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的导入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敬华
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识或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领起环节。其目的在于导入课题,新旧衔接,说明目的,暗透动机,创造氛围等。总之,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新课题作铺垫。“良好的开端,乃成功之半”。为人师者,必须讲求导入技巧。
一般来说,常用的导入技巧有以下几种:
一、趣味法
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考虑学生“懂不懂”、“会不会”“能不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愿不愿”学、“爱不爱”学、“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学好的问题。也就是说能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人说过:“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突出趣味性是由导入在整个活动中的位置与它的统领作用决定的。由于他的位置处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部分,强调了趣味性,等于一开始就以兴奋与愉快之火,点燃了同学们的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氛,这对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是十分有利的。
二、故事法
这种导入法可以运用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是与课文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既可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与升华;还可以是课文内容引申出的故事。但既然是故事,就要求有一定的完整性和趣味性,否则就无法吸引学生。它的好处在于,教师讲述的故事,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悟”出故事的道理,从而与所学新课之间建立起学习联系。
三、温故知新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的是复习旧知识对获取新知识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文体,还是题材,新旧知识都有可联系的“媒点”,即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抓住其一点生发开去,再联系即将要学的内容,这种中介性的衔接给学生以自然流畅、水到渠成之感。
四、运用媒介法
它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挂图、电影电视片段、幻灯片等活动方式,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题。通常是在建立新知识所要求的感性经验时,或是在学生缺乏有关经验、体验时,或是实验的方法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时采用这一类型的导入。因为直观形象的教材比形象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可以让学生获得较深的印象。
五、释题解义法
释题解义,就是解释题目,指出内涵。题目犹如人的眼睛,从“心灵的窗口”可窥视人的内心,抓住文章的题目,开头就抓住要害,追本溯源,正如战场上的短兵相接,一针见血,有事半功倍之效。
六、开门见山法
它是利用精练的语言,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说明新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
综上所述,导入的技巧很多,但我们也应灵活掌握,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导入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