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90后:你们的斑斓与华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水 格

  【“90后”:从被命名到被关注】
  
  与“80后”相类似,“90后”最初被命名的时候,同样带有颇为浓郁的主观色彩,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典型个案,如网络上频频出现的各种“门”事件,都被批评者将之以偏概全到“90后”群体之上,使得“90后”屡次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并被人恶意抨击和孤立,完全忘了他们是正在成长的一代人,他们需要的不是这种冷嘲热讽的关注,而是理解和尊重。
  即便如此,“90后”依然在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成长和蜕变。其实,问题和错误的出现,正是蜕变的一种外在表现。也许,在某些时刻,我们对于“90后”的关注和批评,更多的是由于对其心存厚望,但谁又能否认,这种一味地“恨铁不成钢”,往往带有自上而下的“卖老”成分。理解和尊重,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群体,并对他们产生有效的、实质性的引导和改变。
  
  仍旧是一句老话,其实没有什么资格谈论90后。但勉强要谈论的话,要设定两个前提:
  第一,实际上,生活中我接触到的90后非常有限,正在打交道的一些大多也都是文艺青年,千万不要以文艺青年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标签,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所以我对于90后的看法,其实局限而偏执,未必准确。
  第二,在文学领域,以代际划分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典型不靠谱的说法,代际划分仅仅是评论家媒体甚至作家自身等各种大众元素的一场秘而不宣的合谋,而合谋的目的不外乎制作话题,在赢得关注度的同时各取所需。
  如果非要以代际划分,并且谈谈当下的90后的话,那么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首先,对于媒体所描述的90后,我向来不以为意,甚至包括被安插在90后头上的各种“门”事件――当然它们或许真实存在――但我仍旧认为这是一种个体行为,这些个体事件并不能代表整个90后群体,但是媒体就是有这种本事,当它把逐个独立的各种“门”事件曝光、放大综合后并得出90后是“脑残”的“不可救药”的“非主流”的“自私”的“虚荣”的等等负面标签的一代,最终形成舆论效应,这一切看起来合情合理并且无懈可击,这没有错。但别忘了两点,其一是媒体其实跟网络一样,是虚无的世界。虚无的世界很精彩很犀利但其实有时未必准确甚至是别有预谋,其二是个别的90后事件被放大后遮蔽了群体的真实特征。当我们在谈论他们可笑幼稚自私的时候,也别忽略了这个群体出生在一个物质开始发达思想逐渐开化的时代,他们与时代同步成长,自信、乐观、勇敢,善于表达与交际。
  其次,理想主义褪尽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回头看中国的历史,我的判断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青年们笼罩在理想主义的高歌里,从五四时代的新青年至后来抗日、内战至简直新中国成立后的红色理想……很难说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而这种情况在历史的车轮驶向90年代的时候戛然而止。回首往昔,我们的耳边依稀能够听见时代的列车碾过诗人海子的身体时刺耳的声响,一个诗人的向死而生其实也是一个时代小小的隐喻:告别与开启。告别理想主义,开启新的时代。而90后正是在这样的时代下出生的一批人,他们身上的理想主义褪尽,他们生来就很务实,我所认识的很多90后文艺青年想着的是成名是赚钱。有时我想这没什么不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立足,那些听上很纯洁很美好的理想主义,其实是一种伪善的道德观,它建立在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而非我们身处的物欲滚滚的现实洪流。
  最后,作为80后,我经历过被人尤其是前辈指责的时刻,80后曾经遭遇过这样的待遇,种种不端的指责已经不必再去陈述,但历史总是证明,我们可能不比前一辈强,但我们也绝对不像是他们指责的那样无能,任何极端的指责与评判都因其偏激而不够准确,因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不想重蹈覆辙去批评90后,我认为我根本没有这样的资格。我相信他们是更好的一代,因为他们成长于这样伟大的时代,而伟大的时代里塑造的年轻的一代即便不是最强大的,也是色彩斑斓的华彩一代,我嫉妒他们的青春,我祝福他们创造更好的文化更好的生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4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