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机械制图》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读图与绘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体会;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难点是培养学生识图、绘图的基本技能,多数学生反映学习该门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作业做起来比较费时间。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上好“绪论课”,从第一堂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与中学时所学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性质不同,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课程内容知之甚少,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所以在绪论课上,如果使学生对本课程的目的、内容、任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解到工程图的重要性,让他们感觉到学习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学生就会有动力去学习这门课。比如,以英语是目前国际交流用的基本语言工具,来对比“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是工程界人们交流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任何机械设计和制造人员,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以最简单的车工和钳工实习为例,如果看不懂工程图,就无法生产零件。让学生们意识到,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可能有重要影响,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学好这门课,将终身受益。
  
  二、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机械制图》课程比较抽象、枯燥,教师有必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
  1.利用模型、实物教学,增加感性认识
  很多学生都是刚接触这门课程,空间想象力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培养加强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因此我运用模型、实物等帮助理解教学的内容。在介绍投影法的时候,教室的左墙面、地面及黑板所在的平面构成了三投影面体系,这样学生在拿到一个模型的时候,很自然的就可以把它放到这样一个真实的空间,很容易理解三视图中为什么具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等量关系,也理解了三视图中三个图的位置排列以及每个视图所反映的方位关系。通过对更多模型的观察和深入了解,认识到其实很多复杂的模型都是在立方体或是圆柱体这样的基本体上切割、叠加、挖孔逐步演化而来,任何复杂的组合体都可以逐步分解为一些基本体。
  2.利用挂图教学
  针对《机械制图》每章、每节的内容,用彩色教学挂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讲利用积聚性求作圆柱正交表面相贯线的时候,把挂图上立体图中表面交线上的特殊点和作图时的特殊点互相对应起来,再去求作一般点,接着,再把直径不相等的圆柱正交模型拿出来,再进行对比回顾。学习中,学生对两等直径圆柱正交的相贯线难以理解,通过挂图再拿出实际的模型给学生观看,他们就会留有较深的印象。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既发挥了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学到知识,而且对所学内容也加深了印象。
  3.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从而达到深化课程改革的目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达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制作模型又很困难时,教师无论怎样讲述与比划,学生始终难以想象出来。这种情况下,如利用3DSMax制作的三维动画,再配以CAXA电子图板和用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将物体的三视图绘制步骤演示出来,效果甚好。例如,我在讲解“阶梯剖”这部分内容时,我依据教材中所需要的机件模型,利用三维动画制作了一个课件,通过它在屏幕上从多个角度演示机件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学生很轻松地看懂了这个机件的结构。在讲授新课时,我把电子图板里已画好的图,一幅一幅地演示出来,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学起来
  也很轻松。
  
  三、加强练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则需要通过一定的绘图、读图的练习和实践活动。
  1.课堂上精讲多练
  课堂上应内容重点突出,难点讲清,注重总结规律性的东西,一些重点内容可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理解。比如相贯线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讲的时候,对圆柱相交、平面立体与圆柱相交的交线,可以通过作图总结出规律,再由浅人深进行相应的练习,最后引入到圆柱穿圆孔、方孔。通过这样的逐步加深,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掌握,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作业并及时评讲
  在每次作业批改后,及时评讲,对大多数学生都容易犯错的地方在课堂统一评讲,让学生能及时知道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
  3. 重视制图实践课
  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如在“组合体视图” 的学习中分发小模型,由学生绘出视图。此外,我们在制图课进行的相应阶段,安排制图实践课,使学生熟悉并熟练使用图板、丁字尺进行绘图,培养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切实应用和操作能力。并且在零件测绘实践课中,安排学生展开讨论,最终确定理想的表达方案,分析尺寸,选择尺寸基准,进行合理标注,并合理确定技术要求,通过这一训练将制图的基本内容融会贯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图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使他们在综合应用能力上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实践也证明了适当的练习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
  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手段的交替运用,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趣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读图与绘图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机械制图》(第四版) 何铭新,钱可强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制图》 安增桂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3]《机械识图》 戴永康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利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