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本教育下的高中阅读浅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永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母语教育,它的人文性体现在它是一门植根于人和民族心性的精神之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语文是打终生学习的底子和终生发展的底子的”,因而必须突出“生本”“人本”,体现“人文关怀”,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与生命成长为至高无上的追求。
   以一切人的发展为宗旨,是基于人文培养的素质教育,是着眼精神成人的生活教育,是针对应试死教育旧教育而倡导的活教育和大教育。我校语文教育教学注重课外的积累、熏陶和感悟,以期能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彰显人文关怀和精神建设,依托的就是阅读,是比分数教育更重要的东西,最是阅读滋味长。
   如何把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如何把阅读当成提高语文素养的“支撑点”?如何构建一所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型的学校?
   我校在每个星期的课程中特地安排了一节语文课外阅读课,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营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力求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中,能坐下来读点书,读点好书。
   要求语文教师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比如开列阅读书目,帮助学生制定好课外阅读计划,保证学生在每个时间段都有课外书读;或者由语文教研组在阅览室灵活安排一些经典书籍,以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或者利用学校期刊阅览室,向学生介绍各类期刊,让学生自选一本期刊,不定期到阅览室阅读;并鼓励学生积极订购报刊,尤其像《演讲与口才》《杂文选刊》《读者》《散文》《青年文摘》《语文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晶报》等报刊,里面的美文短小精悍,十分适合学生阅读。
   倡导学生积极广泛地阅读,关注影视媒体,养成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节假日、周末等课余时间,我们要求每位同学在高中阶段应读十本以上的中外名著。并要求多观看优秀的影视节目,如“焦点访谈”“中国新闻”“子午书简”“考古中国”“艺术人生”“实话实说”“文化访谈录”“东方时空”“今日说法”“百家讲坛”“世纪大讲坛”等等,看完后应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力求每读完一本书、看完一个节目都能有所感想。
   要求学生坚持摘抄,注重回顾和交流。阅读笔记(摘录本)由专人在指定的时间内定期检查同学的完成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及反馈工作。这样做,既有效地促使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外阅读中积累材料、吸取有益营养的任务,又避免了“一曝十寒”的现象。定期做适当的评比展示活动,有条件地辑录成集,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证明,我校开设阅读课以来,学生的阅读意识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学生非常重视阅读课,并有相当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借阅在阅读课上没有阅读完的书籍。通过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使学生拓展了视野,严密了思维,高雅了修养,健康了情趣,坚韧了意志,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提升了语文素养,拥有了在未来社会和时代生存、发展的利器。
   为了丰富和提升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和品位,我们采取了“以写促读,听读结合,讲读并进”的方式,通过“每日一诵”“每课一讲”“每周一品”“每周一剪”以及“读书报告会”“辩论赛”“演讲会”等活动体验,实现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及人格的健全。
   我校在语文教育活动中,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生成,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价值的提升。要用语文教育丰富孩子的生命内涵,让学生接触各种情感体验,启迪心智,形成健全人格和拥有丰富情感的内心世界。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把学习当成自己生命的一段历程;在活动中体验,通过参与活动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体验,在拓展现实生活空间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学生在多彩的生命体验中提升生命内涵。
   1、每日一诵。即朗读、诵读。凡课内外的优美散文、诗歌都要求大声诵读、美读。要求每天能利用30分钟时间早读,每周三、五起床后读语文,每周二、四早读时间读语文。或有选择地给学生准备一些著名作家学者及各界名人的生平事迹、创作成就、生活轶事、名人名言等,以供学生在早读时去朗读或观看,有助于学生理解各个作家的作品内涵,拓展平时的阅读积累,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学生不仅培养了自身的理解接受能力,还使自己的思想在伟人和名人的事业及作品成就中获得了成长。
