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进行美育,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和提高学生素质。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外在美”、“内在美”、“形式美”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教育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育
  
  一、利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外在美”进行美育
  
  抛开数学本身不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庄重美好的形象、热情饱满的表情、和蔼可亲的态度、生动形象的语言、简洁优美的板书、有张有驰的节奏、和谐轻松的气氛……这一切都可能激起学生的美感体验。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为这些“美的事物”不是为我们数学所特有,在其它各科教学中它们同样发挥着作用。因而,我称之为“外在美”。这些“外在美”在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有时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当枯燥的概念、符号化为生动美好的形象;当死板的记忆化为主动的想象;当课堂教学的气氛有了节奏和生气;当师生之间单方面的灌输变成了平等的相互交流时,知识的传授和领会就变得容易和轻松起来,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大起来。
  
  二、利用小学数学自身的“内在美”进行美育
  
  “内在美”相对于“外在美”,我们数学本身也存在着异常丰富的“内在美”,亦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数学美。关于数学美,数学家有着很多精彩的论段。数学家怀特海不无自豪地说:“作为人类精神最原始的创造,只有音乐堪与数学媲美。只有取得过数学财富的少数人才能尝到数学的“特殊乐趣”。
  1、统一美。所谓统一美实际上就是在极度离散中去发现事物之间高度的一致性。在发展数学的漫长征途上,人们一直在追求、探索着数学的统一,并试图找到统一它们的办法。笛卡尔受统一思想的启发,把几何与代数统一起来建立了解析几何;布尔巴基学派在广泛地考察了全部数学内容后认为:可以利用“结构”概念来描述数学中所有的基本问题;克莱茵用变换群的观点统一了十九世纪发展起来的各种几何学。这种统一在小学数学中也有着完美的体现:阿拉伯数字本身就是人们去除了颜色、形状、大小等非本质的东西而抽象统一的结果;加和减、乘与除的相互转化使这两对矛盾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看似毫不相关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也可以统一于梯形,并可由梯形的公式加以推导。
  2、简洁美。简洁是数学最基本的特征,可以说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公式、符号都是简洁的最好体现。比如说平面三角形,尽管它千姿百态,我们都可以定义它为:“平面内,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而任何平面三角形的面积都可以用S=1/2ah(a为底边长,h为该边上的高)来表示。定义概念寥寥数语明确、严密地表达了复杂的思想内容;符号公式准确方便地记录了事物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哪一种语言如此简洁明了而又通行世界呢?
  3、对称美。对称美是指组成某种事物或对象的两个部分的对等性。对称会带来平衡、稳定,使人感到一种合乎规律的愉悦。因此,古希腊的学者总是力图用圆周运动来解释天体的运动。他们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因为这两类图形中各个方面都是对称的,都给人以感官的愉悦。小学数学中的对称思想处处可见:a=b必有b=a、a>b必有b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