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平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状元档案]
姓名:蔡妮芩
性别:女
毕业学校:巴蜀中学
高考成绩:673分
最想报考的学校:北京大学
马尾头、金边眼镜、粉红小T恤、浅蓝色牛仔裤,被巴蜀中学高三(1)班同学称为“邻家的乖乖女”的蔡妮芩以总分673分的成绩勇夺重庆市文科桂冠。
查分当天上午,老师亲自打电话通知她,当得知自己成为了高考状元的这一喜讯,蔡妮芩却还不是很满意,原来英语是她传统的强项,但听力却有4.5分的题忘记填在答题卡上;而数学题比较简单,有4分的一填空题,她先做对了,后来检查时却改错了,令她很是遗憾,直到得到状元桂冠了,她还在为这本可以得到的8.5分而后悔。
蔡妮芩1987年11月12日出生在北京,1989年随父亲蔡远模转业到巴南,父亲在巴南区法院当驾驶员,母亲没有工作,在巴南区摆地摊为生。他们一家人还住在10年前集资盖的房子里。
读小学时,蔡妮芩称自己的成绩并不好,后来上了初中成绩才有明显提高。回忆起儿时的成长过程,蔡妮芩还说自己上小学时反应很慢,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都用了很长时间。有一次她数学考了全班倒数第一,被母亲打了屁股。但从此之后,她开始发奋,学习从来没让父母操心过,从渔洞第四小学毕业后考进巴县中学,后又考入巴蜀中学读高中。
蔡妮芩的成绩并不是一直都拔尖,但却一直走上坡路。她进入高中以来月考、模拟考和诊断考试最好成绩是全年级第二,也曾滑落过前五名,但一直在前10名以内。对此,蔡妮芩的父母都很是骄傲。
当问到自己高三时的学习状态时,蔡妮芩却笑了:“我是全宿舍睡得最早、起得最晚的人。高三时每天都会睡到7:50才起床,连续几次因为迟到而被老师抓了现行。”令人惊奇的是在考上状元前,蔡妮芩只尝过一次考第一的滋味,但无论排在自己前面的同学怎么变,她总能保持第二。蔡妮芩说,周围很多同学在高三的时候总感觉压力大,都快受不了了,但自己从进高三第一天就在为“压力小”着急。蔡妮芩用“学疯了”来形容自己高中那段的学习状态。
“在得知自己成为状元的前一天晚上,班主任韩武红老师就打电话告诉了我成绩,说我考了全校第一名,其实当时我就有很好的预感。”蔡妮芩回忆起她刚得知成绩的时候说。在知道自己是状元后,她决定第一志愿填报北京大学,但没有马上给自己确定专业。在北大之外,蔡妮芩对香港中文大学在媒体上承诺的40万元奖学金也比较感兴趣,觉得可以给家里减轻不少负担。“尽管如此,我的梦想还是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因为这两个学院的一些专业就业形势不错,毕业后也能够给家庭减轻负担。”蔡妮芩父亲则表示尊重女儿的选择。
在前面说到过,在高考中,蔡妮芩因为一些常识性问题丢掉了8.5分。“我认为这可能与考前紧张有关。因为毕竟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平时心态很好的我在高考前的晚上却失眠了。”6月5日晚,11点寝室就熄灯了,蔡妮芩却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心里不禁有些着急:同学们是否也失眠呢?她轻轻唤了一声,没想到同宿舍同学也睡不着。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她们开始试图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于是在高考前夜两个女生在寝室里竟聊起了永谈不厌的话题――到大学后怎么去找男朋友,找什么样的男朋友。蔡妮芩回想起她的高考前夜,至今仍面带微笑:“聊的具体内容当然不好透露,但当时我们兴致很高,不过也大大缓解了紧张情绪。终于大约在6月6日凌晨两点左右,我们渐渐进入梦乡。也不是没有失眠过,我刚上高中时晚上就睡不着,所以不怕失眠。”
兴趣爱好
“学习之余我最大的爱好是逛超市。高三学习很紧张,跟同学逛逛超市或是在学校附近的湖边草地散步是我排挤压力的好方法,除此之外我也喜欢看书、上网、听音乐、看电影。”蔡妮芩在聊到自己的业余爱好时笑着说。“我不太喜欢运动,但对激战的世界杯很关注,放假以来我都待在家里,没什么特别的事,就看看电视、上上网。”后来才了解到,原来这个文文静静的状元虽然自称看不大懂足球,却是巴西队小罗的铁杆球迷。“我们开了一次小学同学会,一般说来高考后都在玩电脑,和同学QQ聊天。我不喜欢打游戏,我游戏智商比较低。另外我还跟妈妈学做菜,目前只学会了切菜,切得最好的是大蒜。”蔡妮芩如是描述自己的“高考后”状态。
家长心得
蔡妮芩的爸爸蔡远认为,参加培训不如找老师补习。
“我们没有什么文化,要指导孩子学习不可能。上了初中后,就全靠孩子自己自觉。”蔡妮芩的母亲刘之美说,“我们对孩子的成绩一般只过问一下,考试时如果是该做对的题做错了,我们要孩子自己总结,对自己确实不懂的,则要请教老师。”刘之美还说,他们也不很在乎培训,蔡妮芩从小学到高中,就从没有给孩子请家教。而有什么问题直接找老师最好,因为老师肯定更了解学生的情况,也能给她有效的点拨。爸爸妈妈对蔡妮芩没操多少心,也不像很多家长用物质奖励孩子。蔡爸爸回想,从小到大,就只在女儿考上中学时奖励了她一只小狗。
教师评价
蔡妮芩的班主任韩武红特别高兴――去年的文科冠军屈仁丽是韩武红的得意门生,今年的最高分又出自他班上。韩武红兴奋地说,在全市前10名中,有6位都出自韩武红班上,全市文科第二名李灏考了671分,也出自韩武红的班级。
那韩武红怎样看自己的得意门生呢?“蔡妮芩胜在心态好,特别是高三以后,状态平稳,她的成绩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另外韩老师觉得,蔡妮芩和屈仁丽一样,考试时心理素质特别好,考每一科都是笑着走上考场的,在考场上特别容易发挥好。班主任韩武红对蔡妮芩评语用得最多的话是――非常优秀。“她是一个十分自信的学生,心态很好,无论考分如何她都能正确面对。她给老师一种很放心的感觉,平时她很喜欢跟老师交流学习上的感受,也善于总结学习方法。”
据韩老师透露,蔡妮芩不光是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也很高,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是第一批入党的学生党员。学校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她也表现得很突出。
状元自述
