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戏剧作品体验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体验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提高语文素养。它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学形态,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戏剧作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戏剧作品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戏剧作品的热情,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灵魂的震撼、情感的熏陶。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戏剧作品体验式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策略:
  一、诵读策略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声音是最能真切感动人心的,声到则情随。戏剧语言强烈的抒情性决定了诵读是学生体验剧情、情感换位、理解人物的有效方法。在戏剧作品体验式教学中,诵读可以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点名朗读、集体齐读、分角色朗读等,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和音像资料,播放录音,让学生直接受到感染,产生跃跃欲试的热情。如在教学《(茶馆)节选》时,一是浅读: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或跟读录音来完成。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感受军阀割据、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体会老舍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二是深读:在浅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台词反复诵读涵泳,体味语言包蕴的内涵,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理解作者的匠心。如反复品读茶馆掌柜王利发的台词,就能够感受到他精明的性格特征、圆滑的处世态度、明哲保身的人生准则。三是分角色朗读:在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剧作主题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更能理解各色人物的心理和命运,感慨人民的辛酸和时代的悲剧。
  二、创设情境策略
  戏剧是通过舞台展示在一定生活情境下的人物对话和活动的艺术,它的底本虽然更多地体现了它的文学性。但相较于小说、散文、诗歌,它的舞台性、情境性更加突出。在戏剧作品教学中重视情境创设,把剧本还原到一定的情境中,使学生在真实或虚拟想象的场景中“亲历”,既能凸显戏剧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又符合在情境中体验的体验式教学本义,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创设想象情境。学生学习戏剧可以借助想象的翅膀展开对剧本情境的体验,实现这种生活在头脑中的再现。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和促进学生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如教学《长亭送别》时,可以播放李叔同创作的《送别》或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来营造深秋离别的伤感气氛,激起学生对于离人离情的感触,迅速融入情境。
  2.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体验联系紧密的问题情境。如执教《三块钱国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别人不小心摔坏了你比较珍贵的物品时,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处理办法。这时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其次,在剧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创设问题情境。如《雷雨》中的周朴园深切怀念“死去”的侍萍,但当活生生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又立刻显现出另一副自私冷酷的嘴脸。教师可就这一点质疑,让同学思考: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学生在讨论甚至争辩中加深了对周朴园多面性的理解。再次,在重难点处创设问题情境。如执教《江村小景》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剧本中写的一家人,尽管生活在那样的年代,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剧本表现他们的追求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关涉到话剧的主旨,那个时代的老百姓的愿望是那么朴实,但即使这样毫不过分的理想最终也破灭了,这是军阀混战造成的。学生透过现象发现了本质,抓住了剧本的主旨。
  三、表演策略
  戏剧表演本身带有一定的娱乐性和审美性,符合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入境动情,获得真切的角色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人物、主旨的深刻理解和对戏剧艺术魅力的体味。其大体步骤如下:
  1.选定片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式、多层次读剧本、读人物.把握剧情的跌宕发展和人物的基本个性。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选择矛盾冲突激烈、人物性格典型的片段,由小组分别承担演出任务。如《雷雨》中的“周鲁相认”、“父子相见”,《三块钱国币》中的“吴杨争辩”都是演出效果比较好的片段。
  2.课下准备。首先要确定好导演,安排好角色和分工,统筹兼顾各项准备工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体会人物性格和具体语言环境上下功夫。还可以创造性地进行合理改编,删减或加入一些动作或台词,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其后学生要在课余时间背诵台词。揣摩神态、动作,讨论剧情,准备道具,反复排练。
  3.课堂表演。“剧组”成员需要提前准备好道具,布置好场景。演员表演时,陶醉在“自己的身份”中。使得“角色”与“我”的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在亲历人物的遭遇中,随人物情感一起起伏。
  4.品评演出。表演结束不是课程的结束。演员的演出为师生们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源,演出结束之后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观演感受,展开讨论、品评。可以围绕对原作人物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准确;动作、台词是否体现了人物形象的性格;服装、道具是否符合原作内容涉及的时代背景;针对原作表演所做的创新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交流、切磋。
  5.写作迁移。这个环节是对戏剧课堂教学的提升迁移和开放延伸。戏剧排演是一次难得的艺术实践活动,亲身的参演和观评会给学生留下许多深刻的感受。学生可以通过写周记整理这些体验,体会这次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汇总交流并张贴佳作,供大家一起学习借鉴。借着对戏剧的亲身体验的热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小剧本创作,并在课余时间进行排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