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春燕
摘 要: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异彩,观点如下:1.追求和谐;2.顺其自然;3.选择生成;4.力求简约。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体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荷的本真与质朴,大自然是生命之母,是万物之源,它之所以生生不息,日趋繁盛,是因为大美而无华、大美而无痕的自然智慧,而我们的现代教育却陷入了一些误区,正需要追求和谐、自然、本真、质朴的原生态课堂教育。作为教师,如何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呢?结合平时上课、听课的收获,我从以下几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追求和谐
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挖掘语文本身的人文价值,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关系。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不搞“语言”、“思维”、“行动”上的“霸道”,而要在“润物细无声”的组织引导中,带领学生逐步构建完善和谐课堂,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让语文课堂的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在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氛围中,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人情味”。
如,教学《月光启蒙》一课,学生反复诵读妈妈吟唱的歌谣后,我让学生品味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学生说,我从“先盖瓦屋后盖楼”中感受到妈妈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有的学生说,我从“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看出妈妈虽然身在农村,但是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可能她也想到外面去旅游;还有的学生说,我从妈妈的童谣、谜语中感受到妈妈是个很风趣的人……学生畅所欲言,理解中包含着各自独特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化的意见。即使个别学生说法有些偏差,我也让他很体面地坐下,尊重他们想法中合理的部分,“扬弃式”地处理。因此,课堂上,伴着月夜优美的旋律,吟诵着朗朗上口的歌谣,学生抒发着心中所想,师生平等、友善,课堂沉浸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
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全程,让孩子始终处于愤悱状态,适时地点拨,热情地鼓励,让每个孩子乐于尝试,积累成功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在轻松愉悦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让他们的心灵在和谐的氛围中舒展。
二、顺其自然
记得有一次,无意间听到学生这样的对话:“今天老师好奇怪,上课怪怪的,和平时不一样。”“是啊,大概是因为有好多老师听课吧!”……此类现象在当今的公开课教学中已见怪不怪,公开课中,教师的教态,教案的设计,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老师今天是怎么了?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可见,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刻意追求完美,反而会弄巧成拙。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一种哲学观点,就是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可以达到目标。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无课”是课的最高境界,是追求课的“自然”。听孙双金、于永正、薛法根等特级教师的课,总被他们的“大师”风范所折服,他们的课堂,很少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凭着一张嘴、一支粉笔,就能让课堂绚丽多彩、精彩纷呈,他们的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气势如虹的排比,但是学生却在他们的带动下充分地说,投入地读。
譬如,一位教师在上苏教版的《梅兰芳》一课时,让学生欣赏梅兰芳的京剧约十分钟,作为低年级学生,他们根本听不明白。这样的设计,这样的欣赏,不仅让学生三心二意,莫名其妙,还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更是于事无补。
因此,语文课堂的顺其自然,首当其冲的是不要忘记“课本”的价值,要将课本摆在教学资源的首位。如果说课程标准是课程的“灵魂”,那么,课本则是课程的“肉体”,我们语文课决不能忘“本”。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我们只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通过师生有效地对话,由学生反复地诵读,才能发现文本语言文字的意蕴,实现对语境的独特感悟。
三、选择生成
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一个自然、和谐的课堂中,生成是必定存在的,它会创造出许多精彩,给学生带来探究欲望。那作为教师,如何让生成成为语文课堂的“七色彩虹”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变换”。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思维,随时调整教学要求或变换一些教学内容。
