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稳中求进 逐步实现大纲中考向新课标中考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红樱 祁春霞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省进入新课程中考的实验区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大纲教材的中考命题也在不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逐步完成向新课程中考的转变。比较我省2005年非课改实验区与实验区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两卷增加了更多的共同点。因此,认真分析两套试题的异同,会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和中考复习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
  从今年试卷的整体情况来看,两卷的第一部分考查了同学们对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以及名著阅读情况,有四道小题题目相同;第三部分考查同学们的写作能力,采用了同样的材料作文题;第二部分考查同学们对各类读物的阅读情况,文言文和第四题的现代文阅读采用了完全相同的语段和试题,而阅读部分的第二、第三题,虽然阅读语段不同,但在命题的思路上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下面我们重点就阅读部分的试题做一简要的比较和分析。
  一、从阅读语段的总体选材情况看,2005年的中考试题,沿袭了我省近年来中考命题选材的基本特点:文言文语段――《三峡》选自课内,为《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的基本篇目,同时又在课改实验区使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古诗文之列;三篇现代文阅读语段,全部选自课外,文体为比较典型的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篇幅长短比较适中,内容贴近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在现代文阅读部分,两卷使用的共同语段――《白苍鹭》,为外国文学作品,具有生动的情节、丰满感人的形象,反映了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主题,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激起我们思想情感的共鸣,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非实验区与实验区试题相区别的两个语段中,非实验区试卷的说明文《雾》、议论文《心系一处》,试验区试卷选用的《细菌发电的广阔前景》、《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都沿袭了我省中考阅读文段选材的一贯特点:说明文简洁明了,内容或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或介绍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动态,有利于同学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议论文则针对我们的学习和思想实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我们以良好的引导。因此,在日常学习和中考复习中,同学们适当地阅读一些类似的语段,选择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可以使自己更为熟悉和适应中考的试题,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从阅读试题的整体命题思路看,2005年的试题,延续了2004年的命题原则与思路,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特点。比较两套试卷,我们可以看到:
  1.文言文阅读试题没有波澜。2005年的文言文阅读,以《三峡》为载体,命制了五道题,前四道题分别考查了古代文学常识、文言文的背诵默写、文言常用实词的理解、文言文重要句子的翻译,试题的难度都不大。相对有一点儿难度的是第8题:“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考查大家对文言语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会由于概括不全面而丢分。
  至于今年考查的文言文篇目《三峡》为课标和教学大纲的交叉篇目,我认为可能只是一种巧合,大家不要因此就在中考复习中盲目侧重交叉篇目。至于我省中考文言文语段的选材,是否会像其他部分省市一样由课内转向课外,我认为,明年将是大纲教材的最后一次中考,保持试题的稳定性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日常学习和中考复习中,针对考点,抓好课内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应该是最重要的。
  2.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试题的命题思路大致相同,但具体考查的侧重点稍有变化。
  在说明文部分,两套试卷都考查了对说明方法的判断,以及对不同的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的分析和理解。非实验区试卷在说明文语段中综合考查了我们对常用汉字读音的识记能力,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能力,对相关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能力,除第10题“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样形成的”有一定难度外,其他试题基本上都能直接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试题难度不大。
  实验区试卷在本部分,除设置了对文章重要词语的理解、对文段说明内容的概括等试题外,第9题“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更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概括能力,第14题“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需要我们从文章中筛选和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概括,整体难度稍大于非实验区。
  在议论文语段的考查中,两卷都设置了仿写句子、为文章补充事实论据等开放性试题,综合考查我们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积累和语言组织能力。另外,两卷还共同考查了同学们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非实验区试卷第15题,“说说‘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第16题“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考查了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而实验区试卷中“你怎样理解‘诚实更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不断进修的课程’这句话的含义”,则更注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阅读感悟,第17题,关于论证方法的理解与分析,让大家在文章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中选择一种回答,比非实验区试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从两套试卷看,中考的议论文阅读题,更注重考查大家对读物的整体感知,注重我们的阅读体验,注重对我们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培养自己对各类读物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生活积累,加强语文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记叙文阅读部分,除考查了同学们对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识记、对文章结构安排中“前后照应”这一写作手法的理解外,更多地考查了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人物行为的评价。其中,第25题为开放性试题,为我们提供了提出观点、发表见解的自由空间。
  总观200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阅读试题的设置,我们可以看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渗透《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综合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中考命题的方向,而开放性试题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中考语文复习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并认真比较近两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改变死记硬背老师教授的知识、被动接受学习的做法,加强语文实践,在阅读的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联系自身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去感悟、去思考,在生活中做一个语文学习的有心人,不断地去自悟、自得,去吸收,去储存,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整体水平。
  另外,我们还应注意到的一个变化是,两套试卷中,考查现代汉语语音和字形的两道题,分值由以往的2分增加到4分。同时,还有更多的题目侧重考查大家对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这就提醒我们,不要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如,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写一手工整规范的汉字,了解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记诵一定量的优秀诗文,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备了这些基本的知识,我们才能提高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去理解、领悟作品的形象、情感和语言,才能具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才能对作品有更为丰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否则,脱离了“知识与能力”的支撑,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7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