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应试策略与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覃昌豪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以语篇为单位,短文长度一般为300个词左右,该题型旨在考查考生对英语词汇、语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语篇的理解能力。笔者从教20年,对完形填空的应试策略与技巧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浅谈笔者总结的几点应试策略与技巧。
  一、做好一个归类
  完形填空通常是一篇结构形式完整的短文。做好完形填空的第一步,就是快速将文章归类,判断文章是哪一种文体。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常见的文体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不同文体,其文章结构、叙述方法都不同。考生要熟悉各种文体结构和叙述方法。判断出文章体裁,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如,记叙文应当有六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考生围绕这六大要素阅读文章,就很容易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大意,为准确做题打下良好基础。
  二、力求两个“通”
  两个“通”,即通读全文,通篇理解。在快速判断出文章的体裁后,根据文章体裁的特点,快速通读全文。通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结构形式,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把握段落大意和全文中心,抓住主要细节,预测空缺答案等等,从而达到通篇理解。
  三、聚焦三个考点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主要有三个考点。一是词义辨析。这个考点主要考查考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考生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辨析以及对形似义近词汇的准确掌握程度,这类考题要求考生平时注重对词性的记忆以及对形似义近词汇的积累。二是上下文的语境。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考查考生能否从上下文中找到空缺单词的信息或者线索。三是语言的惯用法。这个考点主要考查考生对固定短语和习惯用法的掌握。完形填空多考查中英文化差异问题,考生平时要重视对固定短语、习惯用语以及生活常识的积累。考生在做题时,应判断出考题所要考查的考点。
  四、把握四条线索
  考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应把握四条线索:一是词汇线索,通过词性词义辨析寻找答案;二是句法线索,根据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细节寻找答案;三是上下文线索,从上下文语境中寻找答案信息;四是社会文化线索,根据社会风俗、文化背景等推敲出答案。
  五、掌握五种辨析法
  考生在做题时,应熟练运用以下五种辨析法。一是上下文暗示法。考生从上下文语境、语意的辨析中有时能发现答案信息。二是体会词性词义差别法。做词义辨析题时,找出词性词义的差别,就能准确找到答案。三是瞻前顾后法。这种方法对做一些有关惯用法的题目很有效,有些考题将固定短语中的副词、介词前移,做题时要注意前后搭配,将其还原。四是化繁为简法。将复杂的句子简化后,留下主干,容易理解其意义,从而轻松找到答案。五是逻辑关系法。有些考题不能从上下文直接找到信息,而是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甚至生活常识,才能推断出来。
  六、牢记六个技巧
  1. 细读首句,品味尾句。首句往往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理解全文的窗口,分析首句可以判断出文章的中心话题及大致脉络。尾句往往有概括、总结、对应标题、照应开头等作用,分析尾句,也能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
  2.体会语境,上下沟通。语境即言语环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广义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体会语境,能让考生进入作者的写作状态,了解作者的写作态度,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拉近考生与作者的距离,让考生与作者产生某种共鸣,形成某种沟通交流。考生切莫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作者的态度,一定要跳出自我,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这样才容易找到相关的做题信息。
  3.浏览全文,捕捉信息。考生拿到题目后,一定要浏览全文,不能看一句做一题,因为这容易造成思路堵塞,断章取义,影响做题质量。考生一定要快速浏览全文,捕捉相关信息,并做必要的标注,便于后面做题。
  4.先易后难,逐步完成。考生做题时,遇到难点,不要过多纠缠,以免浪费时间,应先跳过,继续做后面的题目。有时前面的题目会在后文中找到信息,后面的题目也可能从前文找到线索。
  5.前后照应,左右逢源。考生在做题时,切莫割裂文章,要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注意段与段的关系、句与句的关系,注意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关系、前句与后句的照应关系、一个句子的前后左右照应关系,从照应关系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6.复读全文,慎重调整。做完所有题目后,回头复读全文,检查答案,但要尊重第一选择,慎重调整答案。在检查后仍感觉模糊的题目,最好坚持最初的选择。
  总之,完形填空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题型。考生平时要多训练,并掌握必要的应试策略和技巧,才有可能在该题上获得较理想的分数。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51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