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语言意象,链接课内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认知少,理性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即使面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许多老师也总感觉无处下手。而孩子们在粗略的感受了文本美妙的插图,朗朗上口的文字后,再也提不起任何的兴趣,更别说走进文字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感受故事的魅力了。我从事了好几年的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反复中倒也琢磨出一些适合低年级孩子的阅读教学的方式,我始终相信,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重在丰富语言意象,做到有效链接,那简简单单的课文也能充满新意和诗意。
一、引导发现,让学生的创造思维被激活
引导发现指的是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事物发展的因果及其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的学习方法。斯宾塞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当多些。”波利亚也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发现事物的“新联系”是创造思维的最本质的特征。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并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学生把新信息与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例如教学《陈毅探母》(苏教版新教材第二册第十一课)时,要求学生用“一边……一边……”口头造句。我出示句子: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指名读后问:这个句子告诉我们陈毅做了几件事?学生回答:两件事。又问:这两件事是一件做完,再做另一件吗?学生明白两件事是同时做的。问:还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呢?学生积极动脑,举手发言。有的说,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有的说,我一边跳皮筋,一边说儿歌。我又问:都是自己同时做的两件事,别人行不行?学生知道造句的内容涉及的面可以宽些。于是,有的说,小鸟一边飞,一边叫;有的说,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给我讲故事。我在肯定他们的同时,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小组讨论后,学生明白了:两个“一边”连用,必须是两件事或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不好的教师是向学生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巧妙地提供空间,引导学生去思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有如燧石的相互撞击,不时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二、提倡争辩,让学生的创新意识被唤醒
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间对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催化剂。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说,见仁见智。教师要因势利导,提倡争辩。争辩时,个体创造的潜在意识被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得到尽情发挥。
如教学《锄禾》(苏教版新教材第二册第十九课)这首古诗,在学生明白这首诗的意思后,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谁知道这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人们到底“知道”还是“不知道”?过了几分钟,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认为是“不知道”,有的则认为是“知道”。两种意见针锋相对,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让双方说理由,看谁的理由更充分。持第一种意见的学生认为:如果“知道”的话,作者就不会这么说了;“谁知”就是不知道的意思;没有种过庄稼的人,他们只知道拿钱买粮食吃,怎么知道种粮食的苦呢?当然他们不知道了。持第二种意见的学生也不甘示弱,他们指出:作者亲眼看到农民种田这么苦,心情很沉重,才写下这首诗,告诉人们,这碗里的饭来得不容易啊!……我向学生再次介绍了作者李绅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后,意见趋向统一。教学中,教师就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启发想象,让学生的独创能力被拓展
想象是人们对大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动力。儿童的想象十分丰富,“他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鲁迅语)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和创新精神。
《秋姑娘的信》(苏教版新教材第一册第七课)这篇科普知识童话,讲的是秋姑娘分别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教学时,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深入角色,展开想象。我说,天凉了,秋姑娘对朋友多关心啊!我们都来做一回秋姑娘,你准备写信给谁?告诉他什么?学生在秋姑娘的爱心感染下,有的说,我要写信给在北京打工的爸爸,让他注意身体;有的说,我要写信给老师您,要您多多休息;有的要写信给月亮里的嫦娥姐姐,让她回家乡来看看……多么美的秋姑娘!我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将教材适当延伸,引导学生想象,创造出了冬去春来后春姑娘的新形象。她摘下头上嫩黄的迎春花瓣,也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照应原文,分别写给大雁、青蛙、小松鼠、山村孩子。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信的内容精彩纷呈。下课铃响了,可孩子们意犹未尽。这样的体验,留给了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可见,这创造的火花无人不有,无处、无时不在。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做有心人,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56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