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立人”的角度讲,经典阅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几个角度分析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及不足的原因,给出教师课堂经典阅读有效性的意见。
  【关键词】经典阅读 “立人” 课堂教学 构建精神家园
  
  About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n classics reading ponder
  Li Ping
  【Abstract】From “sets up the human” the angle says, classics reading is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education important content, but the result is not often entirely as desired. This article from several angle analysis classics reading importance and the insufficient reason, gives the teacher classroom classics reading valid opinion.
  【Keywords】Classics reading“Sets up the human”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Construction spiritual home
  
  人的成长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对于青少年尤其如此。面对成长,每个高中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权力。而我们看到学生戴上厚厚的眼镜,不闻窗外之事,对道旁的一树樱花默然视之,没有对父母表达过一次感谢。很多人在反思,中学教育到底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钱理群教授认为,我们要教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喜爱事业的向往和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业的好奇心;由此贯穿了锐意激情的生命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远不满足现状的一种批判创造的精神,简单说就是一种独立、自由、批判、创造,这就是青春精神。 而我们培养的主要手段应该是引导学生读书。
  因此经典阅读是常常被提起的话题。我们需要经典,是因为经典作品积淀了人类的智慧,这也是经典所以能够传世的原因。经典还有一种作用,就是能不断注入不同时代人们的理解,成为寄植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显示某种文化价值的存在。 中学语文教学通过使学生对经典的认知,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文化品位及精神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在学生心中播下追求高贵、平等的精神种子。当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突破强加于学生身上的模式和样板,培养他们认识现实,参透人生,领悟历史的能力较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更为必要。树立价值观,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时,阅读经典就显得格外重要。“传道”的古训历经历史演变,到新课改所面临的教育状况时,经典阅读依然显得迫切而必要。
  可是近些年,经典文本在当今教育环境中的失宠现状已经让颇多人感到忧虑。越来越多的社会人群开始感到一种“阅读危机”,我们每日留恋于电脑、网络、手机之间,安静的读书成了“奢侈”的享受,这种危机也迅速在学校蔓延开来。读图时代的来临让更多知识和信息从非纸质媒体中快速获得,更为简便和直观的方式让目前作为中学生的90后对他们有一种天然的接近。媒体无微不至的“关怀”很难让学生饶有兴趣的翻开经典。网络、手机、MP3等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纸质图书和学生越来越疏远。同时通俗类的读物成为学生消遣的主要内容,阅读的粗鄙化日益兴盛。而在解构成风的现在,经典也成为了首要消解和颠覆的内容。
  而且在中学课程的学习中,英语和数理化几乎成了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整日沉迷于大量的数理演算中,奔波于为升学出国而参加的英语辅导班之间。社会压力使得目前的教育一定程度上走向急功近利。相对应的是语文学科的日益式微。当分数、高考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重心时,学生很难有精力和兴趣去阅读经典。而这种教育所造就的没有精神信仰,只有数理化高分的学生就无本之木一样可悲。
  目前致力于新课程试验的钱理群先生在南京师大附中的一次论坛中也提到了他遭遇的尴尬。钱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鲁迅作品选读》试验课,想实践他“让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文化经典在孩子心上扎根”的教育理想。刚开始慕名来听课的同学很多,后来越来越少,最后坚持下来的仅有20多位同学,但是这些同学都有很大收获。为什么会这样,后来一位学生说了实话,学生说,不是不喜欢听钱教授的课,而是因为他的课与高考无关,学生宁愿在考上北大以后再来他精彩的课堂。这位学生一语道破了当下中国中学教育的实情:“应试”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目的和内容。而我们实际需要的重中之重却在一步步地失去它的领地。这种在夹缝中生存的经典阅读无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给予更多的思考。
  而在欧美的中学教育中,经典教育始终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美国莎士比亚、惠特曼、欧亨利等的作品就是学生的必读,而在文学发达的法国,中学生要必读但丁、巴尔扎克等经典作家的著作。美国学界曾发起“百部名著计划”,名著阅读蔚然成风。英国人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同样在经济较发达的香港、台湾,中学教科书中,文言的内容占到70%,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习是中学生日常阅读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去年北京9城区中学教材大换血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片关注。关于经典教育的问题有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在新版的教材中,《阿Q正传》(节选)光荣的“下岗”,跟它同样命运的还有《陈奂生上城》,而取代他们的是《雪山飞狐》和《许三观卖血记》。有的媒体甚至为了卖点打出了“金庸换掉鲁迅”的标题。这或多或少使得很多人看到了,当经典一点点失去阵地时很多理智思考者的警惕和忧虑。经济和科技可以进步,教育的模式可以更加优化和创新,但是我们不能让浮泛的风气毁掉青少年的未来。诚然,并不是我们一味要在课堂上进行沉重的说教,可是当轻松愉悦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外轻易获得的时候,在珍贵的课堂上我们应该坚守住民族精神的圣地。
  而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也是经典教育失势的重要原因。有专家认为,当前经典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对文本的支离破碎的解读上。笔者也深有同感,我们往往没有给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空间,课堂上只是简单地对文本进行切割、分析,学生很难把握文本的整体内蕴。而且当学生缺乏真正的阅读经验时,老师将自己的阅读经验直接强加于学生身上,这种间接的经验阅读来自我们的理解、经历和思考,甚至这种思考是顽固和僵化了的。这常常使得学生对经典提不起兴趣,疏离感很强。我们在课堂上讲沈从文、钱钟书、鲁迅等大师的作品,可是《边城》的艺术魅力、钱钟书先生幽默的语言风格、阿Q人物形象的深刻性似乎更多的来源于我们的叙述,而不是学生主体投入的感性阅读,产生心灵上的震撼或共鸣,自觉的得出认识。这样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内心的经典教育不是真正的经典教育。
  在新课程中我们引入了自主性学习、探究等内容,希望学生能够有真正接近经典的机会。但是理论先行、大部分课堂上老师理念和方法一成不变,使得目前的经典教育仍然令人堪忧。如果老师首先不通过热爱读书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做瞒和骗的掘墓人, 教育将依然面临困境。可喜的是我看到,普通的中学教师严凌君艰辛努力编出了六大卷的《新语文读本》,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实践引导学生读书的理念;吴非老师发出沉重的呼唤“不跪着教书”;我看到我花甲之年的老师在哄闹的课堂上指导学生将《包身工》改编成剧本,让学生体验经典的语言和大师的人文关怀;我看到很多和我一样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语文教师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前进的路上依然有许多无奈和困难,但是在读书中享受,在读书中思考,和学生一道在读书中成长,才是我们真正的为师乐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2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