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学困生转化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邸合国

  摘要:对学困生实施转化,需要耐心,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根治”。只有从观念上改变他,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转化学困生,从而达到教师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学困生 主要表现 产生根源 转化工作
  
  任何学校、任何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生活、表现等方面的发展,不可能是一致的,有优等的,有中等的,也有较差的。如何对学困生加以教育、培养和耐心转化,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值得大家研讨的一门艺术。学困生作为学校不可回避的教育对象,在新的社会形式及教育思想下,更有加强研究的实际意义。在此,本人就转化学困生的策略问题,浅谈一下本人的意见。
  
  一、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根源
  
  学困生学习差、厌学、纪律观念差、行为粗野、抽烟、上网、上课看课外书、打瞌睡,成天显得无所事事,到处惹事生非。他们敢于同老师作对,老师稍有批评,他们就受不了,甚至与老师争吵。对学习成绩好、劳动积极的学生不屑一顾。生活懒散,对班干部的管理不但不服从,还可能产生打击报复的行为。对学习丧失信心,自暴自弃,意志消沉,破罐子破摔。这些学困生有的是在以前的学生生活中逐渐养成了不良习惯,有的是受家庭、社会的影响,有的是家庭变故产生心理扭曲,有的是父母在外打工,忙于生计,对这些“留守学生”无法顾及,任其发展。这些孩子老师管厌了,家长管不了。
  
  二、转变观念,耐心细致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转变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对待学困生,不能总是一种“另类的眼光”,他们也是人,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有句话说得好:“你把学生看成坏蛋,学生就可能成为坏蛋;你把学生看成一个好人,学生就能发展成一个好人。”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师德素养,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说服学生。很多有威信的老师就是因为这一点让他们到哪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教师的思想和言行,既要符合规范,又要与时俱进,教师应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而不是一个“迂腐的老头”,让人无法接近。在生活上,更要切实关心这些学困生,他生病了,像对待那些优等生一样给予关怀,哪怕是他上课走神、打瞌睡,你是否用一种关心的口吻说:“怎么啦?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不行的话,到医务室去看看。”如果他没病,恐怕这种处理方式也比批评强百倍,也就是说对待学困生更要从关心的角度来对待他们,而不是仇视他们、讨厌他们、抛弃他们。
  有的班主任抱怨说,我天天尽职尽责,严格要求学生,为学生吃了不少苦,而学生却是当面一套,转身又是一套,表现得难以接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师只是热爱学生,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例如:有一次公益劳动,我们班几个男学困生竟然看着几位女生汗流浃背地推车倒土,他们袖手旁观,我赶紧接过手推车,同时说:“你们忍心让这些弱女子干体力活吗?是男子汉的跟我上。”结果,他们不仅干得很好,而且很开心。只因为我肯定了他们是“男子汉”,如果我教训他们必须劳动,即使他们做了,也是口服心不服。
  (二)摸清学困生“底细”,找准问题根源,建立学困生档案
  由于环境的影响、个性的发展差异,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也千差万别。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各种途径摸清学生情况,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情况,家庭住址,父母的电话、兴趣爱好、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特殊情况,甚至于他们的生日、他所喜欢的颜色等,都是建档所必备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在找其谈话时迅速找准切入点,有的放矢。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性格古怪,不易接近,时常乱发脾气,我通过仔细了解,发现他母亲早逝,父亲外出打工,缺乏家庭温暖,我在查看其档案时,发现过几天正好是他的生日,我花一块钱买了张贺卡,找到班上几个热心的学生,写上这样一句话:“没有生日蛋糕,没有生日蜡烛,但你有我们这帮穷哥们!我们能成为你的知心朋友吗?真诚地祝福你:生日快乐!”我们都在这上面签了名。后来,这位学生写了封信说:“老师,我填的信息是假的,我欺骗了你,虽然4月14日不是我的生日,但我永远会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让我找回自信,重获新生!”
  有的老师说,我也努力征集学生有关信息,最可气的是,他几次告诉你的家庭电话号码竟然都是假的,发生这种事,多半是老师一看见学困生出现问题,便电话通知家长,让学生在学校里、在家庭中、在社会上都无脸见人。稍有戒备心理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给你一个假的电话号码,他认为给你家庭电话就是给你告状的密码,没有任何的好处。在这个问题上,我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发现学困生身上一处细微的闪光点,不但在班上大加表扬,而且把他找到办公室,当着他的面,拨通家长电话,并对其表现赞赏一番。同时我在班上承诺:我从不在家长面前说学生的坏话,除非你是个让我丧失了信心的人,即使这样,我也会事先警告、通知你。
  (三)转化学困生要“忍”中有“让”,“等”中有“帮”
  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我认为这里的“忍”不是忍气吞声,“忍”中应包含着宽宏大量的“让”,学困生思想的形成,非一日之寒,班主任要改变他,也非一朝一夕所能见效,也就是说:教育者要有耐心,要“等”,“等”也不是被动地“等”,在“等”的过程中暗含帮和教的过程。我曾经遇到一个学困生,他很聪明,多次违纪我都难以找到他的证据,其他同学对他意见很大。我在一次上课前顺便通知他一声:“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没想到他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声地宣泄:“怎么啦?我怎么啦?我又没犯法,我凭什么到你办公室去?你想把我怎么样?”当时所有的学生都看着我俩,教室里异常安静,遇到这样的事,我也很生气,但是我没有大发脾气,我忍着让他把话说完,然后非常平静地说:“我没说你什么不对呀!你干吗要这么冲动,发这么大的脾气呢?这样很伤身体的,现在是上课时间,你先歇歇吧!”学生们都笑了,很快地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中去。下课后,我只对这位学生说了一些鼓励上进、正确社交的话,事后同学们并没有觉得我很懦弱无能,反而觉得我还真幽默,他也真的有了很大的转变。现在,这位学生已经毕业了,在石家庄双环汽车制造公司工作。有一次他找到我,跟我说:“你是我所遇到的最厉害的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佩服你吗?我当时只想激怒你,让你出尽洋相,没想到你是一位非常有忍耐力的好猎手,我为你的人品和耐心所折服。我现在的工作能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很多时候取决于你对我的影响,你教会了我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
  (四)对待学困生严爱结合,逐步转化
  对学困生具备爱心的同时,也要注意严爱结合,对学困生谈话,应明确指出问题之所在,它的危害性在哪里,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我把这个过程比作医生的一项手术:先诊断,找出问题之所在,在找学生谈话时,一刀下去,就要找准病根儿,彻底清除,病根儿清除了,还要更好地缝合伤口,使之完全愈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理服人”之后的“以情感人”,严厉的批评之后,一定别忘了给予他们“温暖的阳光”。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中学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感支配。当他深切地感到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爱护他的时候,他就会拥戴你,听从你的教导。因此,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让学困生切实知道老师是真心爱护他们的。在实际工作中,本人在转化某个学困生之前,总是先寻机会接近他,了解并帮助他解决生活上或学习上的困难。待其在情感上认可和接受我以后,再考虑如何转化他。有的老师说:“我给学生指出了错误,也找他谈了话,可他还是犯错……”一个学困生坏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想改变他,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别指望一次谈话就会出现奇迹,应该努力克服急躁心理,耐心等待,逐步地转化。
  对学困生实施转化,还应从观念上进行“根治”。凡学困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与优生有别。只有从观念上改变他,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有可能持久而根本地转化学困生,从而达到教师的预期目的。学困生倘若有了正确的观念,再对其实施其他层面上转化,就显得容易而有效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