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烧开水是人们几乎天天要做的事情。这件事情看似简单,但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如:从容器底和容器壁上会产生许多小气泡;在水沸腾以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在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将要沸腾前发出的呼声较大,而沸腾时响声则较小。现象之中隐藏着本质,下面我们一起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吧。
  对水加热一会儿,就会有气泡从容器底部产生,那么这些气泡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这些气泡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析出而产生的。对我们肉眼而言,水面非常平静,但如果放大100万倍,我们就会看到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些能量较大的水分子会跃出水面跑到空气中,这就是水的蒸发;空气中的一些氧气分子、氮气分子等会冲到水中去,进入水的空气分子在水里向各个方向扩散,就是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除了跟液体的种类和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外,还跟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在常温下,溶解在水中的气泡非常小,肉眼看不到。加热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特别是与火焰接触的容器底部,附着的空气泡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肉眼就能看到了。随着温度升高,气泡周围的水也向气泡内蒸发,使得气泡内的压强大于气泡外的压强,促使气体体积进一步增大,当气泡受到的浮力大于与器壁的附着力时,气泡就脱离容器底上升了。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开始阶段,气泡从容器底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小,以至于没到水面就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有两个郊果相反的物理过程存在:一方面是气泡越往上升,气泡所在处的深度越小,水加在气泡上的压强越小,这样气泡有进一步膨胀的趋势;另一方面,在水沸腾前,容器内的水温度分布不均匀,上层温度要低于下层温度。因此,气泡越往上升,温度越低,使气泡体积越来越小。在水沸腾前,后一个因素占优势,所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直到消失。
  如果继续加热,容器内的水经过充分对流后,各个部分水的温度基本相同,这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出现温度降低而导致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而气泡受到四周水的压强则在不断减小,所以其体积不断增大,气泡向上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最后冲出水面并破裂。此时,水沸腾了。
  在烧水的时候,人们发现在水将要烧开前的一段时间,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而当水真正沸腾了以后声音却低了许多,这就是俗话说的“响水不开,开水不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在水没烧开之前,容器内水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下层水的温度高于上层水的温度,这样下层水的密度必然小于上层水的密度。密度大的下降,密度小的上升,容器中的水发生剧烈的对流。而流动的水之间以及水与气泡之间存在着摩擦,这种摩擦使气泡和水都要发生振动,并且带动容器振动,使振动得到了加强,这样就听到了比较大的响声。水沸腾后,容器中的水温分布均匀,都等于沸点,此时水便不再发生对流,只是气泡还在不断产生和加速上升,虽然气泡与周边的水仍要发生摩擦,但气体与液体的摩擦较小,所以产生的声音较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4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