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学语文课导课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导入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节课,好的导入能迅速安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十分重视课前的导課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导入;学习兴趣;方法;效率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极富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能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是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愿望。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积累总结出以下几种导课技巧:
  一、谜语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前就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听课兴趣提起来,学《蝉》这一课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我出了这样一个谜语。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来猜一个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这是什么昆虫?大家略思片刻,然后答道“蝉”,有的说是“知了”,我说回答正确,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唱歌不用嘴的昆虫---蝉。在轻松愉快的谜语中自然而然的引出了要学习的课文。
  二、视频导课入
  在学习《黄河颂》时,我下载了一个大约7分钟的黄河壶口瀑布的视频,学生在视频上直观的欣赏到了黄河的咆哮和震撼。看完视频我引出课文:同学们,这是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造就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在特殊的年代,它又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保护我们伟大的民族而奔赴战场,今天就让我们和著名诗人光未然一起大声赞美黄河吧!然后板书课题“黄河颂”
  三、歌曲导入
  《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可用歌曲导入,上课时可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耳听江涛的《愚公移山》,这是怎样的一段传奇佳话?我们的心中有怎样的感叹?请同学们随我一起走进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激情奔放的歌曲,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诗歌导入
  在学生所学过的课文中有许多诗歌,其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也为我们导入新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比如学习《回忆我的母亲》可利用孟郊的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然后再配上这样的导语: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女写字的耐心,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期望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五、设疑导入
  《带上她的眼睛》这篇课文可用设疑导入法,“带上她的眼睛,眼睛怎么带呀?带上他的眼睛去干什么呢?”,看到这个题目时,学生会产生有很多疑问,这些疑问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吊”起学生的情绪,他们才会为寻找答案而快速投入课文的学习和探究中去。
  六、故事导课
  即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师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事先辅导,让一个学生上课前登台讲给同学听:“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得漂亮。他每一天,都要换一套新衣服 。有两个骗子听说了这个情况,自称自己可以织出天底下最漂亮的衣服 ,可是这个衣服有个特点,任何愚蠢的和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件衣服……最后,皇帝就这样光着身子大摇大摆的在街上游行。”这个荒唐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导课的方法远不止这些。这要在平时教学中慢慢积累。总之,我认为不管导入的表现手法是如何的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教师始终应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把课堂导入变成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艺的舞台。这样才能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党晓丽《论中学语文教学导入类型设计》《科技信息》-2007年10期-155-155页
  [2]周印兰《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中国文化教育网
  [3]魏书生中学语文教改实践魏书生、张彬福、张鹏举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