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听障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及解决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丽

  摘 要:针对听障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情绪行为问题,对听障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行为改变理论提出矫正听障儿童问题行为的方法,以帮助人们能够从容面对听障儿童的情绪问题行为。
  关键词:听障儿童 情绪行为问题 解决策略
  一、听力障碍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
  所谓情绪行为问题是指某种体质上的因素、心理上的因素、环境上的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超出正常的反映,产生与场合不相称的强烈的情绪、不协调的行为反映、病态的身体反映导致有一定程度的持续性和习惯性的状态。听障儿童发生的任何行为问题,其实是他们对环境适应困难的一种表现。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无法应对,为了解除危机,他们就不得不以一种病态行为方式来表达。
  那么,听障儿童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行为呢?这与他们的童年有关系吗?这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笔者就几年从事听障儿童早期康复教育的经验对听障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总结,发现听障儿童主要存在的情绪行为问题有如下几点:
  1.自卑心理
  丧失听力的幼儿相较于健全幼儿更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常常表现出异常的安静或处于缄默状态,让人感觉不太正常或不够灵敏,越是人多,他们就越是胆怯害怕,情绪有时低落。不能与他人很好地交流沟通,久而久之,他周围的孩子就会把他撇在一旁。
  2.自尊心强
  自尊心强的孩子特别重视老师、家长和小朋友的评价,性格好强,因为在意别人评价,情绪也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听障儿童自尊心强最典型的特征表现:听不得批评、听不得表扬别人比自己强、不能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比如:在活动课或竞赛活动中表现不如别人就用哭来表现自己的情绪。
  3.依赖性强
  很多听障儿童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尤其对母亲。当孩子已产生孤僻、胆怯等情绪障碍时,这种依赖心理更为明显。有许多的孩子依赖性很重,对许多的事情,不想做,甚至不愿思考,很多时候都是家长在代劳,如:小明已经3岁多了,连自己吃饭都不会,每天妈妈都要喂他,搞得每天妈妈都不能好好吃饭。
  4.逆反心理行为表现
  听障儿童逆反心理表现为“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情绪。这往往是由于家长本身就有令人不能原谅的教育方法的错误,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信任、厌恶和消极的对抗情绪,且在康复机构中时有表现。就如:当一孩子自卑、焦虑、压抑、怨恨心理交织在一起时,他就会通过对其他同学的拔拳相向来宣泄消极情绪,以求得内心的平衡。
  5.意志薄弱,一般为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
  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破罐子破摔。这样的儿童多数都是家庭中溺爱、娇生惯养和放任型。他们没有养成独立性、忍耐性,以及管理自己的能力。因此,遇到微小的困难或不喜欢的事情就无法克服和解决,只好躲在自己感到安宁的家庭内。
  6.表情贫乏、呆板,沉默不语
  这一类儿童不爱讲话,胆子小,怕别人批评,很难同别人沟通,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当别人欺负他时只会躲避,不会反击;让他独立做一些事情,他不能完成。
  二、听力障碍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解决策略
  结合听障儿童的特点,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去帮助听障儿童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听障儿童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为听障儿童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对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努力创造民主化的教学氛围。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尊重学生,还要有开阔的心胸和深厚的爱心。教师要“蹲下来”去看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用他们最喜欢容易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处理事情;不以教育者自居,将自己和学生放在人格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去引导听障儿童学习,使听障儿童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其次是要热情地帮助和鼓励学生,对待学生学习、思维等方面的表现要正确评价,绝不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思维上的细微创见,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进一步激发听障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2.帮助听障儿童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和充分估价,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的孩子热情乐观,不怕挫折,能凭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目标。但大多数听障儿童缺乏应有的自信心,这种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听障儿童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发挥。帮助听障儿童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要了解听障儿童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几种需求。听障儿童无论在家或学校及公共场所,都需要他人的保护。生活上他们需要帮助和关心;在学习上他们需要鼓励和耐心的教导;交往上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帮助,然而他们更需要尊重、理解和被接纳。
  3.根据听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听障儿童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听障儿童日常活动中蕴藏着许多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等目标和内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如通过语言领域“打电话”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如学生通过玩“过家家”“超市”“儿童医院”等角色游戏,培养了听障儿童间的友谊,发展听力障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4.改进家庭环境,有助于改进听障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
  家长对儿童的家庭教育态度对儿童后期的个性、心理和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听障儿童由于身心障碍,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精神打击,心情都是异常的悲痛和沉重的。有的家长甚至感到灰心丧气,从而放弃任何努力,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正确的态度应是勇敢面对现实,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耐心和恒心,积极与康复机构配合,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听觉、言语、语言训练,进而改善子女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形成、特定的心理品质和个人行为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影响。
  5.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指根据听障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由教育者设计和组织,以活动为基本方式,引发儿童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达到形成和改善儿童心理的一种方法。如让听障儿童感受爱、接受爱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老师交往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合作、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能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培养听障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6.药物辅助治疗,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三、结束语
  关于听障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教育与对策,要有“三心”即:关心、爱心和耐心,同时要了解听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情绪和行为上的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去帮助、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使其产生良好的情绪和行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并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志毅.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2]吴立平.听力语言训练.北京:兴华出版社,2004.
  [3]王辉.行为改变技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7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