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日本生活作文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启示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鸥

  摘 要:针对近年来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假、大、空”现象提出的体验式作文教学理念,与日本的生活作文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旨在通过对二者在内容、形式、评价三方面的比较,发掘日本生活作文对我国作文教学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体验 生活 真实 感悟
  
  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作文教学功利化倾向明显,作文教学模式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学生在学业负担的高压之下,既缺少阅读积累,又缺少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挖空心思地找范文让学生学习模仿,绞尽脑汁地创造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增加作文的“亮点”。久而久之,学生即便在高度紧张的考场上,在没有真实经历的情况下,也能创造出“立意甚高、内容充实”的“佳作”来。然而这样的作文其实是没有真情实感可言的,也背离了作文教学的初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由此提出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体验入手,为其创设一个特定的“真”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1]可见,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亲身经历。
  日本生活作文教育思想是在教育界生活作文教育运动中提出来的,其背景与我国当前教育状况有着一定程度的一致: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脱离,形式训练的倾向明显,作文的应试目的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日本生活作文的教育思想与我国一直倡导的“写作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观点是相一致的,就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2]。日本生活作文思想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对于我们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作文内容:在真实的经历中体验感悟
  我国的作文教学过分强调立意,只有首先确定一个立意较高的主题,接下来才有可能成就一篇佳作。于是在作文教学中,就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即便是写难忘的事、尊敬的人这样题目简单的作文,学生也要挖空心思地去杜撰材料甚至抄袭,捏造一些表面感人实为虚构的故事来。其实作文写作不等于道德反省,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皆是学生的真实体验。北大教授王富仁先生说:“一个人在表达的时候,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才能真正培养出健全的人格。”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只有让学生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才能促使他们把握社会活的真实,加深对生活、社会本质的认识,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
  日本的生活作文并不特别强调思想教育的成分,而注重学生观察及观察过程中的独特发现。在他们的生活作文教学中就安排了一个“依据事实重新观察生活”的作文单元,要求学生找出并记录一天的生活中特别有兴趣的事、产生疑问的事、留在心上的事。一位学生的习作提到自己不愿意给弟弟辅导功课时说:“我是这么一个打小算盘的人,细想自己也感到羞耻,我还没有很好地理解家庭的意义。晚上,妈妈催着两个弟弟睡觉。家里人就没有什么交谈,一天就结束了,这太没劲了。……我感到应该更认真地想一下家庭、家庭成员的问题。”文章得出的结论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也许这样的作文以我们的作文教学观点来看,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也没有立意颇高的主题,但这就是学生的真实体验,有源于生活细节的感悟。所以日本生活作文对我们的启发是:抛弃那些空泛的高谈阔论,把体验落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育人明理的功能是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之上建构起来的,切忌在思维定势框架之内体验以及空洞地谈大道理,造成体验与感悟相脱节。
  二、作文形式:不要为了“体验”而体验
  作文教学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没有体验生活的机会。尤其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忽视生活中的细节或者不知将什么作为观察和体验的重点。比如在一次春游之前,老师布置了写作任务:“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回来写篇作文。”结果是学生玩也没玩好,作文也没完成。这样单纯地提出“体验”任务,会让学生一头雾水,虽然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生活情境,但是因为缺少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的体验很容易陷入泛泛而没有重点的泥沼中。由此可以看出,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注重提高“体验”的可操作性。
  日本的生活作文注重回归生活,并且强调作文教学的可操作性,其中以生活调查作文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作文方式主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耳朵去听、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都必须是真实的。如一节名为《朱别川的污染和鱼的生活》的作文课上,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河流、鱼以前和现在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水污染和鱼生活的关系,污水中鱼的死因,从而得出结论。教师设计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学生需要关注的重点。有了目标,学生的观察就能更有针对性。这样学生体验到的生活是真真实实的,既非编造,也非刻意创设。学生在这样的调查和体验中,自然而然地给出道德评判,这比空洞的呼吁保护环境的作文要深刻得多。
  还要注意创设“情境”的巧妙性,只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学习和创造,才能诱发学生的体验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一位教师预先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考试。当学生作好了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后,教师郑重地翻开讲义夹去取试题,然而没有,接下来是教师一系列的“找试题”的动作,神态也随着找的过程不断变化……当学生由观望开始变得莫名其妙,最后忍俊不禁时,教师宣布“试题”找到了,就是用大约300字,将老师“找试题”的过程写下来。 紧张、期待、疑惑、豁然……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学生作文兴趣盎然,写作情绪轻松而自然,写起来自然非常顺手。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多的涉及理科、社会科学的内容,容易失去作文的语文性。这是我们在体验作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作文评价:鼓励学生勇敢写出真实的体验感受
  学生作文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受教师评价的影响。学生是乐于接受表扬的,很容易顺着老师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写作练习。因此,老师应该在作文评价中鼓励学生勇于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一点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日本小学生在他的作文中写自己看管弟弟,和弟弟一起捉迷藏,结尾写道:“玩的时间很长,妈妈可以做很多事。妈妈很高兴,给了我五分零用钱。”如果用我们的作文评价标准,这篇作文是有问题的:中心不集中,思想有问题,结尾与中心无关,毫无价值。在我们语文老师的眼中,这篇作文是需要修改的。然而这样的一篇作文反映的恰恰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如果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学用成人的观点去看这个世界,那就等于束缚了孩子真实的语言表达。
  实际上,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时,应注意鼓励学生写出真实的体验感悟。学生只有“敢于写”,才能“善于改”。久而久之,将写作引入生活之中,而生活也能让写作丰富和深邃起来。这样的写作,将不再是为了应付升学而进行的“被迫体验”,而是学生在生活中表达自我的一种手段,是生活必需的一个部分。
  “作文是由生活环境的刺激而内发的。用自己体验过的感受、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由生活形成的自我的真实的心律,就是作文。”[3]日本的生活作文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和实施体验式作文教学,其中的优秀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更有效地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
    
  注释:
  [1]万福生:《新课程背景下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生毕业论文。
  [2]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98届博士生论文。
  [3]方明生:《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迟艳杰.教学意味着“生活”[J].教育研究,2004,(11).
  [3]万福生.新课程背景下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吕鸥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116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1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