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措并举 提高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说明文教学是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文体的特点,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而厌学说明性的文章。许多教师也认为说明文学起来不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其实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也考虑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入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不少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读也饶有趣味。日常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一、注意开发、利用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例如《松鼠》、《动物尾巴的功能》等文章文字活泼,生动有趣。再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北京亚运村》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再如《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文情并茂,既富有知识性,又饱含强烈的爱国激情。这些文章都是以说明文的知识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兴趣为着眼点。这要就要求教师对每篇说明文教学给予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以特有的新意和创造性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快乐。
  二、注意科学精神的培养
  优秀的科普文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历来起着重要作用。语文课上阅读科技文章,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新课标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很多说明文的文学性语言很强,如《看云识天气》对各种云彩的描写,《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三段对四季景象的描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引用、修辞等。说明文中这些文学性语言的阅读,必须服务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比如《看云识天气》,不能孤立地欣赏各种云彩的描写,而是要把它们所征兆的天气特点弄清楚,还要梳理出各种云彩的变化顺序。教学中还要把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平实的说明文,在教学时以课本为本,从广度上开拓,选择知识点延伸扩展,介绍乡土桥梁名胜,引进桥梁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多汲取营养,尽量把课上得丰富生动,学生当然兴趣盎然,学习效率也高。
  三、注意利用各种课外资源
  开放的教学,要求我们不能再默守陈规,必须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课内资源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拓展利用各种课外资源。因此,教科书便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课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例如,我在教《看云识天气》这篇说明文时,提前两个星期让学生观察天空的云彩,如实记录下当天的天气并分析云彩和天气有没有联系。上课时,我先让学生分享一下他们的收获,再结合他们的观察引导他们学习课文。这样从学生的心理实际考虑,依照说明文的知识理趣来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通过拓展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说明文过程中感到新鲜和富有新意,让学生沉浸在求知氛围中,活跃了课内课外气氛。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求知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说明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那科学的真知对人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努力强化科学真知的吸引力,积极诱导、扶植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帮助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文章虽然不长但涉及到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进化论等多门学科的科学知识。课前我充分查找资料,巧妙设计问题,精心备课。上课之前我给学生找了课文中提到的一些花色花朵的图片,例如石榴花图片和红玫瑰的图片,除了红色我还找到白色、蓝色、橙色、紫黑色等花朵的图片。选择的图片既有颜色的代表性也注重了美感。学生看到图片中艳丽的花朵,视觉上受到一定刺激,阅读兴趣大大提高。此外,我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点面结合,既有整体把握,又有直观图形,使深奥的花色成因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五、注意通过“读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明文的语言虽然大多平时无华,但在说明文教学中还必须要注重“读”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如教《苏州园林》假山、池沼这一节,学生朗读时,通过放投影及配乐,引导学生想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重峦叠嶂、竹木掩映、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等,让学生在边看边读边想中,有如亲临其境的感受。在这基础上,再有感情地引导学生朗读,这样会产生强烈的感染效果。
  抓住读这一主线,反复实践,精于指导,学生才能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学生借助于读而达成了悟性理解,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努力激发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勉为”变成“乐为”,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79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