   2、每课一讲。即课前5分钟演讲,由演讲(用时3分钟)和评价(用时2分钟)组成。演讲按学号轮流进行,自选话题,制作课件,主要采取“学生讲―学生评―老师评”的方式,制定具体的评分规则,演讲后要求学生写“演讲后感”。通过演讲,既锻炼了胆识、活跃了思维,训练了口才,又检阅了读书的效果,把读写说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了相互检查、相互促进的作用。
   3、每周一品。要求对文学名著、报刊佳作进行美文欣赏感悟,主要写作形式是“名句按语”和“读书札记”。通过大量地阅读汲取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自己,另一方面要促使学生做美好生活的有心人,积极通过写作和说话反映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所谓“名句按语”,指的是对名句加以分析说明阐述的一种练笔形式。既培养了学生议论文的文体意识与语言表述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论证能力与思辩能力,也为学生积累名句,理解名句,运用名句进而积累素材提供了情境、机会与途径。
   所谓“读书札记”,即对阅读文本的评价赏析或联想感怀,可以是对一个文段一个句子的品味咀嚼,可以是课文学习时意犹未尽的延展生发,可以是身边生活的精彩捕捉,可以是人情世态的窥看思考,时事热点的倾情关注,也可以是自我天地的心情写真。“读写结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丰富学生的思想、文化积淀,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每周对优秀随笔习作给予表扬,进行范读,并把其中文章、书写皆优的精品复印张贴,或印发给学生以作示范。读与写互相促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4、每周一剪。充分利用学生家庭订阅的报刊,或网络影视专题等丰富又鲜活的时代感很强的信息,开启作文的源头活水,开展读报、剪报、评报活动,每周由学生小组互评,推荐优秀稿件。要求学生选择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较强的杂文、散文、随笔进行剪报评报、圈点勾画,写300字左右的评论;交流反馈――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剪报印发,“资源共享”“奇文共欣赏”,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阅读、评析。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做好写作素材积累和思想文化素养的积淀,建议学生从历史名人、中外名著、民俗文化、体育赛事、影视文化、时政风云、艺术人生、寓言故事等诸多方面择其一二深入研究开掘。实践证明,自我校高中生开展此活动以来,学生对报刊的阅读和影视媒体的兴趣明显有所增加,学生阅读心得的交流情况也日渐改善。
   阅读已成为我校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阅读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既提升了语文素养,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我校“荷洁”文学社连续两届荣获“深圳市十佳文学社”,并荣获“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百家”等称号,《荷洁诗报》《荷洁文学报》《荷韵》也均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优秀社报刊”。仅2006年,我校学生就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深圳晚报》、《晶报》等市级以上的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和随笔30多篇和诗作40多首,20多人次获得区级、市级和国家级的各种文学奖项,充分展示了罗外学子的青春才情和文学素养,有力地彰显了罗外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我校还先后荣获“广东省诗教先进单位”,“全国诗教先进单位”,被邀请在全国校园诗教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
   倡导活教育和大教育,抓好了高中生阅读,彰显人文关怀和精神建设,分数和高考更加出彩:我校语文学科高考成绩逐年飙升,已跻身深圳市高考语文前十五强;高考升学连年告捷,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次获得“深圳市高考进步奖”。2007年,获得含金量很高的深圳市“高考工作卓越奖”;高分通过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被广东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8、2009、2010年连续荣获深圳市“高考工作卓越奖”、高分通过健康促进银牌学校的评估验收、荣获“广东省书香校园”称号,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91.3%,本科上线率连续四年以超10%的幅度攀升,跃居全市前列。
   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鲜艳的花朵,罗湖外语学校已发展成为深圳市连续几年实现了“低进高出”、创造了巨大“进步率”、极富成长性和生命力的品牌学校。
   综上所述,我校本着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身发展,学校持续发展的育人目标,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狠抓课内课外落实、读写听说落实,践行“倡导生活语文,创建特色文化”的教育理念,不断追求语文素养的提高,强化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关注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的养成、兴趣的激发、情感的体验和个性的发展,把阅读当成提高语文素养的“支撑点”,开辟阅读天地,走进魅力语文,彰显人文关怀,构筑起畅达的语文教学的绿色通道,探索到一种开放型、多元化的育人思路,最终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健康的人,使得校园因阅读而精彩,生命之树因阅读更茁壮。
  
   赵永华,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