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新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友军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中的助学者,因为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体。其次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双向的信息交流与知识构建的过程。再次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学效果更重要。教师主要的着眼点应该是在课堂上有多少学生参与了自己知识的构建,每个学生的哪几方面智能得到了有益的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有没有得到鼓励、树立自信,学生有没有参与社会交往,有没有得到人格的熏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多做些工作呢?
第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准备要比以前更加充分。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全面发展并不是均衡发展,不是所有方面的同步发展;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全面发展也不是同一发展,不是所有人都达到同样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必须对每个学生在这一次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优势智能和需要提高的相关智能有充分的准备,通过教学设计和情境设置,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参与并在其需要的领域得到收获,教学设计永远不是为了支配学生。另外,作为教学准备,必须要有预案,正是由于学生特点的复杂性和多元化智能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意外”的可能很多,所以教师在准备一节课时,必须对一些“意外”有所“准备”,避免对于随机出现的问题因为仓促而不得不采取回避的态度。其实一味地回避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尊心都是不利的。那些教案几年不变,在不同班级重复完全一致的教学内容的情况就更不应该发生了。
第二,基于对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建构过程的认识,我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传统课堂在课后拓展中关注的只是学生的背诵和记忆,忽视了想象和思考,所以影响了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务必要安排一定的思考时间、思考空间,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认为课堂教学有五要素:问题呈现、对话交流、情景刺激、科学指导、全面评价。这里笔者就其中的第一和第五两个要素进行阐述。
首先是问题的呈现。问题不应该是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现在的课堂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归纳问题。中国传统教育给学生提供的发现问题的空间太小,要么都是“老师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要么就是问题提出后学生都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和交流,就“被接受答案了”。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准备,时时肯定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事实上学生提出一次问题就是一次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和能力,学生应用正确、流畅、规范的语言,自信、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师的提问并不是简单的提问,而是在教学设计时就设计好问题解决的步骤,在一系列问题设置中,逐步逼近问题的解决,教师所需要做的是充分肯定学生研究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勇敢地积极探索讨论问题,而不是遇到问题就退却或是消极怠工。
其次是全面评价。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多样化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课堂。那么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以达到促进个别学生全面发展而又能让所有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呢?其基本原则如下:
1.对学生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感到由衷的喜悦并加以高度赞扬。无论学生的话语本身如何,也无论他言语的内容与所谓的教学内容有多远,都应该给予足够的肯定,这是保证其在以后的交流过程中能保持积极参与态度的重要举措。
2.建立有助于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人际关系。在动态的知识构建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能得到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不应该用自己的优势去打击别人。而教师的评价对于形成这样的良好环境至关重要。
3.率直的共同感受。对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感受,教师都应该给予同情和理解。
4.宽容学生。学生没有不“犯错”的,这取决于我们对错误的理解,也可以说那些并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错误,这需要教师创造宽容和亲切的环境以便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坚定地走向成功。
5.不压制集体意志和个人意见。课堂教学中没有非彼即此的绝对答案,对于个人意见的不同和集体意志的倾向都应给予必要的尊重。
6.探索各种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在整个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索各种事物的真相和本质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真谛,在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中,让学生得到人格的熏陶。
当然我们知道这些要求远远超出了学科本身,因而没有教师的不断的专业化发展是做不到的。综上所述,在多元智能发展和建构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有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重心,以胜任新的形势下教师的历史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8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