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指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小和 陈金华
一、概念阐释
论述类文本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美学等。从选文看,高考中的论述类文章往往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文内涵,其内容覆盖了古文化(考古)、文艺鉴赏、书法、绘画、道德观念、社会伦理、语言与写作、音乐、教育诸方面,涉及的学科门类齐全;它与时代紧密相连,往往反映某一社会领域的最新指向,有时甚至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可谓与时俱进;从表达方式上看,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直接阐述某种道理,表达一定的见解和主张,具有理论性、逻辑性、针对性强等特点。
二、考纲要求
2011年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做了如下三个层次的要求: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l)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章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三、命题特征
高考对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科技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
在阅读文本的选择上,文章篇幅一般控制在1000字内,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的动向,表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具有很强的新颖性。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批评等等。
题型设置上,历年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题型多采用单项选择题。江西今年将迎来实行新课标后的第一次高考,在《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中的“试卷结构”部分明确了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题量为3 题,分值为9 分。
在选择题的设置上,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对原文稍加改造,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
四、考点解说
因为大部分省市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仅仅采用选择题考查,有些考点就不直接涉及。因此,本文只就考纲中的5个考点来作详细解说。
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概念术语型的词语多指在文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或术语,常常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对象。此类概念的考查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解答概念术语类问题要注意:
1.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所以,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2.对概念理解要抓住概念含义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缩小。
3.联系语境理解。汉语词语总是在特定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
如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1届联考语文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部分:
对段①中“一种状态”的理解,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书画艺术的发展,带着固有的习惯思维,津津乐道地谈创新,结果只能是原地踏步。
B.在书画艺术方面,沉醉于先人的表现形式,因而对书画艺术的发展不能创新。
C.对于书画艺术的发展,几十年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都没有向前走,都在原地踏步。
D.在书画艺术方面,不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么因循守旧,要么空谈创新,结果闹了几十年一点进步也没有。
[题目相关范围]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环境里,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对于书画艺术的发展,多少年来都呈现一种状态:一方面带着固有的习惯思维,沉醉于先人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又在津津乐道地谈创新,结果是谈了几十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都没有向前走,都在原地踏步。其实,谁都知道,中国书画艺术在人类传承中积淀着伟大的辉煌。而一些总想寻找个性的艺术工作者,又总想把自己从那个灿烂的艺术丛林里剥离出来以标新立异,结果是既失去了祖先的宝贵遗产,也没有开拓出自己的新天地。
[透视解析]该题答案为D。其中A、B选项未扣住“一方面……一方面……”,没有联系具体语境,作出全面理解;C项未揭示真正内涵,虽然全部摘自原文,但没有注意到原文是一种比喻性的形象说法,该项只是把喻体直接呈现,没有把握本体这个内涵,导致概念不明确。
考点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论述文中需要理解的句子多数是论者所持的观点,或者是概括文章某一个局部的内容考点,这些观点和内容考点是论者在相关篇章中需要展开证明的。文中重要句子主要包含以下几种:从形式、作用判断主要有:主旨句――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关键句――提请注意的句子;线索句――贯穿全文的句子;过渡句――缝合结构的句子;特殊句――结构复杂、含意丰富深刻、特殊句式的句子,修辞句、哲理句说理形象,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从位置判断主要有: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 尾句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感情句是指明显地表达作者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的句子。如江西省南康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部分:
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或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或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举的中国人的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种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甚至根本没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如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加以表达的。
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一类的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6.下列对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的语言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外国人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反而行不通。
B.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的,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
C.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D.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透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对于理解类的选择题的设计,不外乎文意的扩大、缩小、拔高、歧解、偷换、添加等套路。该句属于中心句,代表了作者的观点,而且还是尾句,起到突出观点的作用。C项错误,和文章主旨有冲突,且没有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同时也属于偷换概念错误。原文表述为“缺乏精确的习惯”,选项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
考点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我们阅读它就是为了获取信息。这个获取信息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以江西省南康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论述类文本试题部分第7小题为例: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
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C.外国的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D.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种停滞的文明。
[透视解析]对比筛选,精确分析。我们在阅读完选文后,一定要对照考题找到选项信息的相关语境,与语境原文进行严格比对筛选,耐心而精确地分析对象、范围、因果、条件、时空和已然与未然等多方面的细微差别。A项“表现为一种缺陷”是误认,非作者观点。B项见原文第二段,指出中国人的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与选项正好矛盾。D项以偏概全,应为“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不是全体。
考点4: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
1.从核心语句突破。文章中能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或句子,往往是理解文章、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
2.循主要线索突破。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理。精研脉理,把握思路,概括文章具体内容,方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寻找主要线索也要善于抓住关键性和标志性的语句。
3.层层概括突破。有些文章的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只能在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相关文字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4.挖掘隐含信息。语境是表达感情、思想的铺垫。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其深层意义(即隐含意义),只有把语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才算真正理解了阅读材料,吃透了作品,从而准确归纳出文章中心。隐含信息有时还体现在注释、说明或情景材料中。
以2010年高考江西卷第7小题为例说明: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基督徒和罗马人在祭祀活动中只用牛羊献祭,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
B.为了展示国家强力,罗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
C.崇尚仁慈虽然一直是罗马人的道德准则,但是在古罗马文化中,它与欣赏娱乐性的血腥表演是并行不悖的。
D.罗马知识分子担心,尽管血腥表演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但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会对道德产生腐蚀作用。
[透视解析]A项依据“瞻前顾后、注意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或句子”原则来判断,相关信息在第二段,注意文中说的“通常”这一修饰限制关键词。B项相关信息在第四段,概括段落中心为“屠杀行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该段主旨不是强调“为了展示国家强力而全民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 D 项相关信息在第五段。
考点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显豁的、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包括首括句和尾括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但有的论述文,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不够明显。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多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这些就需要我们下一番分析概括的工夫。
论述文中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
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要求考生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发微,作出仔细的辨析。
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在论述文中大量出现,其要求一般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这类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4.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作者对自己所论述的社会问题的观点态度,有时是比较复杂的,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赞成或者反对;有时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是肯定的,对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否定的,有时可能对问题的一些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这些情况大家在阅读中要仔细辨析,准确把握。这类试题一般安排在推断题中加以考查。
以江西省南康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月考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部分第5小题为例:
下列对“温良”的理解,不符合作者本意的是()
A.它是一种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难以形容的东西。
B.它显示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C.它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
D.它源自中国人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透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原文第一段表述为“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是外国人的一种误解,不是作者的观点。解答该题就通过运用“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方法来作出结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5968.htm