉得大自然很伟大,能使荷叶长得这么多,这么美,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
在此追问下,学生再回到课文中多读几遍句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理解,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自己找出答案,学生就基本理解这几话的含义了。一个有灵气的老师,应该有强烈的信息反馈意识,因势利导,适时点拔,并会想方设法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及时有效的追问,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二、舞动追问,有的放矢
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有利于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追问也是这个道理,否则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追问的最好时机,这样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追问的效率大大提高。
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 当教师问及“母亲竟然这么轻,我为什么很难过?”一位学生回答时,只是反复强调:“我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9斤的身体去挑100多斤重的担子,还要背着妹妹,拉着我。等我们长大后,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母亲这样关心我,我却连她的体重都不知道,很愧疚。”显然该学生的思维停滞在“89斤”“100多斤”上了,对“重担”的理解只能表达到这一步。这时教师借助追问来帮其开启新的思维方向:“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这100多斤的东西吗?联系你对自己母亲的了解想想、说说。”如此追问后,学生对“重担”的理解以及对母爱的认识自然全面深刻了。这儿教师凸显出过程与方法的指导、点拨,把学生的感悟引向了深入,真正达到了情理交融的境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思维结论,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他们为什么这么读?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说?如此种种,在追问中使结论和过程、过程与方法相互连通,学生的思路宽广,思维活跃,认识深刻。
三、舞动追问,关注人文
有教育家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应该学知识,更应该学做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在对言语生命的关怀,追问使言语生命得到养护。在有效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互相影响着,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出于知识、经验等多种原因,有时学生在阅读中,缺乏对文本内容或语句内涵的深入理解,学生很容易停留在字词的表面,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此时,教师进行巧妙、有效的“追问”,就能提升学生对主题、情感的理解体验。
如《珍珠鸟》教学中,在学生感悟了珍珠鸟对“我”充满了信赖以及“我”对鸟的爱之后,教师出示了一段文字(选自《智慧鸟》一文)
(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又是怎样的一幅画?)
生:我仿佛看到了人类捕捉鸟类的场面。
师:请把这一场面描述得具体一些。
(学生发言非常积极)
生:我仿佛看到了鸟在网中拼命挣扎的场景,它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惊慌。
……
师:如果它的妻儿老小看到这一幕,会向捕猎者发出怎样的呐喊?道出怎样的呼唤?
生:猎人们,请放下手中的枪,收起你们的网吧。
生:没有我们,地球妈妈将变得不再美好。
师:当这群生命得不到保障的小鸟看到这样的画面(出示《珍珠鸟》人鸟和谐的画面),又可能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
生:这只珍珠鸟多幸福呀,主人对它多好啊!
生:猎人们,你可以不爱我们,但也不至于捕杀我们呀!
师:同学们,当我们再次面对这幅文中的插图时,你又想说些什么?
生:我很感动。
师:你能把“感动”二字说具体些、清楚些吗?
生:有了爱,就有信赖。
教师通过“当这群生命得不到保障的小鸟看到这样的画面,又可能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同学们,当我们再次面对这幅文中的插图,又想说些什么?”等巧妙的追问,引领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使孩子们的心灵一次次地受到撞击,人与自然的爱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们心中扎了根。“请把这一场面描述得具体一些”,“能把‘感动’二字说具体些、清楚些吗?”这些话题的适时追问,学生的言语动机得到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达言说的欲望和机会,言语生命在此过程中得到养护。
教育家陶行知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郑燮曰:“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有效而巧妙地追问,将会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妙趣无穷。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6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