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黎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对高中思想政治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把思想政治课看作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错误认识密不可分,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有一定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紧密联系生活的基础上,不仅要考虑到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教学情境的内容必须紧密联系生活,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授经济常识中的“价值规律”时,我根据叶圣陶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的情节,将小说改编成剧本。我让一名同学扮演米行的老板,一些同学扮演成卖米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旁观者,模拟米市交易,要求“米行老板”根据米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压低米价,米农大声嚷着明年不再种这么多米。之后让同学们讨论:米歉收了价高,丰收了价低,那么,明年少种米价钱又会如何?这样,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所学知识。创设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时政
  新课改坚持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强调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关注时政的习惯。学生关注时政,既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可以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我结合高三思想政治教学特点,在每节思想政治课的前五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2011年是汶川地震三周年,三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灾后重建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灾后重建。三年前,汶川哀鸿遍野;三年后,汶川绽放新颜……由于学生食宿都在校内,看电视很不方便,于是我就担任新闻播报员,为学生播报汶川灾后重建的时事,并要求同学们做好简评。上课时,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令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理论结合实际来阐述我国社会制度、党的领导等方面的优越性。
  三、积极组织讨论
  目前,讨论教学法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用讨论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其合作精神,并使其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适当地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知识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我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上课时,我先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很快,持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同学聚集在了一起,几个讨论小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讨论对各自的观点进行整合,形成了本小组的鲜明观点。之后,课代表作为主持人宣布全班讨论开始,让各小组分别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陈述各自的观点,最后让同学们围绕这些观点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探究,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探究学习习惯。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改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提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使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我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次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时,我发现许多同学不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不能深刻理解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和如何走现代农业之路等知识。因此我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我让学生按自愿原则分成几个课题小组,让他们围绕家乡发展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制订研究计划。有的小组以“家乡农业技术培训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为课题,有的小组以“技术农民工与与普通农民工务工收入之差别”为课题……学生们利用假期、周末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详细记录研究过程。之后,我要求各课题小组在班上展示成果。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如果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就会迸发出强烈的探索求知欲和极高的创造热情。当然,由于受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研究性学习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对他们今后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