在学习方法的介绍上,蔡妮芩延续了自己沉默寡言的低调风格,相比其他状元的侃侃而谈,她的介绍更加简短精辟,但相信会给考生们更多的启示。由于在2006年高考中,她对自己的文科综合成绩最为满意,在平时也积累了很多学习“文综”的经验,所以在学习方法上更着重介绍她在文科综合上的心得,供大家分享借鉴。
关于听讲
能够从成绩一般考到重庆市状元,除了刻苦努力外,我的学习方法当然也让很多人很感兴趣。其实并没什么,我最大的经验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上课认真听讲。从高二下学期开始,我每节课都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争取把新鲜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就完全吸收。然后每天晚上回家,都要回想一遍当天学的内容,想一想有什么地方还没有弄透。渐渐地我发觉这样自己的学习效率非常高。有很多同学课堂上听讲并不很认真,一心想用课后的时间和刻苦来弥补,我觉得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因为错过了课堂上第一时间的吸收,有的东西以后自己理解起来就要很费劲了。
关于笔记
一般文综的课上大家都会认真听讲,甚至有同学会“全程记录”,到了复习结束,往往可以拿出像书一样几大厚本的听课笔记。我觉得这样是不可取的,因为很多内容应当在听的同时进行消化,在那样的前后联系的思维过程中能够很自然地将其变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相反,在课堂上过多地抄笔记会影响听课的效率,而且人写字的速度毕竟跟不上思维的速度,如果老师说的每句话都要记录,那不但会记录不全,而且还会失去重点,使自己的笔记没有层次性,如果下课再去整理的话,那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所以,平时上课我最注重的是认真听讲,而非一味地将老师在课上所讲的内容全部记录在笔记本上。否则,我一定会在记笔记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课堂上的领悟会大打折扣。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是:笔记固然重要,但贵在精,而不在多。笔记本里的应该是主要内容,它应该像一个框架,复习时能帮助你回忆起老师所讲的内容,而不是盲目地记录老师的每一句话。因为老师在上课时为了帮助同学吸收理解,在讲话中必然要有基础的铺垫,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多次的重复,而这些基础和重复的内容如果自己已经领悟,再写上几遍便是浪费时间了。我发现大多数同学的笔记千篇一律,基本上是抄写老师的板书和课本的定义,但我认为笔记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笔记毕竟是要给自己看的,以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作为目的,这就像是自己写给自己的话,以让自己听懂为第一选择,所以在记的时候还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自己发明的小符号,这样既可以提高写字速度,还可以使笔记更加清晰简洁。
关于文综
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文科综合,文科综合既然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考试科目,一定有它特殊的地方,所以,在学习文科综合的过程中,适当的学习方法对这门科目的成绩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很多同学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在文综学习上走入歧途的。但是,也不应盲目地套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因为每一个科目都是有它自己的特性的。而且,无论是学习哪一门科目,如果学到最后没有总结出自己应对这门课的方法,那可以说是一种失败。这种失败不仅是学习知识中的失败,而且对面临高考的高三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类似高考的失败。没有良好而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不管你付出多少心血,最终的结果都将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学习中借鉴他人的经验的同时,确确实实地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我也希望通过自身和他人的一些成功经验,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我看来,文科综合的学习方法是最千奇百怪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招数”。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兄,他学文科综合时方法看起来很简单――背课本,他反反复复地背,随时随地地背。最后的结果是,一个同学随便翻到某一页,那个学兄竟然能将当页内容以及前三页后三页除标点以外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复述出来。这真是令人咋舌,功夫练到这样炉火纯青的境界,恐怕多数人都难以达到吧。这是个很简单的方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学得来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巨大的毅力的。根据我的分析,这位学兄无疑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记忆力和意志力,所以能够达到这个令人艳羡的水平,背课本也许是对他最有效的方法,但并不适合每个人。因为大多数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记忆力和时间足以把几大本文综课本全部记住的,而且在高三,要学习的也不仅仅是文科的这几门课。其他考生如果盲目地套用他的方法,不但不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
