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书院 品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 强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书院与藏书阁,是千百年前的高等学府与图书馆,曾伴着朗朗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有一种形式能如书院呈现的这般自由。书院在我国古代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大约与现在的大学类似,但是,现代的书院早已失去它直接的思想传播功能,只能成为后人精神瞻仰的指引性符号。让我们追寻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省登封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感受古典文化的余音。
岳麓书院
岳麓山上,清溪茂林之间,隐存着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青舍密密,屋宇麻麻,大门前悬挂着一副楹联,上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就是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的岳麓书院。
这块令湖南人骄傲了几百年的文化招牌,外人未免会觉得太过洋洋自得,可如果查看史料,你会默然承认,这座静静的庭院实在是有这样的资本。
白鹿洞书院
唐贞观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所居为白鹿洞。后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到南唐升元中,在此办起学校,称“庐山国学”,也就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高等学府,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北宋儒教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北宋名儒司马光、范仲淹、李刚、朱熹等也曾在此讲学。嵩阳书院一直是重要的儒学传播圣地。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达五六十人。1009年,宋真宗正式将该书院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1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后该书院在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等人的支持下,得到很大扩展。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显盛一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08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