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句复位题的解答规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健

   语句复位题,指的是将某一语段(或复句)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抽出,另设几种与之相近的答案,让学生从中选出原句。这种题型可用来考查学生缀句成文的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近年来高考中常常出现。
  解答这类试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结合典型试题加以解说。
  一、 着眼于关键句的前后衔接
  例1 (2011年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 。 , , ,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
  [解析] 这道题,要从关键句紧密衔接的角度来考虑。句⑥说“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能与“接力处”承接的只能是“接力棒交得好……”,即句④。A、B、D三项都在句⑥与句④之间插入了其他语句,这是不合理的。由此可选出正确选项――C项。
  二、 着眼于逻辑关系上的对应
  例2 (2011年浙江卷)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招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 ’。”
  A. 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 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 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 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解析] 余光中这段话整体上是强调“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应做到“文白相济”;也就是以驱遣白话文为主,但“在紧要关头”可让文言起辅助作用,由此可见A项明显说倒了;B项的“见真求新”,与语段意思相脱节;D项的“白话为本”有失偏颇,同时遗漏了“文以应变”。正确选项为C项。
  三、 着眼于归类的合理
  例3 (2009年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 , 。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 ③②①⑥⑤④ B. ③⑥⑤②④①
  C. ⑤④①③②⑥ D. ⑤②④⑥①③
  [解析] 解答本题,应理清整个文段的内容和结构:先总说“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接下来的③⑥两句谈狗的价值,承接前面的“忠义、勇敢”;⑤②两句讲的是狗的天赋;④①两句是指人的行为,句④中的“这种”指代⑤②――整个⑤②④①,扣住了“聪明”。由此可确定正确答案为B项。同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横线之间的标点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四、 着眼于前后的照应
  例4 (2009年全国卷新课标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 , 。 ; , ; ,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地融入其中
  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 ④②⑥①⑤③ B. ④③⑥②①⑤
  C. ⑤④⑥①③② D. ⑤③②①④⑥
  [解析] 答案为C项。与“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衔接紧密、能揭示其寓意的句子,只能是句④;再考虑下文说“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是三个并列的要素,则放在该句前面的理应是句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五、 着眼于情境和空间的一致
  例5 (1988年全国卷)为画线处选择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衔接紧密。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经萎落,显得这一带十分瘦削
  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解析] 由情境氛围的一致性,本题可以先排除A项和D项。原文已交代地点是一个“坟地”,季节由“枯水”可知是寒气料峭的晚秋或初冬,气氛是静寂的。全段写出了一种凄凉冷落的氛围。而A项“夕阳烘炙”,崖壁成了“五彩的屏障”,渲染的是热烈的氛围;D项“透明的羽翼”,格调清新,也与原文不和谐,故A、D两项应当排除。由空间的一致性,我们又可以排除C项。因为C项说崖壁“矗立在江对岸”,而原文中说壁下石碑上“字迹模糊”,这表明崖壁一定近在眼前,故C项中崖壁的地点跟原文不一致。根据上面的分析,这道题应选B项。
  六、 着眼于话题的统一
  例6 (1990年成人高考)与下面的话衔接最顺当的一句是( )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
  A. 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 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 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强,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 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各有所长”四字。“各有所长”强调的是自己的长处与强项:二厂的强项是上领子,三厂的强项是上袖子。B项只强调了三厂的上袖子,C项说的是两个厂的弱项,D项则单单强调了二厂的上领子;只有A项,既强调了二厂的上领子,又强调了三厂的上袖子,这才叫“各有所长”。而且A项先说二厂,后说三厂,表述顺序上也与题干保持了一致。正确答案为A项。
  七、 着眼于陈述对象的统一
  例7 (2011年北京卷)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 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 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解析] 面对这个语段,主要应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角度进行分析。比如①处,若选B项、C项,则既不能与上一句紧密衔接,又与下面的“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相“隔断”――主语上有问题了。正确答案为D项。
  八、 着眼于音节的和谐
  例8 (2001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 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 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本题中①、②两句的差别在于逗号的位置,句②的逗号用在“俯瞰”后面,即用在充当宾语的四个主谓短语的前面,这样一来宾语部分就有一种整齐匀称之美。而“置身山顶俯瞰”又与“每逢深秋时节”形成字数上的对应。③、④两句的差异在于是否押韵,是否有和谐的韵律美。句④的末字是“绕”,与句末的“茂”及“远眺群山环抱”的“抱”押韵,当然比句③好。此题答案为D项。
  九、 综合考虑,确保连贯
  例9 (1999年全国卷)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 ②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解析] 本题可以说是近几年高考最有创意的一道衔接题。解答此题要多角度考虑,一是注意空间关系,二是保持句式协调,三是注意关联紧密。从叙事的时间看,“我”现在已不在杭州,应用“那”来远指,故可排除B、D两项;从句式协调的角度来看,在⑤、⑥中应选出与“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句式相同的一句,选择⑥,所以可排除C项;句⑥的开头为“江面”,句③的末尾恰为“江边”,这两句关联紧密,衔接得相当顺畅。由此可见A项最恰当。
  (编辑 文 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1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