记得五年级的一次作文课,课前我走进教室,就发现一堆学生围在一起,突然一位女孩走过来,涨红了小脸,气呼呼地告诉我:“老师,有些男同学把学校池塘里的蝌蚪抓在瓶子里。他们还把蝌蚪从三楼往下扔,说要看看它们会不会死,如果不死,他们还踩上一脚,太残忍了。”我一听,顿时也火冒三丈,心想:平时教你们学真、学善、学美,嘴上个个会说,今天居然做出这种事。正想找出罪魁祸首,狠狠地批评一番,上课铃响了。
我灵机一动,不动声色地开始上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几篇文章吗?《雪儿》、《我不是最弱小的》、《蚁国英雄》、《生命桥》?”同学们踊跃发言,侃侃而谈,讨论了十来分钟,我话锋一转,“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鱼儿在水里欢畅地游泳,我们学校的池塘里有一群可爱的小蝌蚪,本来它们也很快乐,期待着长大后为庄稼捉害虫,为农民伯伯服务。可是今天,不幸却降临到他们头上,谁能接下去说说呀?”此刻,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
就这样,这节作文课就写了刚才发生的事,没有一位学生愁眉苦脸,个个都伏案奋笔疾书。我想,这样水到渠成地把一件意外的偶发事件生成为难得的写作好材料,学生入情入境,有感而发,这时的写作,便成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
其次,生成不能剥离文本。不管是凭借统一“教材”,还是发掘校本课程,语文教学总离不开承载知识的“文本”。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有准备地、从积极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施加影响,即以精心安排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来支持或促进学生的内部学习,使其价值取向向正确方向发展,而不可剥离“文本”去进行所谓的“生成”、“拓展”。
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云房子》时,学生说:“老师,我也想造一座云房子。”于是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卡纸,四人一组分工合作,大家兴致勃勃地做了起来。
这一教学环节看似尊重学生,顺其自然,而实质是不能够支持或促进学生的内部学习的,课堂上看似热闹,音乐、图画、手工,而这些则是剥离文本的游戏,只有身心的娱乐,却无文化的涵养。这样的“生成”不仅没有任何发展内涵,更没有任何创新价值,也谈不上什么教学效益了。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牢记,生成是课堂中必然的,但不是随意的,“生成”是对文本的超越,但不能丢弃“文本”任意拓展,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预设与生成同构共融,才能成就自然、和谐、有效的课堂。
四、力求简约
现代社会,人们服饰追求简约,装修追求简约,文字追求简约,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应该追求简约。这里的简约,是指在教学中,从目标到环节、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语言都不蔓不枝,干干净净。
如,我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就抓住了“彭德怀不忍心杀大黑骡子”和“彭德怀一定要杀大黑骡子”展开教学,让学生揣摩彭德怀在“杀”与“不杀”之间的矛盾及痛苦心情,从而最终明白“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对彭德怀的敬爱之情也油然而生。这样,由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简洁,看似长而无头绪的文章,学生学起来也轻松而充满了激情。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现代人追求的简约绝不等同于简单,同样,简约的课堂也应是有深度的课堂。可以说,有深度的课堂是在“简约”之上的“丰满”,这“丰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课堂张力――思维的张力、情感的张力、文化的张力乃至智慧的张力。正如特级教师孙双金说的,上课如登山,一堂好的语文课,老师应引领学生登上知识的高山、情感的高山、智慧的高山。
苏教版第八册语文《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叙事散文,文章朴实无华,字里行间流淌着母子浓浓的亲情,如果不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那只能是泛泛而读,根本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配着优美婉转的旋律,大屏幕出示了填空:“我抱着母亲,轻轻地摇着,心里默默地说 。”“母亲眼角流下两行泪,心里默默地想 。”此时此刻,我没有说任何一句话,只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抒发着自己心中所想,说着说着,有的学生眼眶红了,有的学生悄悄地擦去眼角的泪水。
这个教学片段,我利用文本的空白点,营造了倾诉的情怀: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积蓄情感,在交流中倾吐情感。母子间心灵深处的呼应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催人泪下。它将亲情演化在每个孩子的心头,沁入每个孩子的肺腑,让他们身临其境,沉浸其中。课堂,因这样简约的留白、补白而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要拥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收获,拥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释放。是啊,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愿我们的语文课堂能洗尽铅华,回归本真,那样的教学,那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大美。■
参考文献:
1.小学作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6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