我高中的一位同学则采用另外一种方法:背图片。他这种方法除政治以外的两科都能适用。最后的结果是,你随便挑本书报出页数,他就能说出那一页上有几幅图,分别描绘了什么内容。事实上,熟悉了图片,相关的课文内容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来了,比如想起历史书上某一页圆明园遗址那张图片时,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和《北京条约》等相关知识。我觉得这种方法也很不错,因为文综的考卷中往往会出一些结合图片的识图分析题,书上也有很多标明了需要掌握的图片,这样复习图文结合,正好一并复习了,而且比起纯粹的背书,这种形式也不会太枯燥。
还有的同学喜欢为人讲解,在帮同学将课本内容梳理一遍的过程中,自己脑中的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我觉得这也是一举两得的办法,文科的很多东西都是“真理越辩越明”的,有时候自己对知识点了解并不是很深,但在和其他同学探讨的过程中就会突然感到思维开阔、理解深化了;而且大家一起讨论还可以互相借鉴观点,共同提高,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说了这么多别人的学习方法,是想说明学习方法是个人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而形成的。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做同一件事必然不会采取完全相同的方式,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都应当有一套与自身各方面协调一致的、能够丝毫不带强制地起到促进作用的学习方法。这么说或许有些晦涩,那么解释得简单些,就是你的学习方法应当适合你自己,否则,即使是有一点别扭的地方,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让你的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我一直都认为学习方法是可以借鉴但切勿模仿的,吸取别人的方法中适合你的部分或是加以改进再使用,无疑是聪明的做法,但照单全收就不可取了,因为即使是学习水平不相上下的两个人,由于个体情况、性格啊、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也不一定会适用同一种学习方法。
另外,即使用在同一个人身上,学习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就需要不同的方法与之相适应。比如,在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首先应当在总体上保持你已经习惯了的一套方法,因为在这时猛地换另一套方法难免会不适应而降低你的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应当对原来的方法作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冲刺的需要。在高考前,总的策略就是从全面的复习转到突击弱项上来,以查漏补缺为主要方向。
关于难题
有很多人认为高考中得到高分关键就是拿下难题,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我的班主任韩武红就经常鼓励我要重视基础,因为中档题和基础题不能错。基础好体现在能力上,中档以上的题都是通过基础知识演变而来的。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大家可以看一看高考考纲,上面有题目的难易分布,其中真正的“较难题”只占到20%左右,所以大多数还是基础题和中等题。我们可以算一算,现在高考总分是750分,如果能把握全部的基础题和中等题,就算难题一道都不去做,那么也可以拿到600分,这在高考中已经可以算一个不错的分数了。其实所谓的难题,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只不过是把基础题变换了一种形式,或是以一个新的载体去呈现知识点,只要牢牢地把握最初的知识点,再加上一点灵活开放的思维,难题并不都是难以攻克的。
关于课外
另外,我觉得作为文科学生,涉猎广泛也很重要,像我自己平时就经常买些杂志来看,《中国国家地理》是我最喜爱的杂志,它融合了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历史等各种知识,不但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而且读起来很有趣味,再加上丰富的高质量的图片,每拿到它都让我有不同的惊喜。当然多读这种书对开拓文科学生的知识面大有好处,从中我积累了很多课堂中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比如说今年的高考作文《走与停》,我写的是成都与重庆两座城市的比较。成都节奏很慢,生活悠闲,而重庆节奏快,人们急躁爱动。这个作文的思路来自考前我看的一本关于成都和重庆作比较的书,我当时就把其中的素材记住了,所以就用在高考作文中,感觉很不错。很多人评价今年重庆文科综合考的知识面很广,考生纷纷落马,但因为之前有过知识的积累,我在考场上顺利地写出了成渝高速和才开通的城际列车,最终今年高考文综我还是拿下了265分的高分。广泛的涉猎这对文科生很重要,文科底蕴的积累是“功夫在课外”的。光靠掌握课堂上、课本里的知识是可以应付高考的,但不会拿到很高的分,因为文科综合说到底是在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联系实际的能力,像政治之类的科目,在出题的时候还往往联系上一些时事的背景。如果只是死读书,而不去深入思考和拓展思维,也不去积累和了解相关资料,是远不能达到要求的。
选自《2006新状元成功之路》
责任编辑/木 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0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